单亲家庭青少年厌食症病人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

2015-03-20 06:35郭乃爽梁静范勇张文忠曾波涛孟祥军
精准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神经症防御机制厌食症

郭乃爽,梁静,范勇,张文忠,曾波涛,孟祥军

(1 青岛市卫生科技宣传馆,山东 青岛 266001; 2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单亲家庭青少年厌食症病人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

郭乃爽1,梁静2,范勇2,张文忠2,曾波涛2,孟祥军2

(1 青岛市卫生科技宣传馆,山东 青岛 266001; 2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目的 探讨单亲家庭青少年厌食症病人防御方式特点,并分析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防御方式问卷,对24例单亲家庭青少年厌食症病人(研究组)及30例正常青少年(对照组)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成熟防御方式及神经症防御机制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322、2.138,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父亲教养方式存在明显的惩罚过多,缺乏情感温暖理解,干涉过多,过度保护(t=2.228~2.324,P<0.05);母亲教养方式缺乏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过多,差异有显著性(t=2.423、2.663,P<0.05)。研究组母亲拒绝否认与其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父亲惩罚严厉、过度偏爱、拒绝否认与其防御机制呈正相关(r=0.232~0.276,P<0.05)。结论 不成熟防御方式和神经症防御方式是单亲家庭青少年厌食症病人的特点,是父母教养方式缺陷的结果。

厌食,神经性;单亲家庭;教养方式;防御方式

厌食症或称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类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用不恰当方法过度追求减轻体质量,甚至在明显消瘦的情况下还认为自己太胖,导致较长时期食欲减退或消失。此病多发于青少年,且有很大一部分出自单亲家庭。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我应对压力、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最终求得内心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1]。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2]。本文对单亲家庭青少年厌食症病人的防御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了解其发病机制,以期为青少年厌食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年1月—2013年6月,选择就诊于我中心的厌食症病人24例作为研究组,男7例,女17例;年龄13~20岁,平均(16.70±2.68)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关于厌食症的诊断标准。单亲家庭中单身父亲7例,单身母亲17例;父母离异3年以上,检查合作。文化程度:大专以上6例,高中9例,初中9例。以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为13~20岁,平均(16.87±2.54)岁;双亲家庭,无精神疾病史,无重大躯体疾病;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0例,高中8例,初中7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研究方法

应用中文版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3]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两组进行调查。EMBU共有80个条目,其中包括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分别是: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SS1)、父亲惩罚严厉(FSS2)、父亲过分干涉(FSS3)、父亲偏爱(FSS4)、父亲拒绝否认(FSS5)、父亲过度保护(FSS6);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SS1)、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SS2)、母亲拒绝否认(MSS3)、母亲惩罚严厉(MSS4)、母亲偏爱(MSS5)。DSQ共有88个项目,其中包括如下4个因子。不成熟防御方式(F1):包括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幻想、分裂、退行、躯体化;成熟防御方式(F2):包括升华、压抑、幽默;神经症防御方式(F3):包括反作用形成、解除、制止、回避、理想化、假性利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否认、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期望;掩饰因子(F4)。

1.3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两组防御方式比较

研究组F1、F3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322、2.138,P<0.05);两组F2、F4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84、0.609,P>0.05)。见表1。

2.2两组家庭教养方式比较

研究组FSS1得分低于对照组,FSS3、FSS6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2.228~2.324,P<0.05);研究组MSS1、MSS3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423、2.663,P<0.05)。余教养方式因子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t=0.328~1.558,P>0.05)。见表2。

2.3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厌食症防御方式相关性

研究组病人中,父亲教养方式因子FSS2、FSS4及FSS5与青少年防御方式因子F3均呈正相关(r=0.232~0.256,P<0.05);母亲教养方式因子MSS3与青少年防御方式因子F1则呈正相关(r=0.249,P<0.05)。见表3。

表1 两组防御方式得分比较

表2 两组家庭教养方式得分比较

表3 父母教养方式与厌食症病人防御方式相关系数(r)

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 讨 论

神经性厌食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主动拒食,好发于青少年,多见于女性。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分析,特定的防御方式反映了病人的病理心理现象[1]。弗洛伊德认为,厌食症可能与青春期驱力再次萌动、对其新身份(妇女、母亲)的认同障碍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厌食症病人比正常青少年使用更多的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退行、躯体化等)和神经症防御机制(包括反作用形成、解除、制止、回避、理想化、假性利他、消耗倾向等),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相符。单亲家庭厌食症病人中,父亲存在明显的惩罚过多,缺乏情感温暖理解,干涉过多,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方面存在欠缺。

研究结果表明,防御方式38%受遗传因素影响,62%受环境因素影响[5]。同情支持、通情达理、爱护关心的父母培养出来的青少年,很少使用具有破坏性的防御机制;而在冷漠受惩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会过度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容易产生心理障碍[6-7]。本研究证实了此理论。

