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学生科学知识教育改革探析

2015-03-21 16:51郑夏妍
关键词:科普科学教育

郑夏妍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文科学生科学知识教育改革探析

郑夏妍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高校是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针对高校在机制、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建立机制、统筹内容等方面提出高校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创新途经:加强科普教育的顶层设计,统筹科普教育的具体内容,创新科普教育的实施模式,培育科普教育的专业队伍,打造科普教育的活动品牌。

高校;科普教育;创新

高等学校作为大量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是国家科普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科普资源,如何更积极地履行科普的社会责任,成为高校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1 高校开展科普教育的意义

科普教育包括传播科技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四个方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意义[1]。

2 高校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优势

高校是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力量。在科普教育的许多方面,高校都拥有独特的优势。

2.1 资源优势

高校科研机构密集,其资源优势首先体现在场馆、实验室、宣传栏等有形资源方面。

此外,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高校掌握着许多宝贵的信息资源。将这些宝贵信息及时传递给民众,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2.2 人员优势

高校汇集了许多学科的优秀人才。他们掌握着过硬的科学知识,对相关领域的科普成果和学科前沿非常熟悉,是进行科普教育的最佳人选。同时,大学生作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初步掌握专业知识的知识分子群体,也是科普教育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队伍。

2.3 文化优势

校园文化是高校多年积淀形成的无形资产,能对身处其中的人们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依托高校的文化优势,开展科学普及,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高校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机制保障及考核标准等,高校在科普教育实践环节上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缺乏机制保障、内容严重失衡、资源利用率低、教育模式单一、参与热情不高这几个方面。

4 高校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创新途经

高校科普教育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重视,但因为起步较晚,许多方面的工作还在摸索阶段。要真正切实有效地提升科普教育实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教育途径。

4.1 加强科普教育的顶层设计

科普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部门或个人难以靠单打独斗取得工作的进展[2]。因此必须要统筹安排,注重顶层设计。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工作,将其列入高校日常工作范畴,成立工作小组,由校领导亲任负责人,并指定相关的部处负责专项工作的开展。

要将科普教育纳入高校教师的考核体系,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转变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研究制定参加科普专项工作的绩效认定及考核办法,例如,规定教师每年至少参与一次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活动;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2个以上参与科普活动的社会实践学分;规定下辖的各学院至少对社会开放一处反映该学院专业特色的科普基地等。

确立科普激励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单位、教师和学生,对涌现出来的优秀科普作品,都要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奖励,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家参与科普工作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4.2 统筹科普教育的具体内容

首先,要牢牢树立“四科”全面普及的指导原则,并构建全面普及的良好平台,对只注重普及科学知识的片面认识加以澄清。[3]要注重传播科学背后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使公众接收到全面的科学教育,从而培养其健全的科学观、世界观,乃至提升人文素养及精神层次。

其次,要注重科普内容的与时俱进。出台激励措施,引导教师及时更新科普内容,注重推陈出新,重视高端科学知识的科普化。最后,要从受众的不同层次出发,科学布局,统筹安排,确立不同的科普内容,确保受众的接受度。

4.3 创新科普教育的实施模式

首先,注重科普教育的双向互动。例如在科普讲座中,要注意设置一些互动环节,不能是单向的灌输,而要进行双向交流;科技馆在展现展品时,不仅要呈现视觉印象,还要注重提升到科学认识论的高度。其次,积极推进科普作品的创作。除科普讲座外,科普读物、科普剧、科普APP等,都属于科普作品的范畴,是进行科普教育的有效再提。再次,丰富科普教育的实施形式。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普竞赛、高校科普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使科普教育成为校园新风尚;促进高校科普社会化的进程,组织科普教师团队、学生志愿者团队深入社区、农村、中小学等基层单位,通过科技咨询、作品展、技术服务等丰富的形式,扩大社会影响力。

4.4 培育科普教育的专业队伍

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大众对科普的需求,高校亟需培养科普的专业人才,并进行职业化的培养和管理。遴选各专业的优秀教师,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科普专家队伍,参与科普教育活动。成立科普志愿者协会,吸纳热爱科普事业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组建大学生科协、科普志愿者服务团等科普学生社团。搭建科普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平台,重点针对科普人员的必备技能,使师生接受多层次多领域的教育与培训,促进科普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建设。

4.5 打造科普教育的活动品牌

注重通过媒体为载体进行科普教育,突出宣传的科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广泛运用校园宣传栏、校报、校园电视台等宣传途径,还要积极引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宣传手段。建立学者的科研资料库,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公众长期提供专业、权威的实用信息,持续进行“四科”的普及及科普活动的预告和介绍。突出科普教育的服务主旨,将科普教育进行品牌化运作。高校要本着持续化、系列化、品牌化的宗旨,打造科普活动精品。结合本校实际,对受众需求进行分析,因地制宜,面向社会及校内提供优质的科普服务,力争形成本校的科普特色及亮点。

5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科学,公众的生活也离不开科学。总体而言,高校开展科普教育任重而道远,必须提高认识,勇于创新,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新局面,最终促进全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1]冯敏.高校应注重科普人才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2(7):200-201.

[2]李函锦.中国高等学校科普能力建设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1):151-154.

[3]杨晓刚.高校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4(4):34-35.

Innovative ways of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ENG Xia-yan
(Fuzhou University Zhicheng College,Fuzhou Fujian 35000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The scienc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nd the school itself.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resources,personnel,culture and specialty,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way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work:the top level design,the specific content of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the implementation mode of the science education,the educ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University;science education;innovation

G640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5.04.103

1672-7304(2015)04-0218-02

(责任编辑:张洪玮)

郑夏妍(1985-),女,福建宁德人,研究方向:高校科普工作。

猜你喜欢
科普科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