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和田美,百岁德望高

2015-03-23 06:07王馨言
天工 2015年1期
关键词:收购站和田玉和田

文 王馨言

千山和田美,百岁德望高

文 王馨言

玉出天然,瓷凝智慧。玉源天工,瓷自人化。以玉和瓷为代表的“天工”与“人工”文化之河凝结了人类发展的心灵史,汇集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海。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才有了玉和瓷的发展,才有了生生不息的艺术文明……为和田玉文化贡献终生、孜孜以求的蒋有儒老先生和视钧瓷为生命、不断探索创新的孔相卿,正是无数传承者中的典型代表。让我们走近两位大师的艺术人生,触摸艺术的发展脉络……

这几日在网上查询玉石资料,见一网友有这样的疑问:我辈不惑之人,只知和田玉,不知蒋有儒。友人说此人乃是和田玉界前辈,德高望重,因此向网友请教详细。可巧前些天与蒋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在品茗闲谈之中,蒋先生讲述了他此生与和田玉的奇缘,直叫人赞叹不已。

命运途中的峰回路转

四川乐至县,是蒋有儒的家乡。1959年,刚上高一的蒋有儒受到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当时的青少年每人每月只有三十斤粮食,三两油,五两肉,虽多于成人,但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蒋有儒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家中生活无着落,也已无法继续供蒋有儒求学。少年蒋有儒决意出门闯荡,给自己谋一条活路出来。当时他听说新疆没有自然灾害,而且还招工,可以吃饱饭,蒋有儒和伙伴决定去闯一闯。没出过四川的少年,就这样怀着一丝希望,带着家里为他凑的四十块钱和十五斤粮票,从寒冷的四川乐至县出发,坐上了通往新疆的火车,当时的蒋有儒并不知道这一走,会有多少的波折坎坷,又有多少峰回路转和收获。

当年,去新疆的火车只通到哈密,而且只有甘肃可以买到去新疆的车票,因此若要去新疆,必须先去甘肃。蒋有儒和伙伴,在四川与陕西交界的阳平关被乘警查票,并将出省的乘客全部遣返。两人被送到火车站派出所,并要求改签返程。然而就在改签时,售票口在问询后为两人办理了去往兰州的车票。第二次坐上火车快到阳平关时,蒋有儒寻思不如下车徒步绕过检查车站,不想路遇修路工阻挠,再次被遣返。然而签票时,他们又一次改签去了甘肃。这一次,两人听天由命,坐在火车上,静候乘警查票。然而阴差阳错之间,二人在查票中被漏过,最终被命运带往新疆。

经历一番辗转之后,蒋有儒终于来到了哈密。当时新疆气温零下二三十度,蒋有儒身着单衣,在火车站外的招工摊位,报名当了汽车工。在颠簸了两天后,二人终于来到乌鲁木齐的工厂。工厂送新人去培训,由于蒋有儒已经完成了初中学业,故主动请缨去新疆最艰苦的地方,为新疆建设做贡献。命运之手,终于把蒋有儒送至和田。

被分配去和田玉石收购站工作的蒋有儒,成为了三代和田玉鉴定世家孙汇川的徒弟。收购站两年向北京送一次玉石,每次耗时半年,平时主要工作为收购、鉴定玉石,工作十分辛苦。但也正是这份工作,成就了日后的蒋有儒,因为从那时起,蒋有儒的生命再也无法与和田玉分离。

事业道路的柳暗花明

1974年,工作了十四年的蒋有儒接管了玉石收购站的工作。当时全国的玉石统一经销,当地农民在封山时便进山捡玉,然后卖给收购站,将收来的玉石分为四等,各有价格。当时和田玉的买卖是国家行为,其他人无从接触,不可能买得到和田玉,更不可能学习鉴定,而见过、摸过、每天与和田玉打交道的人,蒋有儒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在和田玉鉴定这一方面我可以自豪地讲,全国没有人能够超过我。”蒋有儒对这一点十分自信。在那样一个物质和精神贫乏的时代,孤独的蒋有儒就像一块未被发现的玉石,埋在祖国的遥远边疆,长达三十二年。

