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盐城市粮食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思考

2015-03-21 15:19黄哲儒周正宽钱志浩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盐城市种粮产业化

黄哲儒 周正宽 钱志浩

( 1.盐城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2.盐城市农业委员会,江苏盐城224002)

高于普通粳稻0.20元/kg的价格实行优质优价收购。同时该企业一方面通过项目支持、整合资源及项目招商,组织资金,进行技改扩能,从日本引进色选机、抛光机等先进的加工机械、工艺流程及优质稻米标准化真空包装、贮藏、保鲜等产后处理技术,使优质稻米的加工包装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创建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近年来,多家企业先后获得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 OFDC-CHINA)颁发的有机大米生产认证证书、商标准用证和有机产品加工认证证书;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3 500 t/年“苏牌”绿色大米A级产品生产加工许可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10 000 t/年“海洁牌”无公害大米生产加工认证证书。2年来,共加工销售有机大米1 600 t、绿色大米7 000 t、无公害大米11.30万t,订单收购销售优质稻谷20万t,其中有机大米已销往18个国家和地区驻中国的领事馆,绿色大米和无公害大米已进入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的超市,“苏牌”系列优质大米获全国“放心米”称号,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极大的提高了滨海优质大米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从而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双赢。

参考文献:

[6]姜元先,李春艳.水稻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的基本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01 ( 8) : 11-12

[5]白和盛,徐健.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 ( 2) : 132-133

[4]吴珍珠,朱玉树.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 ( 3) : 147-148

[3]姜秀兰,许丽艳.稻米优质化是发展水稻生产的有效途径[J].垦殖与稻作,2001 ( 4) : 4-5

[2]熊振民,等.中国水稻[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1]张益彬,杜永林,苏祖芳.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关于推进盐城市粮食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思考

黄哲儒1周正宽2钱志浩2

( 1.盐城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2.盐城市农业委员会,江苏盐城224002)

收稿日期:2014-10-09

作者简介:黄哲儒( 1936-),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宏观研究、科技服务工作。

盐城市是江苏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常年生产粮食680万t左右,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0%。粮食总产在全国18个重点产粮市中居第3位。盐城市80万hm2耕地中种粮面积占80%以上,麦子、油菜、水稻、玉米播种面积达93万hm2以上,是盐城市大农业的主体产业。如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行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土地产出力,是推进盐城市粮食产业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认为,土地种植规模化、农机农艺集成化、经营体制产业化和农民队伍职业化是推进盐城市种粮产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1 土地种植规模化是推进粮食产业现代化的前提

多年来,盐城市广大农村为了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益,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农民承包田,一些农户由于年老体弱,主要劳力外出务工经商,将种不了的承包田,转让给亲友邻居集中种植,形成了一大批种粮大户。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农村有一定实力和能力的经纪人、企业家、农机手和种田大户等,大胆尝试把大面积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种植,一般在40 hm2以下。因此,不同规模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应运而生。盐城市范围内已出现多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他们已成为盐城市农业现代化的新亮点。至2013年,盐城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小家庭农场共9515个,流转土地近33.3万hm2,占承包土地总面积40%左右。

种粮产业由能人当家,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比过去农田分散作业、家庭手工操作具有6大好处: ( 1)土地统一整合平整,推平过去一户多田和一田多户而形成的大小田埂,可增加耕地面积1%左右。( 2)克服了因田块小,防治病虫害不统一的缺点。( 3)大匡农田有利于机械作业,

提高农机作业效率30%以上,省工省本。( 4)有利于水稻大田肥水管理,减少用工开支和田间漏肥现象。( 5)有利于使用大马力农机具作业,能保证耕作质量,不误农时。( 6)有利于大匡田统一品种布局,减少品种不同、播种期不一而带来大田管理上的种种麻烦。

