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5-03-20 22:22刘镍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教学模式

刘镍

【摘 要】分析高职院校财会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高职院校财会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提出高职院校财会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会教学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C-011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提高。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模式相对还比较落后,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也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进而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因此,必须创新高职院校财会教学模式。

一、高职院校财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合理首先表现在财会专业的基础课过多,而专业课相对较少,从目前的调查来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课程中,公共基础课占40%,而专业理论与实践课只有60%,专业选修课相对来说更少,或者说没有。由于课时不够,部分老师会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删减,这样必然影响到学生对财会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最多能占到总课程的10%,而且多数实践课程为简单的登记账簿、填制财会凭证等操作,实践性不强。

(二)专业教师队伍缺乏。高职院校中既懂理论知识又懂操作的“双师型”教师相对短缺。而且高职院校中财会专业的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多数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分配进入学校工作,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上课时照本宣科、空洞枯燥。甚至有部分老师是半路出家,教授的课程与自己原来学的专业相去甚远,部分外聘教师有实践经验,但说课能力不足。另外,由于专业教材内容的滞后,学生不能及时获取更新换代的财会信息,这样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落后。高职院校的财会教学往往采用传统的理论“满堂灌”的方式,即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方式。课堂上往往出现很尴尬的状况,讲坛上教师情绪高昂,热情洋溢,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甚至玩手机,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对于学过的知识很容易忘记,这不仅影响到学生最后的学习成绩,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缺乏实践性教学。财会专业属于操作性与实性很强的专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都设有专门的财会模拟实验室,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财会实验活动。但是受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各种实验活动均未达到仿真的要求,学生无法体会到实战的感受。由于实验经费短缺,部分高职院校实验室的软、硬件滞后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缺乏完整的财会模拟训练数据系统,实验需求无法保证,手工实验操作的实验课依然存在。

二、高职院校财会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单纯地培养专业会计人员发展成为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会计人员。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学生需要在学校里就培养个人的管理能力,去体验职业模拟与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教学创新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

(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模式创新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是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新方法。从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财会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

(三)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各个学校都在实行就业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促进与改善全社会的就业形势,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多,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财会专业是一个供需量大、所需人才频率较高的专业,但是由于各个院校都设有该专业,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特别多。为此,高职院校财会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未来就业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财会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传统财会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目标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应采取以下方面措施创新财会教学模式。

(一)积极开展项目课程教学。高职院校财会教学中的项目课程教学是以完成自己所选定的课程内容任务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这里的项目指的是以生产有价值的、具体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采用项目教学,可以有效、紧密地把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学生在规定的实践内,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进行自我安排、计划与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

(二)通过教学内容调整,逐渐强化实践教学。从目前来看,多数高职院校的老师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有些科目的老师根本不设置实践环节,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就业与长远发展。针对这一现象,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师应逐渐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调整教学内容,有机地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结合起来。比如,在进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之后,再增加一部分的实践案例学习,让学生从案例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领会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另外,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应创造进企业学习实践的机会,或者是在学校里进行情景模拟实践教学,这样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高职院校财会教学模式创新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增加企业实习或情景实践环节,将财会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和表格等多种形式,将固定、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可知的情景模式,通过实习或者模拟实习,让学生进行财会知识实践,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实现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进一步开发财会专业实践教材以及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因此,应加强对实践教材的开发研究,确保实践教材的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高职院校财会教学创新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想法,认真地为学生服务,耐心地为学生讲解疑惑,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应虚心接受,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应认真地解答,使自己与学生之间形成相互融合、接纳与启发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在教学中获得新的知识。

(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工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水平随着高科技教学工具的运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由于财会知识具有数据信息繁多、问题处理复杂的特点,受时间的限制,在课堂上,许多老师忙于讲授课本的基础知识,而忽视了案例的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目前,许多财会老师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老师在财会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穿插一些财会违法案例,通过带着学生学习,使他们明白职业违法的危害,让他们引以为鉴,杜绝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违法违纪的行为。

(五)采用“四阶段”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四阶段”教学模式指的是高职院校的老师根据自己所教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提高教学的效果,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是老师准备财会教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由于财会专业的教学内容复杂、课程多,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学到重点知识,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选择,分清重点、难点与次重点,然后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如在记账凭证填制的教学中,应首先确定教学内容,然后将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多种形式的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可以充分掌握所学内容。

2.示范阶段。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向学生进行示范,原因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示范,才可以让他们记住而不忘记。例如,记账凭证的填制教学,首先教师需要从日期的填制开始,一步步地仔细填制,一直到填制人签章为止,一边演示记账凭证的填制过程一边仔细介绍其填制要求。采用示范教学,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明确所要进行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可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

3.练习阶段。学生练习阶段的主要内容有:教师带着学生复习所学的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回顾示范过程并进行模仿,这样学生就可以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应分清主次,采用灵活的练习方式,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进行技能练习。比如,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比赛或者讨论小组等形式,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氛围,提高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练习技能,获得进步。

4.总结评价阶段。从目前来看,多数高职院校的财会老师对教学总结与评价不重视,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创新财会教学模式必须提高教师对教学总结与评价的重视度,加强对所教内容知识点的总结,不断地向学生灌输重点知识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了解该课程的重点内容。另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堂表现与掌握知识多少方面的评价,以表扬为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指出存在的不足,并给学生自我辩解的机会,在交流中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创新财会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财会教学的效果,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财会专业技能,为就业与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芳莉.新形势下中专财会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4(3)

[2]张柏华.浅谈高职财会的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14(9)

[3]史金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中职财会教学活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4]魏向阳.面向教学目标的财会教学改革[J].财经界,2014(18)

[5]王斌.职高财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分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5)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广西教育财务管理研究专项课题(2013ZCW016)

【作者简介】刘 镍(1963- ),男,壮族,广西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会计师。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