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转型 融合——略谈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

2015-03-21 04:23傅毅飞,罗兵,陈小波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融合职业专业

摘 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媒生态,加剧了传媒业的竞争,对新闻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也给高等院校的新闻学教育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提供了新契机。本文基于新媒体环境,探讨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包括培养模式、方法和目标等议题的思考和建议。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教研课题“新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研究”(课题编号:JYKT201420),湖南省教改课题“地方院校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老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及衡阳市社科课题“新媒体语境下地市级电视媒体改进地方新闻报道研究”(课题编号:2014D016)。

收稿日期:2015-03-05

作者简介:傅毅飞,男,讲师,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业务。

罗兵,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实务。

陈小波,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微博、微信和应用客户端等新兴传播平台的兴起壮大,对传媒生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远的:1.传媒业竞争加剧,洗牌、重组、转型进程加速。媒体不仅要与同质媒体竞争,也要同异质媒体竞争,还要同不按套路出牌的网络大V们和个体传播者竞争,传媒生态之复杂,竞争之激烈从未有过。在此情况下,曾经雄霸半壁江山的纸质媒体经营困难,一些媒体甚至难以为继;强势的电视媒体也深受其扰,增长势头逐渐放缓,传统地盘也被染指蚕食。而网络媒体却日渐强势,微博、微信成为众多受众日常交流、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2.对传媒业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媒体加速融合不断促进着新闻从业者信息获取方式和采访报道方式的改变,促进着新闻发布方式和新闻理念的改变,甚至促进着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向新媒体领域的转行。传媒从业人员不得不适应新挑战,学习新技能、适应新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一些媒体从业者和传播个体为了抢夺眼球、吸引关注、制造轰动效应,往往悖离传媒的宗旨、违背从业者的职业伦理和个人道德底线,不仅混淆视听、剥离真相,也制造了一起起传播假象和新闻乱象。如新年伊始闹得沸沸扬扬的某晚报记者混进手术室拍摄逝世歌星姚贝娜捐献眼角膜手术过程,引发舆论对记者和该报强烈批评,外界追问“媒体的道德和良知究竟去哪了?”;1月15日,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南京裸女跳河获救被围观,救人者被无视”的新闻,结果发现被转载的新闻是被掐头去尾的片断,远非真相,网站不究原委罔顾责任和后果就转载了网友经过“剪辑加工”有意制造看点的现场片断,引起了外界对南京人是否“冷漠无情”的大讨论,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后,一些媒体特意选取遇难者之一的复旦大学女学生进行所谓的“深度挖掘”,女学生“背后的故事”,包括她的大学男友、家庭等也被搬上媒体呈现在公众眼前,报道中还特意突出“女大学生”、“复旦”等字眼,引发外界对媒体职业操守的质疑和讨论,甚至有观点认为,如是报道是打着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名义在消费遇难者、消费复旦大学……

新的媒介生态,传播平台便捷易用、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传播形式和技巧丰富多样,传播内容形形色色泥沙俱下;传播目的和利益诉求更趋复杂。一些传播者的传播行为,消蚀了传媒业和传媒人的固有形象和责任担当,污损了新闻业和新闻人的公信力,也弱化了外界对传媒及新闻人的职业认同和好感。这些需要业界认真反思总结。同样,作为培养准传媒人才的高校院所,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并引领时代潮流的传媒人,应该有新的思考和努力方向。

新媒介生态下,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可以在突破、转型、融合以及德能并举等几个方面下功夫。突破,即破除长期以来新闻学教育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培养方法的束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舍弃那些陈旧落后的思路、方法、课程和内容,做到破而立之;转型,指着力思考和努力探索新闻学专业学生培养转型的路径及方法,以更好地培养专业能力扎实,具有跨媒介、多平台意识和思维的超媒介融合型人才。融合,大融合:一指培养思维的融合,即首先新闻院系和教师应超越课程、方向、专业甚至学科的单一和偏向思维,以高度的融合型思维和眼光看待专业学生的培养;二是培养内容的融合。注重课程和课程之间的融合、不同方向和专业的融合、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等;德能并举,是指一方面要强调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下面就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谈一些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一、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和客户端等的出现,满足了信息时代人们随时随地的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的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 [1]新的媒介生态下,传者即受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做记者,新闻业的职业门槛看似在消融。但是人人都能发声与发何声以及如何发好声不可同日而语,发何声以及如何发好声,简单的说,就是体现传播者基本素质和技能的专业性知识。

