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一条惠泽燕赵利延千秋的引黄通道

2015-03-22 15:30省引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河北水利 2015年11期
关键词:河北省工程工作

□省引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决策实施的重大战略性调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2015年10月26日10时工程在沧州市献县破土动工,标志着这条输水大动脉的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工程的实施对缓解沿线部分地区农业用水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减少地下水超采,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线路2017年底建成通水后,将为河北人民开辟一条利延千秋的引黄通道。

一、顶层设计,站高谋远,实施跨省跨流域调水

河北省属于典型的严重资源型缺水,缺水现状已经在各行业多层次的用水主体有明显体现,不仅表现为严重的生态与环境缺水和地下水的深度超采,同时农村饮水不安全和农业灌溉缺水问题也十分突出,并且开始向城市和工业领域蔓延。随着未来流域产水量的进一步衰减和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今后一个时期河北省水资源供需矛盾还会进一步激化。缺水对于河北省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资源问题,已上升为生态问题、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关系到河北省发展甚至生存的根本性问题。

解决缺水问题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但由于河北省产业结构是在自然资源禀赋和宏观生产力布局等客观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并且国家对河北省又提出了明确的粮食安全保障任务,虽然工农业都有节流潜力,但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种植结构调整都困难大周期长。由此可见,开源成为解决缺水问题最直接的举措。虽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开始运行,但由于受益对象是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所以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问题仍然不能解决。在这种背景下,河北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水情,统筹全局,积极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政策改革发展的决定》,省政府第35次常务会研究决定举力实施引黄入冀补淀工程。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命脉工程、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主要任务是为沿线部分地区农业供水和向白洋淀补水,缓解沿线地区农业灌溉缺水及地下水超采状况,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格局,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对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社会稳定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工程建成后将与南水北调工程在冀东南地区形成双龙供水,受益对象互补互融格局。

二、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前期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机制

省委、省政府对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十分重视,2011年成立了由省政府原副省长张和、副省长沈小平先后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省水利厅、发改委、财政厅、环保厅、国土厅等11个厅局为成员单位的引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组织领导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协调解决工程前期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引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水利厅规划计划处,水利厅规计处、建管处以及河北水务集团为办公室成员单位,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河北水务集团负责具体任务的落实。引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单位,紧紧围绕项目立项和尽早开工建设开展工作,科学谋划工程线路,精心研究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

为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张庆伟省长、杨崇勇常务副省长、沈小平副省长多次进京,主动向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汇报,促成工程早日立项。沈小平副省长在工作进展遇到重大问题时亲历亲为,多次拜会河南省人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领导,为缩短工期争取了时间。厅领导在这3年里,更是经常往返于京津冀豫多地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地争取到了各方支持。

2.力促前期工作,实现重点突破

为便于协调开展前期工作,综合考虑属地诉求以及各方利益,经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委托水规总院所属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牵头承担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编制工作,招标确定了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四家设计单位组成的设计联合体承担了初步设计编制工作。由于该工程线路长、建筑物多,涉及6个设区市,为使设计内容、标准协调统一,多次召开各专题报告编制工作协调会。2013年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农经〔2013〕2326号)批复了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批复后,集中优势力量全力投入到可研阶段各项工作,对于项目的整体工作坚持一周一调度,并采取每半月一专报的形式,向省政府及时汇报工作进度。相关厅局在确保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沟通、专人盯办、加快审批流程。为缩短前期工作时间,多环节工作搭茬开展,同时推进节。历时20个月,在完成可研报告编制的同时开展了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完成了可研审批所需的14个要件的批办,涉及河南、河北两省,黄河、海河两个流域以及多个部委,工作环节多达上百个。经过艰辛努力,2015年7月3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批复后,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上报了按照可研批复修改完善后的初步设计报告。水利部急我省之所急,2015年9月23日以《关于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批复了该项目初步设计报告。至此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前期工作经过了5年的艰辛论证和不懈努力终于圆满的画上句号。

3.明确征迁责任,规范工程招标投标

工程建设,征迁先行。征迁往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工程建设的焦点环节。该工程线路长,永久占地多,征迁工作量大,涉及2省6市22个县,影响社会未定因素多。为加快推进征迁安置工作,实行了“省引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市政府负责、县为基础、投资和任务包干”的工作体制,制定出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拆迁安置办法》。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保定市分别成立了引黄办公室,建立以省人民政府对征迁工作负总责,有关市人民政府为征迁工作责任主体、有关县人民政府为征迁工作实施主体的上下联动机制,省市县三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同时明确省国土资源、林业、通信、电力、文物、水利、交通、农业等部门是本系统、本行业所涉及征迁工作的责任部门。工程建设未进入实施阶段,各部门就提前预判、工作前移、横向联动,既减少了中间环节周折,又避免了矛盾热点的发酵,为随后征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凝神聚力,有序推进,建设管理取得初步成效