本文调查结果也证实,母亲拒绝否认与厌食症病人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父亲惩罚严厉、过度偏爱、拒绝否认与病人神经症防御机制呈正相关。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厌食症病人的防御方式。究其原因,父母离异对子女情绪情感、性格发展、心理健康及社会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较大差异,后者更倾向于使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而离异家庭父母由于自身的烦恼,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或通过溺爱孩子来补偿对婚姻的遗憾,其教养质量整体低于完整家庭[5,9]。夫妻在离异前常常存在长久的冲突,子女经常处于紧张恐惧或者被忽视的环境中,而较少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

有研究结果表明,与双亲家庭相比,单亲中学生父亲情感温暖程度低,而拒绝否认程度高;离异家庭初中生表现为个性偏离现象,且与父母不良教养方式有关[5]。与双亲家庭相比,离异家庭中学生明显缺乏安全感,得不到父母及时关怀。本文调查结果与上述结果有一致之处,即单亲家庭青少年厌食症病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较少,而惩罚严厉、过度保护较多。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多采用拒绝和惩罚的教育方式,青少年必将出现情绪方面的障碍,并出现大量的行为问题[10-11]。很多离异家庭青少年厌食症病人觉得自己病情受家庭影响大。

厌食症与精神刺激有密切关系。长期处于不愉快的精神刺激下,尤其是进食时精神压抑,常常会导致厌食症的发生。单亲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不当,使得孩子常常处于不愉快、紧张的气氛中,就会使得孩子觉得吃饭如同受罪,渐渐形成不良条件反射,产生厌食。也有人认为,病人以厌食作为对抗父母的手段,以此来达到解决家庭冲突的方法[12-13];也可能是病人对父母过度干涉所采取的一种自我惩罚手段。总之,厌食症的产生与单亲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综上所述,不成熟防御方式和神经症防御方式是青少年厌食症病人的特点,是父母教养方式缺陷的结果。本文结果对于厌食症的心理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DAVID B H,童俊,舒畅. 神经性厌食症的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J]. 德国医学, 2001,18(1):55-57.

[2] 潘天伟,潘润德. 父母教养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31(5):870-871.

[3] 郑名,李炙檬. 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05,26(10):852-853.

[4] 周晓彬.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在医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47(6):504-506.

[5] 刘杰,王瑛,王晓慧,等. 离异家庭青少年神经症患者的疗效、家庭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 2012,24(5):597-598.

[6] 董帝英,季锡祥,肖泽萍,等. 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对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2,12(1):24-25.

[7] 宁布,尤红,孟宪璋. 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对照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13(3):340-342.

[8] 刘国华,孟宪璋. 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防御方式的比较[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14(1):75-76.

[9] BUEKENS F, BOUDRY M. Psychoanalytic facts as uninten-ded institutional facts[J].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2012,42(2):239-269.

[10]汤义平. 神经症患者的防御方式调查[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10(3):232.

[11]韩标,刘伟,孔晶,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防御机制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21(6):545-546.

[12]周田田,刘春文,牛娟. 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的人格分析[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2,48(2):169-172.

[13]梁静,姜桂兰. 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J]. 齐鲁医学杂志, 2013,28(5):447-451.

(本文编辑 黄建乡)

DEFENSE STYLES AND PARENTAL EDUCATION PATTERNS OF TEENAGERS WITH ANOREXIA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GUONaishuang,LIANGJing,FANYong,ZHANGWenzhong,ZENGBotao,MENGXiangjun

(Qingdao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Qingdao 266001, China)

ObjectiveTo survey defense styles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f teenagers with anorexia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and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fense and education.MethodsUsing Chinese-language version questionnaires of EMBU and DSQ, 24 teenagers with anorexia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research group)and 25 normal teenagers (control group) were survey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scores of matured defense style and nervous defense mechanism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t=2.322,2.138;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ducation style of fathers in the research group showed too much punishment, lack of sentiment,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too much interference and over protection (t=2.228-2.324,P<0.05); that of mothers were lack of sentiment,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too much rejection and denial,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t=2.423-2.663;P<0.05). In research group, the mother’s rejection and denial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fense mechanism, and the father’s severe punishment, excessive preference, rejection and denial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mmature defense style (r=0.232-0.276,P<0.05).ConclusionThe immature defense style and the way of neurosis defense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enagers with anorexia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which is the result of defective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orexia nervosa; single-parent family; rearing styles; defense style

2014-04-26;

2014-08-02

郭乃爽(1976-),男,主治医师。

孟祥军(1972-),男,硕士,副主任医师。

R395.6

A

1008-0341(2015)01-0069-03

猜你喜欢
神经症防御机制厌食症
国王的厌食症
防御机制在医学生抑郁的性别差异中的中介作用*
酸枣根汤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观察
蒙药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观察
厌食症,你知道吗
临床医学心血管内科的神经症的治疗研究
藏族和汉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对照研究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治疗前后防御机制的对照观察
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