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安全教育审视及对策探究

2015-03-20 22:22刘冬梅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高职院校对策

【摘 要】分析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现状,针对高职院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开展安全教育的路径,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安全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0-9889(2015)01C-0078-03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高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越来越多,校园安全也日趋复杂。目前危及校园安全的除财物失窃、打架斗殴、火灾和饮食等传统安全问题外,还出现了涉及社会稳定的安全问题,如传销活动、网络发动言论侵蚀、大学生贩毒吸毒、网络钱财诈骗、手机钱财诈骗、恐怖事件等,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是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家庭幸福的大事。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是保障大学生人身和心理安全、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维护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发生了多起事故,有溺水身亡的、打架斗殴致死的、网络被骗的、宿舍火灾的、女生外出遭遇抢劫的、2012年还有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国庆中秋双节”打砸抢的,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安全教育不到位。为了解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现状,我们对高职院校进行了抽样调查,从安全教育必要性、安全教育师资情况、安全教育内容、学生对现在安全教育的满意度、学生期望的安全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范围涉及12所高职院校,问卷在线提交1456份,有效问卷1421份,有效率97.9%。被调查的男女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1.12%和48.88%。本文希望通过对调查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为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68.6%大学生的不了解学院的安全教育知识和活动,可见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消极被动局面,不仅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而且教育内容侧重于零散的理论层面,缺乏系统的可操作实践内容,普遍存在学生满意度低的状况。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知识较为贫乏。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父母忙于生计的比较多,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很差,导致学生积累的安全知识非常有限。传统高职院校安全课程教学时间少,理论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低,教育效果不理想。调查发现70%的学生直接或间接经历过安全事件(如被盗抢、诈骗、人身侵害),超过50%学生在遇到安全事件时感到束手无策。针对安全教育的现实情况,我们对学生、教师进行了“你认为大学生开展心理安全教育有必要吗”的调查,并走访了企业界部分领导员工,36.4%的高职学生认为“非常必要”;48.9%学生认为“有必要”;有14.7%的学生认为“不必要”。超过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安全教育有必要,超过90%以上的教师认为安全教育有必要,超过90%以上的企业员工认为安全教育有必要。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安全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需的。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枯燥单调。从学生问卷统计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普遍存在内容单调、涉及面狭窄的现象,教育内容仅仅局限于人身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安全等最基础的方面, 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学生安全需要,而对于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如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国家安全等则涉及太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安排。我们对大学生调查了“你希望在学院教授哪些安全内容”,结果学生希望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9项,这就要求学院必需增设新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安全适应性。

(三)师资水平低是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瓶颈。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师资相对较弱,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安全方面专业水平不高、安全意识和素质偏低、安全教学教研不强的现象,而且多数是兼职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教学针对性不强。在对“您觉得学院安全教育有哪些做得不足(多选)”中,超过65.7%的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在对教师和企业员工进行该项调查时超过50%的人认为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这说明高职安全教育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四)单调教学方式导致安全教育效果偏低。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比较低,大部分学生自觉性比较差,社会不良习气较重,缺乏责任感,缺乏远大理想抱负及克服困难的毅力;上课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较多,他们对谈恋爱、泡网吧、玩游戏等兴趣浓厚,自我意识非常强却又过度敏感,经受不了挫折,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茫、苦闷、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学院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对安全教育提出极大地挑战。高职院校仅仅采用传统教育方式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不能满足现代价值观影响下的高职学生需求,调查中发现:仅有14%的学生是通过课堂教学来接受安全教育的,而且接受教育课时少;67.9%的学生认为“学生自身对安全教育不重视”。调查中发现,导致安全教育效果差除了上面四个原因,还有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学院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二、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在安全教育上存在共性,现将它们在安全教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学院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导致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在思想意识上对安全教育观念是比较淡薄的,在教育目标上把安全教育目标和大学生培养目标独立开来,造成安全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多数来自偏远农村,由于家长忙于生计,很少顾及子女教育问题,更不要说学生的安全教育,因此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安全知识是个盲区,必须给以教育辅以强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多数学院在安全教育时间上不能保障,存在重视专业知识传授而轻视安全知识教育的现象。