2 农机农艺集成化是提升粮食产业现代化的关键

我们先后在沿海和里下河地区,就农业机械化问题进行了调查,给了我们很大启示。( 1)农垦国营新洋农场,全场0.4万hm2耕地,过去麦、稻两季,在农忙季节,都要从外地请农民工帮助插秧、施肥、治虫,不但用工成本开支大,而且农活质量和农时得不到保证,农场种粮产业效益不够理想。近10多年来,他们用大马力机械化耕作、秸秆还田、机播、机插秧、大田病虫草统一的机械喷雾防治和机械化收割、脱粒等。全程机械化作业和农艺栽培集成化。近年来,稻麦年产量达1 150 kg/667 m2左右,比周围农村农户稻麦产值增20%以上,成为全国农业机械化和高效农业产业化样板。( 2)盐都区冈中街道办事处杨韦村,有个加兵农机专业合作社,3年前仅有16个会员(农机手)和20多台农机具,对外仅能实行耕耙、机插秧和收割等单项作业。该社为了提升农机服务功能,方便农民科学种田,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在合作社内部创办农机具维修服务站和农机业务培训班,提高了服务水平,除对外实行单项服务外,对四周农村组织农机手与农民实行“订单农业”,打包式配套服务,建立了700 hm2基地,实现了育秧、机插、耕耙、播种、防病虫和收割全程一条龙农机服务,使农机手与农民建立连心连利的合作关系,取得明显效果。所服务的基地的农作物长势明显好于周围田块。现在有2~3个村组农民联合起来加盟该合作社。如今加兵农机合作社已发展到203个会员,拥有大中型农机具262台,其中90马力以上的秸秆还田机5台,高性能乘座插秧机18台,高性能收割机100多台和植保机具多台。目前也成为盐城地区农机作业试验示范区和优质服务的农机合作社。( 3)地处里下河湖荡地区的建湖县颜单镇,有个正清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创办有10多年历史,现有核心农机手会员27名,通过多年来对稻麦进行机耕、机插和机收的单项服务,培养了一大批农机骨干人才。目前有12位有实力和能力的农机手骨干,通过流转农民责任田,成立小型家庭农场10个,总土地面积达400 hm2以上。他们一般每年可获利700元/667 m2左右,一个农机手年创利30万~40万元。

以手工操作的传统农耕生产方式时代即将过去,以农机、农艺集成的新型的现代种粮耕作模式正在迅速形成;有胆识,有专业水平,有实力的新一代农民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

种粮产业现代化生产应该采用农机操作和农艺栽培有机结合新型的农业栽培体系。将良种、良法、良田及农时等自身农艺要求,在新的栽培体系下得到合理体现。如秸秆还田这一项,对农机耕作和肥水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农机具应采用大马力机械覆式作业,保证秸秆切碎均匀撒布和深埋15 cm左右。同时要求大田草肥土混合,土壤拉平整实,便于机插秧,同时增施速效N肥,满足土壤中微生物繁衍条件,加快秸秆分解熟化。秸秆还田后,水稻栽插田块水浆管理不同于过去的方式,也要相应改进,主要是插后10~15 d要看天、看苗、看田灵活管好水层,既要保证土层常通气,又要保持充足水份,防止缺氧造成秧苗中毒。稻区推广机插秧要根据面积大小、茬口早迟确定采用机直播或机插秧的栽培方式,机插秧要根据茬口迟早确定水稻品种和落谷期,通过严格种子处理和科学肥水管理,培育出适当矮壮秧苗,保持机插秧苗不伤苗、不缺棵、活棵快;要求秧苗与插秧机爪子高度配合。还有植保农机操作与病虫害防治的有机结合等等。由此可见,农机操作和农艺是相向相伴,相辅相成的一个统一体,农机、农艺集成化是优化种粮产业栽培体系、夺取优质高产、节本增收的关键所在。

3 经营体制产业化是实现粮食产业现代化的核心

东台市富安镇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将种桑、养蚕到加工生产丝绸,创名牌商品出口创汇,视为一个产业化联合体。首先发挥自身蚕桑专业优势,联合本地10多万户桑农,建立1.67万hm2湖桑生产基地。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培养一批蚕桑技术人员,对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跟踪服务,使湖桑基地每年生产优质蚕茧500万kg。通过“订单农业”合同,蚕茧全部出售给公司,支持大公司丝绸产品创名牌,产品外销国外创汇,年年获得丰厚的利润。公司不忘农民,每年从创利中返还30%,约800万元左右,对基地蚕农实行二次分配。一个蚕农劳动力,从养蚕茧中创收2万元左右,公司与蚕农联利联心,广大蚕农变成

