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眶间变型浆细胞瘤1例

2015-03-20 06:24李辉吕春雷孙丽军
精准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李辉变型莒县

李辉,吕春雷,孙丽军

(1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 青岛 266003; 2 莒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 3 莒县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颅眶间变型浆细胞瘤1例

李辉1,吕春雷2,孙丽军3

(1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 青岛 266003; 2 莒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 3 莒县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病人,女,49岁,因头晕、头痛、恶心半月就诊。查体:眼睑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眼视力正常,眼球运动正常;眼底检查示双侧视盘水肿;四肢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无定位体征。颅脑MRI示左侧额颞部及左眶内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示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图1、2)。胸部X线片及腹部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脑膜瘤。于2012年1月2日行颅眶联合手术切除肿瘤。术中见:肿瘤呈灰白色,质地较脆,与周围组织边界尚清,血供一般,与硬膜粘连不紧密;肿瘤邻近的骨质结构未受损,颅内与眶内肿瘤无沟通;咬开眶后部骨质后可见眶内肿瘤,眶内肿瘤性质与颅内肿瘤相同。彻底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苏木精-伊红染色见肿瘤细胞成分单一,为浆样分化;免疫组化CD38、CD138弥漫(+),CD3、CD20、MPO、CD79(-),CD68、CD30灶型(+),GFAP(-)。病理诊断为间变型浆细胞瘤。为排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浆细胞瘤等疾病,检测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碱性磷酸酶(AKP)、血清蛋白电泳、IgG、IgA、IgM等,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胸廓、四肢、骨盆、脊柱骨性结构完整。术后第7天切口拆线后给予放射治疗。

图1 强化MRI检查显示左侧额颞部及左眶内占位性病变(冠状位)

讨论 浆细胞瘤包括骨孤立性浆细胞瘤和髓外浆细胞瘤(EMP),EMP发生于骨组织以外,较少见,仅占浆细胞肿瘤的3%~5%,发生于神经系统的EMP罕见。神经系统的EMP极易引起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出现神经受累的定位体征,故及时手术切除可恢复颅内压,又能重建神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颅内孤立性浆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争议,有人认为孤立性浆细胞瘤是恶性的早期表现,最终会发展为骨髓瘤,但亦有人认为它与多发性骨髓瘤无关。

EMP临床分为3期,Ⅰ期局限于原发部位,Ⅱ期累及其引流的淋巴结,Ⅲ期发生远处转移。本例归为Ⅰ期。EMP多为低度恶性,其对放疗敏感,而本例病人病史短,发展快,肿瘤侵袭性较强,且病理证实为间变型浆细胞瘤,因此术后应尽早行放射治疗。EMP的死因主要为肿瘤的扩散、复发和术后并发症,复发多发生在手术后5年内。复发后手术和放疗仍有效,值得警惕的是局部复发可能是泛发性疾病的前兆,故应定期随访病人。本例病人近期随访肿瘤无复发,生活质量良好。

浆细胞瘤;脑膜尾征;脑膜瘤;病例报告

(本文编辑 黄建乡)

2014-04-16;

2014-09-02

李辉(1982-),男。

吕春雷(1980-),男,主治医师。

10.13362/j.qlyx.201501044

R739.41

B

1008-0341(2015)01-0106-01

猜你喜欢
李辉变型莒县
变型数独7月挑战赛
Mechanism of microweld formation and breakage during Cu–Cu wire bonding investigat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Intrinsic two-dimensional multiferroicity in CrNCl2 monolayer*
钟灵毓秀 千年莒县
莒县红色文化调查报告
莒县高中化学微格教学展示在莒县四中召开
西南地区三种天麻变型巴利森苷类成分含量比较
简约≠简单
基于邻接矩阵变型的K分网络社团算法
山东省莒县2003—2013年登记结核病流行特征及DOTS策略实施效果的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