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种植水稻 产量收益更好

2015-03-23 11:02
农村百事通 2015年1期
关键词:桂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渠

水稻田里没有蓄水,水稻反而长得更好。前段时间,笔者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石龙镇福平水稻生产示范点,随手拨开稻苗,看到下面是黑黝黝的湿润泥土,与平时大家印象里稻田中必是蓄满水的情况大相径庭。

桂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介绍,这项技术称为水气平衡技术,是该市农业部门开展清洁田园的举措之一。这项技术利用水势互相渗透的原理,通过打造与水田相通的水渠,利用自然降水和少量的人工沟灌补水保持田间湿润,打破了水稻不灌水不长稻的种植传统。

据了解,水气平衡技术2011年开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推广,起初仅在该市石龙镇福平村开辟了100多亩的实验田。第一年就取得了增产,每亩至少增产50多公斤。桂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曾家焕介绍,通过项目示范区的辐射带动,桂平市2014年有48万亩农田实施水气平衡技术,遍及全市10多个乡镇。

“水渠贯通稻田,能排能灌,田里不积水,但能保持水稻需要的水分,使土壤里的氧气更充足,这样更有利于水稻生长。水是滋生细菌的温床,减少了田里的积水,纹枯病和稻飞虱就会减少。”曾家焕说,“如此一来,农药和化肥的用量也相应减少,减少了田间农药、化肥的污染。”

(资料来源:《广西日报》)

猜你喜欢
桂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渠
第一次走水渠
我夜晚沿着水渠而上
中指办领导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汇报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广西桂平市实施“党员成长孵化大行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贵港桂平市举行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最重的工作
A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视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