这个公司的股东,实现了公司、农民、职工共同富裕。如今该公司成为江苏省盐城市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盐城市农村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树立了榜样。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实质,就是在大农业(种养加销)各产业链中,建立起“统一规划,共同尽责,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产业化经济共同体,使农民和职工从产业链的各实体中取得比较合理的利润,以此促进盐城市各类产业化经济实体的健康发展。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为家庭农场实体服务的产业化大龙头企业将会出现。它可将区域内众多的家庭农场分别作为生产型实体团体会员,联合10个以上的家庭农场形成联盟,组成一个有实力、有技术、有先进设备、有专业人才和经营能力的大农业龙头企业,与各家庭农场(合作社)实行分级核算,形成二次分配的经营机制。到那时,农民从土地分红、农场打工和龙头企业二次分配中获得合理的利润。家庭农场则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中获得了优质节本高效的利润,产业化大龙头企业可从生产要素的合法经营中开辟市场争创企业利润,达到合作共盈,协调发展。

4 农民队伍职业化是实现粮食产业现代化的保证

一个产业化龙头企业都是依靠一大批相应的专业人才在支撑着,国营新洋农场拥有4 000 hm2土地,该场就拥有农机、农艺、农经等大中院校毕业的人才156名。每年还从省市院校引进10多名相关农业人才,进行新老交替,并充分发挥农技人才的作用。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可逆性,关系到农作物多品种、农资、农机、农田和农业气候多种生产要素。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生产要求优质化、多样化和无公害化。因此对农业各类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当前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农民大多已进入非农产业,人才短缺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故加快培养农村新一轮人才已迫在眉睫。

如何加快农村新一轮建设人才的培养,其形式是多样的。但主要应采用定向的专业性培养。当前,可从农村中挑选一批热爱农村,有一定文化和实践经验的青年农民、生产能手、退伍军人和回乡青年,通过推荐,到市县级农校培养1~2 年(或半耕半读)。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培训内容主要应强化农业专业思想教育,农业基础知识和有关专业技能以及农业产业化管理知识的培训,培养出农村新一代实用性人才,为盐城市各大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关涉农部门补充新鲜血液。人事部门应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考核,符合条件的应发给农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制定相应的待遇政策,享受有关权利,使他们尽快成为大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的骨干乃至当家人,与国家培养的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相辅相成。这是加快盐城市农村新一轮人才培养的远见之策。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20世纪80年代,我国广大农村仍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力低下,党中央决定在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生产责任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快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如今,我国四个现代化突飞猛进,而农业现代化相对落后。改革和完善新形势下农民土地经营模式,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目前,广大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已全面启动,但不够规范,极大多数家庭农场是过去家庭生产经营的升级版,土地与经营者是租赁关系,不利于产业化农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呼吁应通过动员农民将土地自愿入股,成立股份制家庭农场或合作社,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同时,我们认为现阶段小型农场缺乏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的社会功能,所以就应将一定区域内的众多家庭农场联合起来,家庭农场以集体股份参加组成种粮产业龙头企业,这样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化、信息化、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的社会功能。对内将农户、农场和龙头企业本身实行分级核算,二次分配;对外能接受和承受国家新成果、新装备、新技术和新一轮人才。一个乡镇将有几十个种粮产业龙头企业,他们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和功能载体。农业系统有关职能部门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就靠他们去全面践行。我们相信,盐城这个农业大市,家庭农场将是铺天盖地;种粮产业龙头企业将会顶天立地;新一代农业职业化能人,将会发挥开天辟地的历史重任。到那时,盐城市种粮产业现代化的梦想就会实现。

猜你喜欢
盐城市种粮产业化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画画就如种粮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