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层级管理模式在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2015-03-20 06:35王莲红骆军霞贺建文
精准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肠镜消毒液层级

王莲红,骆军霞,贺建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3医院内窥镜诊疗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护理质量层级管理模式在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王莲红,骆军霞,贺建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3医院内窥镜诊疗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层级管理模式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内镜质量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层级管理体系,对比实施护理质量层级管理前后消化内镜中心各项感染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胃、肠镜内腔、水槽与消毒液及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5.048~8.469,P<0.05)。结论 在内镜感染控制中,应用护理质量层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内镜感染,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消化内镜;医院管理;感染控制

目前临床上,消化内镜的使用非常广泛,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不可或缺的辅助诊断方法[1]。然而,内镜感染的问题一直存在,疾病通过内镜传播亦时有发生[2],而且感染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医院感染中的一个新的严峻问题[3]。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质量层级管理在控制消化内镜感染中所发挥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

我院于2013年2月15日开始正式实施护理质量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为传统一般护理管理,无层级管理。随机抽取实施前胃镜内腔、肠镜内腔、胃镜水槽、肠镜水槽、胃镜消毒液、肠镜消毒液、手卫生标本分别为56、56、28、28、28、28、84份,实施后分别为168、168、112、56、112、56、84份。

1.2方法

内镜传统一般护理管理包括对护士的培训、消毒液的管理、多酶洗液的合理应用、定期消毒等[3]。护理质量层级管理:将护理部门从高到低逐层分为护理部、科室护士长、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内镜中心质控小组、质控员,各级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控制消化内镜感染率。护理部根据特殊护理单元要求,制定内镜专科评分标准、专科实施计划和方案。每月至少1次监控内镜中心护理质量。科室护士长落实护理部质量监控和专项检查,直接向护理部汇报检查结果并告知内镜中心,协助查找原因以及整改措施的制定、落实,对质控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考核和日常监督。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消毒质量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整改并评价效果。内镜中心质控小组以内镜护士长为管理核心,明确质控标准和实施办法,按质控标准落实每月1次的质控自查,协助配合质控层级的质量检查及采样。质控员按要求培训上岗,并分层次在岗培训、考核,学习《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流程等。

2 结 果

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胃镜内腔、肠镜内腔、胃镜水槽、肠镜水槽、胃镜消毒液、肠镜消毒液、手卫生合格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5.048~8.469,P<0.05)。见表1。

表1 层级管理实施前后各标本检测合格率比较(χ/%)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消化内镜应用广泛,然而其材料特殊,构造复杂[4-5],消毒灭菌难度大[6-7]。研究显示,内镜检查引起的感染率为0.8%[8],而且有研究报道,HIV和HBV均可通过内镜检查传播[9],并且医院HBsAg污染率达6%,严重影响了受检查者的健康安全[10]。因此,消化内镜及其附件的消毒灭菌合格率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质量层级管理在控制消化内镜感染中所发挥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胃镜内腔、肠镜内腔、胃镜水槽、肠镜水槽、胃镜消毒液、肠镜消毒液、手卫生合格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以上结果说明实施护理质量层级管理可以提高内镜感染监测质量。由于以往的感染控制情况主要是由每月1次的随机采样监测,所以结果仅代表所采样的内镜是否达标,这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盲区[11-12]。然而护理质量层级管理模式在以往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分级管理,使各级间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使内镜中心感染管理规范化[13],可以减少内镜污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医疗检查的质量[14]。

在控制内镜感染的诸多环节中,人是最重要的一环[15]。管理者和护士的自身素质对于控制内镜感染十分重要,因而,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来保证检查质量,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总之,在内镜感染控制中,应用护理质量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内镜感染,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王立新,张静涛. 循证护理用于消化内镜中心感染控制流程优化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28(23):93-94.

[2] KUWABARA T, CHAYAMA K, TANAKA S, et al. Compliance with standard precautions among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ists and endoscopy nurses in Japan[J]. Am J Infect Control, 2012, 40(1): 80.

[3] 潘菌,张瑾,郑颖,等. 新时期消化内镜中心护理工作模式思考[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18(19):1961-1963.

[4] 阮华娟. 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合理利用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 2010,16(1):43-45.

[5] 宋金霞,刘成娟,孙桂霞,等. 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J]. 齐鲁医学杂志, 2011,26(3):267-268.

[6] 孙爱玲,高建智,张小莉,等. 临床护理教学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47(2):176-177, 179.

[7] 师莉娟. 浅谈胃肠镜室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J]. 吉林医学, 2011,32(29):6255-6256.

[8] 张华. 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控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5(6):207-209.

[9] 冀平光. 现代医学在中医医院的定位和作用[J].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11,9(1):12-15.

[10]李夏明,王学艳,毕蓉蓉,等. 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角色与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16):2477-2479.

[11]刘爱梅,于春艳. 实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预防医院感染[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13):1897-1898.

[12]李六亿,贾会学,贾建侠,等. 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21(20):4306-4308.

[13]王鹏,李金波. 关于基层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几点思考[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48(3):81,86.

[14]王珏,蔡俊强. 三级网络管理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7(5):119-120.

[15]BEILENHOFF U, NEUMANN C S. Quality assurance in endoscopy nursing[J]. 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11,25(3):371-385.

(本文编辑 厉建强)

2014-02-23;

2014-09-16

王莲红(1970-),女,主管护师。

R473.5

B

1008-0341(2015)01-0095-02

猜你喜欢
肠镜消毒液层级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84消毒液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