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层水土保持人才的几点看法

2015-03-22 15:30□张
河北水利 2015年11期
关键词: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培训班

□张 丹

水土保持是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的不断重视,一系列法律、规范的不断出台,水土保持各项工作不断向正规化、规范化迈进,对水土保持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必须对现有知识不断更新,才能适应工作开展的需要。

1.水土保持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宽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

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活动双重影响的结果,水土保持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高度综合性学科。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及相关的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政策及技术标准、规程、规范,为科学防治水土流失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客观上要求水土保持工作者要学习和掌握多方面科学知识,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观念、新科学、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也要在水土保持领域得到普及和应用,使水土保持的科学技术体系日臻完善,并保持先进性。因此,在水土保持相关的知识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2.不断加强基层水土保持队伍的建设

当前基层水土保持队伍人员少,工作比较繁杂,缺乏离岗进行系统培训。但水土保持的新规定、新技术不断涌现,不学就跟不上,客观上要求基层水土保持工作人员边学边干,及时提高业务水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途径。

2.1 开展专项业务培训

由上级部门对某个单项业务进行短期专门培训。如及时举办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培训班、项目前期工作培训班、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培训班、集雨蓄水培训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班等,这类培训班一般紧扣工作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开展这类培训时,应注意根据基层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理论知识不要太深,强调实用性,注重对独立操作技能的培训。

2.2 开展各类知识讲座

主要是进行一些水土保持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在本单位、本部门由各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知识讲座。

2.3 深入基层进行学习

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在长期的治理实践中,往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诀窍,水土保持工作者尤其是基层人员要科学地开展工作,不脱离实际,必须深入基层,虚心求教,不断吸收群众智慧,才能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2.4 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

随着水土保持知识的不断更新,靠专门培训毕竟不能满足要求,水土保持从业人员应当自我加压,充分利用好业余时间,主动学习业务知识,这不但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在不断地提高和充实自己。同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在干中学学中干逐步提高业务水平。

3.水土保持人员应当掌握相应的业务知识功底

水土保持工作涵盖面较广,但基层水土保持机构因编制等原因,一般人员较少,因此客观上要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工作需要。

3.1 熟悉本地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任何治理措施都应当根据当地土壤、气候和植被条件来确定,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治,这是我们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因此应当熟悉掌握当地的气候特点、水文气象、土壤地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情况。

3.2 熟练掌握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近几年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水土保持执法工作必须在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工作。主要包括3大部分,一是水土保持本身的法律法规政策,如《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以及水利部和相关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各行业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关通知等。二是相关的行政法律,包括《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三是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包括《水法》、《防洪法》等。

有关的技术规范和要求。主要包括:《水土保持实验规范》、《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暂行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等。□

猜你喜欢
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培训班
“无人机航测与GIS技术应用培训班”在海口成功举办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苏区研究》技术规范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综述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画画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