专业基础能力包括:采(采访)、写(写作、撰稿)、编(报纸编辑、电视编辑、广播编辑等)、评(评论)、拍(拍摄)、播(播音、主持)、策(策划)等,注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现场反应能力和大局把控能力。这是每一位准备从事传媒业的学生应该努力掌握的,是基础。尤其是在网语漫天飞、网络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在不注重逻辑和深度的媒介语境下,这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学生的比较优势和有效竞争力所在。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应该破除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小界限,鼓励课程开放融合。

在具体教学中,做好角色设置,加强情境教学,要求学生自己拟定为媒体中的某一角色,可以构设报道小组或运营团队,团队的角色可以轮换,以职业化的规范和要求来促进教和学。可以从四个维度予以加强。第一是课堂实训。如让学生阅读主流报纸、观看视频新闻和浏览网站新闻,认真比较,仔细体会并消化课堂所学的新闻理论和采写方法;第二是现场教学和课后实践。选取校园内重大活动或新闻事件,将课堂搬到新闻活动现场,实行现场教学,实地指导学生采制新闻作品,并在课后利用校内的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平台予以刊播;第三是见习阶段。每年组织学生到周边市、县、乡镇等地做一次“见习记者”,事先和地方媒体拟定好几个报道主题,然后分配任务给学生,让他们独立策划并实施,由教师带队分组下去采写,制作的成品择优在地方媒体上刊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熟悉媒体运作,为今后向业界迈进打好基础;第四是实习阶段。如利用寒暑假到当地媒体和生源所在地媒体广泛进行新闻实践,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媒介深度融合背景下的传播力培养

传播学者蔡雯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2]

当前,媒介发展已经到了深度融合阶段,依靠单一介质传播渠道的媒体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一个媒体,多种介质的传播组合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以纸媒为例,拥有自己的官网、微博、微信等几乎成为标配,一些媒体还有客户端和自己的视频新闻。多种平台竞相呼应,弥补单一平台的不足,扩大自己的声音,壮大自己的影响,增强媒体的传播力。

作为一个准传媒人必须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和功能,掌握新兴传播平台的特性和功能并且熟练运用这些工具传播信息。新闻学教育改革应顺应变化和需求,增加新媒体相关课程的占比,同时还应建构“大新闻学”的观念,即不应像以往那样重视专业小方向的区别培养,而应着眼培养全媒体人才,懂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介作品的制作流程和相关技能,亦熟悉网络,懂得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来传播作品。

从高校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一、利用好现有校内实践平台。如校报、校电视台等,督促学生参与校媒的采写报道及运营管理工作。同时,积极创设营建微信、微博微客户端等微传播平台,利用这些平台,让学生们即时采写、传播微新闻,还可以把校报、校电视台的优秀报道和重大新闻融入进去或者推送出去;二、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校外某些单位,如电视台、政府部门、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帮助或者配合他们运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这样,既能让学生锻炼采、写、编、评等基础能力,又能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了解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媒体运营规律、需求和技能。此外,学校还可以效仿海外一些大学在每个学期末用一定的时间开设全媒体工作坊等相关课程或综合训练经营活动,架设各课程互通互联的桥梁,创造综合运用各种技能的平台,融合各种媒介,做到全媒体大传播。

二、职业道德的培养

新的媒介生态下,由于媒体之间的日趋激烈。为了吸引眼球、开拓市场,一些新闻人和媒体往往剑走偏锋。哗众取宠、小题大做、故弄玄虚、弄虚作假等行业不端行为屡见不鲜。这些“新闻”的产生虽然在短时间内给媒体带来了关注度,但是这扰乱了行业规范,突破了职业底线。从长远看,这对媒体发展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更令人忧虑的是,一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还研究了“吸睛”大法,总结出所谓的经验和技术,置社会公序良俗和传媒业的职业道德于不顾。

从广泛意义上讲,在传媒业领域,新闻学专业学生较之其他专业的学生其优势不仅仅在于其专业技能,更在于他们具有的专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在现今媒介生态急剧变化、新闻从业队伍人员构成日趋多元复杂的情况下,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显得尤其重要。

(一)加强个人道德修为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媒体人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社会公德,践行公序良行。所谓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它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如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守信、救死扶伤等。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公德意识是新闻人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和形成的基础。一个传媒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公德素养和利公意识。一个缺乏公德心的记者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公德缺失,一个专业技能越强的新闻人其传播行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越大,缺乏公德心的指引而摄制的作品往往会招致大众的埋怨和误解。如文章和姚笛的婚外情风波经过媒体的有意渲染后被炒得沸沸扬扬,一些媒体记者以“满足受众知情权”为由,多次骚扰事件中受害方马伊俐,对身处婚变阴影当中的马造成二次伤害。引发了外界的反感和质疑,并进而引发了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以及两种道德相冲突和矛盾的时候该如何权衡的讨论。