1.工程总体布置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属于跨省、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自河南省濮阳市新、老渠村引黄闸取水入南湖干渠后,沿第三濮清南干渠向西北新开挖渠道经卫河倒虹吸至河北省东风渠,利用现有河道沟渠自流输水,最终入白洋淀;途径河南、河北2省6市(濮阳市、邯郸市、邢台市、衡水市、沧州市、保定市)22个县(市、区),线路总长482km,其中河南省境内为84km,河北省境内398km,滏阳河支线27km。建设内容为疏河挖渠148.76km,疏挖后衬砌69.54km,局部复堤段58km,新建、改造巡视路143.78km,整治引水闸、分水枢纽、沉砂池、节制闸、引排水建筑物、桥梁、倒虹吸等各类建筑物518座。工程生效后多年平均引水量6.2亿m3,供水范围涉及河北省27个县(市区),提供农业灌溉用水3.65亿m3、白洋淀生态补水2.55亿m3。

工程批复总投资为42.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定额安排24.98亿元,约占总投资的58.9%;工期24个月。工程建成后,渠首工程、河南段工程、河北段工程分别交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濮阳市引黄管理处、河北水务集团负责运行管理。

2.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如期完成

初步设计的批复标志着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自9月23日由前期进入了实施阶段。该项目严格履行水利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招标方案均由河北省水利厅核准。9月25日河北段招标公告按要求在“河北省招标投标综合网”和“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同时发布,开标、评标全过程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的全程监督。10月21日河北段工程顺利完成招标,11月2、3日邯郸段、河南段工程也相继完成了招标工作,至此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招标工作圆满完成。

为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省水利厅及时对“河北省引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引黄办)成员进行了及时调整和补充,同时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省引黄办由厅规划计划处改设在厅建设与管理处。并根据工作进程重新明确了办公室职责和成员分工,形成了工作开展人人肩上有责任,人人手里有抓头的工作氛围。考虑到征迁工作是工程建设的“牛鼻子”,省引黄办采取周例会和半月调度的方式进行协调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参建各方都周密部署,根据目标任务倒排工期。工作有的放矢、有序推进,呈现良好开端。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利在当代造福千秋的工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为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成让人民放心工程,建立了“政府监督、业主负责、监理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该工程由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负责质量监督,中心站组建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并根据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和工程实际制定印发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质量监督计划》,为监督检查参建各方的资质、质量体系和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3.工程征迁工作有序推进

工程建设,征迁先行。征迁往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工程建设的焦点环节。该工程线路长,永久占地多,征迁工作量大,涉及2省6市26个县,影响社会未定因素多。为加快推进征迁安置工作,实行了“省引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市政府负责、县为基础、投资和任务包干”的工作体制,制定出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拆迁安置办法》。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保定市分别成立了引黄办公室,建立以省人民政府对征迁工作负总责,有关市人民政府为征迁工作责任主体、有关县人民政府为征迁工作实施主体的上下联动机制,省市县三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同时明确省国土资源、林业、通信、电力、文物、水利、交通、农业等部门是本系统、本行业所涉及征迁工作的责任部门。工程建设未进入实施阶段,各部门就提前预判、工作前移、横向联动,既减少了中间环节周折,又避免了矛盾热点的发酵,为随后征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河北段工程自10月26日开工后,施工单位在沿线全面布点,继沧州市部分土方开挖,衡水、邢台建筑物拆建工程也相继开工。截至目前,下达中央计划投资6亿元,共分解安排到了26个项目县,已完成投资36494.3万元,完成下达投资的60.8%,其中完成征迁投资34819万元,完成工程投资1675.3万元。预计在11月底前后,邯郸段、河南段工程也相继开工,征迁及工程进度将大幅提升。总的目标为,今年主要开展控制性节点工程征迁安置及建设工作,明年形成建设高峰,2017年8月底前主体工程完工达到通水试运行条件。

四、引黄入冀补淀惠泽燕赵大地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命脉工程、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工程建成后,年平均向白洋淀生态补水1.1亿m3,生态供水效益可达1.59亿元;可灌溉沿线农田465.1万亩,预计每年可增产小麦16.3万t、玉米16.3万t、棉花2.2万t,年灌溉效益为3.22亿元;年补充地下水量为1.38亿m3,补充地下水效益每年为1亿元。经济效益巨大。

白洋淀古有北地西湖之称,今有华北之肾美誉。可见其在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方面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白洋五日看回花,馥馥莲芳入梦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成后,华北明珠-白洋淀将彻底摆脱干淀威胁,“蝉鸣闻香藕,碧波苇滩前”的景色将重新展现。引黄入冀工程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方面,进一步凸显河北“首都环境护城河”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幸成为工程建设的参与者,更应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克难攻坚,为工程的早日建成通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河北省工程工作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不工作,爽飞了?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选工作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