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

2015-03-22 02:07四川省江油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江油621700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侧枝代偿缺血性

四川省江油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江油 621700)

杨保华 韦永胜▲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

四川省江油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江油 621700)

杨保华 韦永胜▲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高龄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每天用量:选择3ml血栓通注射液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d)共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SS评分(8.11±1.96)分低于对照组CSS评分(12.54±1.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即刻的侧枝循环代偿改善率(42.86%)、治疗后7d的侧枝循环代偿改善率(57.24%),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即刻的侧枝循环代偿改善率(2.38%)、治疗后7d的侧枝循环代偿改善率(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提高神经功能。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引发的脑组织坏死[1]。本研究探讨血栓通注射液用于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高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纳入标准[2]:①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病会议提出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②72h以内发病。排除标准[4]:①伴有心房颤动及其他严重冠心病患者;②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或严重肝肾肺并发症患者。观察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1.4±4.9)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4±5.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国药准字H44025079)1次,500ml/次;20%甘露醇(国药准字H20053203)250ml快速静滴,根据病情1~2次/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20103712)1次,250mg/次。观察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20%甘露醇、肠溶阿司匹林用药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加用血栓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44023081),每天用量:选择3ml血栓通注射液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d。7d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压、肝肾功能、三大常规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后颅内动脉血流情况。诊断标准参考文献[5]。

4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相关文献[6],分为治愈、显著、有效、无效及死亡/恶化。

结 果

1 神经功能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CSS评分(8.11±1.96分)低于对照组患者CSS评分(12.54±1.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的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4 两组高龄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后侧枝循环代偿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即刻的侧枝循环代偿改善率42.86%、治疗后7d的侧枝循环代偿改善率57.24%都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即刻的侧枝循环代偿改善率2.38%、治疗后7d的侧枝循环代偿改善率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血液流学指标变化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4 两组高龄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后侧枝循环代偿改善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5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讨 论

缺血性卒中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7],病因包括:脑血管形态结构受损;血液动力学异常[8];血液成分改变,血液粘滞度增加[9]等,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近几年,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许多新的药物在不同机制出血性脑损害的动物身上试验治疗效果明显[10],已经有许多药物开始应用于临床[11],取得了一定效果。文献认为[12],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供血不足,而且一旦发生缺血,数分钟至数小时即可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13],所以笔者认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方法是恢复脑供血。我院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血栓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甘,具有活血祛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作用[14]。文献还认为[15],血栓通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缺氧能力,抗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CSS评分(8.11±1.96分)低于对照组患者CSS评分(12.54±1.21分);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血液流变学主要是反映由于血液成分变化,而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粘度的变化。侧枝循环是指在病理情况下,如某一动脉干发生阻塞,通过吻合可将血流绕过阻塞部位,送至远侧的分布区域。此时吻合管逐渐变粗,血流量逐渐增大,可以代偿主干的功能,使原分布区域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而不致发生坏死。黄光坚等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枝循环开放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认为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枝循环开放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良好的侧枝代偿可改善临床结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侧枝循环代偿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侧枝循环代偿改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栓通注射液对改善颅内动脉血液动力学有明显作用,促进侧枝循环开放。

可以认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动力学。

[1] 阎平键.依达拉奉对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2,7(3):186.

[2] 王 彬,邓 红.芪归地龙方配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64例[J].陕西中医,2014,35(1):34-35.

[3] 王雅斌.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8.

[4] 冯书珍.依达拉奉治疗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77.

[5] 沈丽丽.H型高血压病与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狭窄的关系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4):253-255.

[6] 周佩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3):185-188.

[7] Ip HL,Liebeskind DS. The future of ischemic stroke: flow from prehospital neuroprotection to definitive reperfusion[J].Interventional Neurology,2014,2(3):105-17.

[8] Seitz RJ ,Meisel S,Weller P,etal.Initial ischemic event:per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an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for stroke evolution[J]. Radiology,2005,237(3):1020-8.

[9] Noh HJ,Seo SW,Jeong Y,etal. Blood viscosity in subcortical 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versus without cerebral amyloid burden[J]. 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 2014,23(5):958-66.

[10] 邵梦茹,文 思.复方血栓通胶囊改善小鼠脑缺血与耐缺氧作用[J].医药导报,2014,33(7):866-868.

[11] 张恒利.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2):278-279.

[12] 卞 海,王雅娟,李亚军,等.瓜蒌薤白白酒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药材,2014,37(2):303-306.

[13] 关景霞,张少锋,周 琴,等.CD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准确性的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3):141-145.

[14] 张 辉.血栓通注射液配合康复治疗脑卒中5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0):55-56.

[15] 刘 鹏,李小娟. 调营卫化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撷菁[J].陕西中医,2014,35(1):70-71.

(收稿:2015-05-10)

卒中/药物疗法 脑缺血 @血栓通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老年人

R74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11.037

▲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侧枝代偿缺血性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青花菜侧花球留几个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