关于公德意识的培养,一是要重课堂教育。公共思想道德等不应被视为可有可无的边缘课程,而应重视并加强该类德育课程的教学和管理,跟踪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教育效果。二是系部可以增设公德论坛、公德讲座或者公德演讲等课外相关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公德话题,提升学生公德意识。三是紧密结合本专业的特色,要求学生用稿件、图片、视频作品等形式通过校媒、微博、微信等平台记录、反映身边具有示范效应的公德人物和公德事件。

(二)淡化商业思维,坚守职业底线

新媒介生态环境,受商业利益指标的引导,惟收视率、点击率、覆盖率至上的做法甚嚣尘上。在这种导向的指引下,媒体及从业者商业意识浓厚,有偿新闻、广告新闻、新闻标题党等乱象屡有发生,有些人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东拼西凑。很显然,这些悖离了新闻传播最基本的要求——客观、真实。

公信力是媒体立身之本,也是媒体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自身形象而应致力的方向。作为一线采编人员,新闻人不要做纯粹的“经济人”,应该少些利益导向,少些商业因素,而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调查采访为手段,以制作客观、公正、深度、严肃的新闻作品为目标。作为记者,不要求你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只是带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帮助他人的善良心愿,用自己的口眼手笔心,真实而客观的记录了一件件新闻事实。这是对一个职业记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具体到如何培养学生这些意识。笔者认为,首先要坚持并重视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如《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在讲授中加强互动式教学、增加课堂讨论环节,设置好互动内容和讨论话题。如传媒业商业思维的形成及影响,虚假新闻的判别标准和方法,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等;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具体做法可以包括:要求学生品读近期媒体中新闻作品,挑选出有问题的新闻、标题,并予以评析、讨论、修改。另外,新闻业务课程要督促并引导学生深入到新闻现场采访、调研,杜绝“办公室新闻”、杜绝合理想象,从源头上减少虚假新闻的产生。

(三)增强职业担当和使命意识

近年来“新闻民工”一词经常被大众提及,该词的出现凸现了眼下新闻从业人员艰难的生存现状,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闻采写制作的工业化和祛魅化,新闻业不再是高门槛、高标准且倍受尊敬的高大上行业。尤其是近年来新闻不端现象屡有发生,新闻从业人员的负面行为屡被曝光,外界对新闻职业的认同感在下降,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也在下降。

新闻从业人员从昔日的无冕之王演变为今日的“新闻民工”,正是新闻行业在社会生活中形象和地位演化的一种体现。这种变化不是一日之功,首先,新闻业过度的商业化使得新闻媒体对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面出现偏差;其二,媒体之间竞争态势愈发激烈,使得一些媒体过分追求效率,新闻作品的质量被放到相对次要的地位;其三,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担当和使命意识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做”新闻仅仅被视为众多谋生手段和工作的一种,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并不为一些业界人士所重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权衡中,天平往往过度倾向前者。

增强学生的职业担当和使命意识,首先可以加强中外名记的教学,以新闻前辈的事迹不断感召学生。在任何历史条件下,责任意识强、敢担当是好记者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邵飘萍、邹韬奋、史量才等传媒前辈们所强调并坚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职业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闻人。他们亲自践行并不惜杀身成仁彰显后来者:“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并将责任付诸行动,方才可能成为好记者;反过来说,缺乏责任意识、不能将责任意识落实到行动上的记者肯定成不了好记者”。 [3]著名的记者穆青曾经说过“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媒体人应该站在道义的天平上,继续做好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记者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社会的良心,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要有这样的勇气和豪气:我们的一次小采访有可能推动社会前进一大步。

增强学生的职业担当和使命意识,还要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归属感。即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觉得新闻业是个有助于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职业,能够从这份职业中找到归属感和荣誉感。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心、眼、手、笔,通过相机、镜头等媒体工具并借助新媒体平台来报道身边的可敬可佩人和事,传导社会正能量;反映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帮助他们改变境遇,凸现业界良心……通过这些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来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和归属感。

遵守公德是为人之本,不做虚假新闻人、坚守职业底线是新闻人执业之基,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是每个有理想的新闻人敬业爱岗的动力源泉。作为准新闻人的新闻专业大学生,培养他们这些意识必须从学校做起、从课堂做起、从专业实践做起。

猜你喜欢
融合职业专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