(二)学院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控渠道。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首先是安全教育没有统一的负责部门,有领导小组负责的、有学工生处负责的、有学校保卫处负责的、还有交给各个服务部门负责等,安全教育负责部门等级不一,各自独立,使得学生安会教育很难得到充分保障,难以形成合力。其次,部分院校没有把学生安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只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而不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大多数院校是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担当教育角色随机安排安全内容,更谈不上将学生安全教育从系统性出发进行统一的规划,甚至部分国家级示范院校也是一样;最后就是对于安全教育的内容没有真正落实到学生生活中,缺乏持久的教育意识。

(三)教学内容涉及面太窄,与新安全问题有脱节现象。随着钓鱼岛、南海黄岩岛和朝鲜核试验等问题的出现,安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新法律法规,这些知识也要纳入安全教育教学体系中,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在安全教育内容设置上,90%以上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没有固定内容,随机性很大,出现问题才教育,这是安全教育的通病。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当对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的内外因素进行细致研究,寻找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明确新时期形势下学生所需安全知识内容。当前国际形势变化多端,影响社会和学院稳定的因素增多,迫切要求深化和拓展安全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外界问题变化。

(四)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安全教育主要沿用传统方法,普遍采用墙报、图片、广播、讲座等形式比较多,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比较少,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措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不能调动高职懒散成性的那些学生学习积极性。目前高职院校在安全教育措施实施上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这体现在领导布置了就抓,领导走了就撒手不做了;要检查了就突击加班,检查结束就不管了;出现事故就抓,没有事故就万事大吉,安全教育注重形式远远大于关注内容。

三、探索安全教育路径,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安全需要是人类的重要需要之一。”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占据高等教育院校学生的半壁江山,为保障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效果,必须构建长久的安全教育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本着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把安全教育作为高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是人生发展的高峰期,是提高安全教育水平的最佳时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在校正常生活、好好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身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新形势下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目标的需要。其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无论是原来的“技术型”、“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还是现在的“高技能人才”,都把安全知识及生产防范技能作为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授给学生,其中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最后,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强弱、安全防范能力的高低、安全素质责任的优劣等直接影响着校园的治安和稳定,影响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进程。因此,转变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教育重视程度,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构建“六位一体”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六位一体”安全教育体系,有组织地建立由学院分管领导、学工处、系部分管领导、辅导员、班委会和宿管员构建“六位一体”安全教育体系,形成由学院分管领导制定安全教育目标、由学工处确定安全教学内容、由系部分管领导落实安全教学方式方法、由辅导员具体落实安全教学内容、由班委成员和宿管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和检查的安全教育体系,保障学院学生安全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如图1所示。在“六位一体”安全教育体系中,安全教育上升到战略角度,成为学生人才规格培养目标组成部分,这就保证了安全教育长久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安全教育的实施。有了制度保障,就可以构建安全教育知识内容体系,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授课计划,形成统一规范的教学模式。从上而下教育体系有利于相关部门收集安全教育的知识内容,与社会上安全部门构建实践教学活动,将安全教育知识丰富充实,使得安全知识系统化、全面化、新颖化、实践化,从而实现安全知识现代化教学。

(三)安全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建立完善安全教育知识体系。学生安全教育问题事关国家稳定和人才培养规格,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安全内容要与时俱进,要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及时地把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内容和要求融入到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之中,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不同年级的学生特征,抓住假日期间、外出实习、社会实践、毕业生离校之前等重点时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还要将安全教育内容同学生专业理论课程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安全教育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逐步建立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体系:包括人身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国家安全,如图2所示:

(四)高职院校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安全教育工作的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渠道应该是多方面的:除少量课堂教学渠道、课外专题报告、办理板报外,还可以采用LED显示器进行24小时安全教育转播,让录音、录像、投影、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全天候的格局。首先,制订安全教育计划,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纳入正式教学内容,并且要增加课时,实施正常课堂教学。其次,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安全机构的安全展览,参加社会结构举办的安全讲座或者是安全模拟训练,扩大安全教育的视野范围,特别隐蔽性很强的网络诈骗、手机诈骗等等要和公安、派出所联合进行录音、录像、投影等方面的教育。最后,学院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安全案例,将每天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及时更新到学院的LED显示屏上面,通过这种方式,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现象,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保证大学生安全学习、愉快生活,为高职院校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刘冬梅,硕士,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高职院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