直到1987年,有一个台湾人来到大陆想买几块和田玉做学术研究,地委书记同意以两百块一公斤的价格卖给他两块,拿到玉石的台湾人直感叹便宜,让蒋有儒十分惊讶,也开始意识到其中巨大的商机。随着玉石市场逐渐放开,蒋有儒调往乌鲁木齐经营玉石公司,逐渐形成了玉石的商业化运作思维。2000年7月,他来北京开了北京的第一个玉器店。当时北京的人们既不认识也不认可和田玉,为了让大家了解和田玉,蒋有儒做了很多工作。在无人问津的情况下,蒋有儒坚持了半年多之后,和田玉市场终于被打开。山穷水尽之时,终见柳暗花明。

和田玉带来的财富与责任

2002年,蒋有儒在北京的第一家分店开张,带动了北京白玉市场的繁荣,为中国白玉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一点来看,蒋有儒可以说是北京白玉市场的第一人。玉石文化普及源于市场的繁荣发展,没有市场就不可能有人关注、学习玉文化。“我起码是星星之火,因为搞起了市场,现在全国人都知道和田玉。”蒋有儒说,言语中充满了对自己事业的自豪感。

和田玉《春语》 (正面) 倪伟滨/作

和田玉《春语》( 背面) 倪伟滨/作

基于多年的从业经验及其对和田玉的感情,蒋有儒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四个观点,为和田玉“正本清源”:其一,不是所有白玉都可以叫做和田玉,只有在中国新疆和田地区境内昆仑山脉、河流、戈壁滩上所产出的化学成分为透闪石的玉石才可以称为和田玉;其二,和田玉不应当被称为“软玉”,这是对中国瑰宝的侮辱;其三,和田籽料不是由山料经洪水冲刷而成的,也就是说籽料的原生矿不是山料,它本身就是与山料一样的另一种原生矿;其四,“羊脂玉”作为一个鉴定玉石好坏的标准,写在鉴定证书中的做法是欠妥的(详见蒋有儒著《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这些独到却充满见地的观点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玉石界的哗然,支持这一观点的不在少数,反对者也群起攻之,但最令蒋有儒担忧的不是两个观点阵营间的相互探讨,而是大多数百姓并不真正了解什么样的玉石才是玉中的真正君子,也不能清楚地辨别各种白玉之间的价格差别。蒋有儒不无担忧地说:“正因为过去懂白玉的人少,现在市场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人们的认知水平跟不上,所以市场很混乱,很多人借此机会从中渔利,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的事在市场上屡见不鲜。”蒋有儒的心愿,是让天下人不但尽知和田玉之贵重,同时也能挑选到真正的和田玉,免受不法商贩的蒙骗。也因此,直至今日,蒋有儒仍然奋斗在玉石料市场一线,为和田玉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如网上询问蒋有儒为何许人的网友一般,很多人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位老者,在和田工作了三十二个年头,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全部都贡献给了和田玉;他们也不知道,在这样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心中,装着这样一个美好的梦想:希望有朝一日,和田玉真正成为中国文化之魂。这梦想如天山之上未被发现的和田玉一样,已伴他一生。

和田玉《博古套牌》 樊军民/作

和田玉的五种基本颜色

蒋有儒

四川省乐至县人,现年74岁,从事和田玉开发、收购、鉴定、经营、研究工作已经55年了。他是和田玉质量的鉴定者和检验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专门从事和田玉事业时间最长、资历最深、经验最丰富的老前辈。曾先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贺龙、陈毅、乔石、江泽民等的亲切接见!

现任中国宝玉石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白玉研究会副会长、新疆宝玉石协会副会长、新疆宝玉石商会副会长、亚洲珠宝联合会副秘书长、北京珠宝研修学院客座教授。

著有《什么是和田玉》、《和田籽玉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羊脂玉》等专著。

猜你喜欢
收购站和田玉和田
和田出土《法华经》古藏译本的初步研究报告(二)
烟叶收购站管理风险防控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和田玉子料特征
浅谈和田玉的发展前景
走进中草药的收购店
试论现代维吾尔语和田方言的土语划分
和田玉
如何鉴别和田玉?
生鲜乳收购站清理整顿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签订合同不容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