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贸易理论研究对我国外贸的启示

2015-03-23 00:54熊超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生产率异质性贸易

□熊超

新新贸易理论研究对我国外贸的启示

□熊超

新新贸易理论将企业的异质性作为研究对象,引入了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单个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经济数据,具体考察单个企业的经济行为。它以独个企业自身的差异为出发点通过微观视角研究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蕴含的经济规律,对企业开展跨国贸易的成因以及对应贸易策略的选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对指导现代贸易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单个企业的微观视角着手进行贸易理论研究,相对于过去的贸易理论而言,新新贸易理论在这一点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对于企业的异质性,新新贸易理论要求分析搜集微观经济数据,从企业的各项生产成本指标到企业生产率的高低,从总体贸易额的增长到贸易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问题,从单个企业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到如何改善贸易条件,新新贸易理论都要对此进行具体研究。除此之外,它极为重视和强调创新在企业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单个企业层面的创新,不仅驱动单个企业创造贸易价值,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都能产生溢出效应,有助于行业整体生产率的提高。

过去的贸易理论都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异质性,所有的贸易理论研究都是基于企业同一的假设,新新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研究视角,它充分考虑到单个企业的生产差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研究,推理出关于异质企业的贸易理论,通过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研究以及得出的相关结论,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项新的贸易理论的产生都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推动而发展,当运用过去的贸易模型得出的推论不足以解释现实中产生的新的经济现象时,相关的贸易模型就需要被改变,需要加入新的约束条件,需要改变一些假设条件,拟出更符合现实经济情况特别是贸易行为的经济变量,然后从模型推理出新的结论。由贸易模型的发展而推动了贸易理论的发展,从新的理论出发衍生出相关的贸易决策行为,为企业在更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作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同时贸易理论也在另一方面为公共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随着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贸易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发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动态,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它解决了很多曾经很棘手的问题,例如经济信息的不对称,交易的时间和信息成本等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将企业异质性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不仅是国际贸易理论领域大的突破,也为与国际贸易领域相关的劳动力价格理论、世界经济发展与增长的研究、福利经济学、保护性贸易问题的研究等带来了新的视角,推动了其他领域的发展。

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针对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国际价值链低端的贸易现实,中国的企业如何实现走出去的梦想,又如何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同时又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贸易利益,这一系列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

对于单个企业而言,本身要重视企业的异质性,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合理的对外贸易战略。

新新贸易理论的模型研究得出了推论,由于生产率的不同,是否进驻国外市场企业应该有不同的选择,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对外贸易战略。总体而言,某一行业中生产率较高的企业,由于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适合走出国内市场,进驻世界市场接受冲击,这一战略选择有利于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发展,能更快更好地整合国际市场的资源,也改善国内的贸易条件,有利于推动行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行业贸易份额在国际市场的增长。相对而言,处于平均生产率水平的企业最适合占据国内的市场,为国内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有利于它们获得最大贸易利益,这些企业不适合进驻国际市场,如果它们也采取以占据国际市场作为最高目标的战略,不仅可能造成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使其失去本应更稳固的国内市场地位,削弱了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而处于行业平均生产率以下生产率很低的部分企业,在贸易自由化的逐步推动下将逐渐退出市场,资源被整合到生产率更高的企业中去,从而行业整体的生产率得以提高。所以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同一的对外发展战略,基于生产率水平的高低而区分的对外贸易路径选择是贸易理论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不管走出去的战略是一体化还是外包,生产率高的企业在决策时都应该以企业自身的特点作为参考依据,正确地评估贸易决策带来的风险,以获得最大贸易利益的方式合理选择对外贸易战略。

注重贸易市场结构的调整,形成规模效应。

新新贸易理论是基于企业异质性,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之下得出的推论,企业在生产率、组织规模、生产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对企业出口的战略决策有重大影响。但对于已经具备相当实力、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生产率较高的那部分企业,在扩展世界市场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调整外贸市场结构,优化自身的产品结构,不断降低贸易成本,形成规模效应。例如,可以将出口国家定位于离中国市场较近的区域,中东、东南亚地区等,转变长期关注欧美发达国家贸易市场的策略,结合目前“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出口符合临近国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既降低了交易成本又增加了贸易份额,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对于推动国内贸易市场结构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

将创新提到最重要的高度,从源头上提升企业价值。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都已经意识到,创新是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来源。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一样需要各个层面的创新来推动。企业的技术研发需要鼓励,投融资环境需要改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更科学合理,从产品研发设计、组织管理机制,到企业开拓市场的战略选择,每一步的决策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考量,成本收益分析必须科学,需要尽量提高经济效益。从政府改善宏观经济环境、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到微观经济个体企业如何整合资源,都需要创造新的价值来提高经济效率。要转变我国在国际市场的贸易格局,必须重视新的价值创造,处于不同产业的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都面临着同样的竞争压力,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普及,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企业创新的门槛不断降低,同时发展的空间也在不断扩大。企业必须学会在新的科技浪潮中整合资源,形成自身的优势,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突破约束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改善贸易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中小企业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创造的市场价值在总的经济产值中占据很大份额,我国对外贸易整体情况的改善同样有赖于三大产业对外贸易总额的增加。要创造新的价值必须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目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情高涨,政府也极力破除层层壁垒,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自动调节资源配置。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完善的投融资环境,也需要更合理的法律法规保障其相关权益。例如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额度和门槛往往更高,需要开通更多元有效率的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相关法律法规更完善,交易主体的权益得到保障,就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便利。相对而言,大企业更能获得政策的扶持,如果在这一方面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如税费减免、出口补贴等将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成长。

新新贸易理论研究了异质企业的贸易问题,对于我国企业如何选择对外贸易路径,如何获得贸易利得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未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依然需要重视创新的巨大作用,需要企业调整贸易结构,也需要更好的宏微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贸易条件,以在世界市场占据更大的贸易份额。

(作者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责任编辑:李姬

猜你喜欢
生产率异质性贸易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贸易统计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