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不停地向前奔跑

2015-03-23 06:07陈红晓
天工 2015年1期
关键词:钧瓷釉色伟人

文 陈红晓

奔跑,不停地向前奔跑

文 陈红晓

晶莹玉润,流光溢彩的钧瓷“国泰鼎”“伟人尊”“丰尊”“四海升平”都是孔家钧窑孔相卿大师的代表作,而2006年之后,随着他设计烧制而成的“丰尊”“海晏鼎”“象天鼎”“珠联璧合”“共赢尊”“坤元鼎”接连被中国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和重要官员,更使孔相卿这个名字誉满全球,家喻户晓。殊不知,这里面凝聚着孔相卿多少心血和汗水,也使他感慨良多……

在孔相卿少年时,也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钧瓷已经由往日的辉煌沦落为主要是日用瓷的生产上,根本不再称其为艺术,既粗糙,釉色又单一,观之如饮白开水,这也是钧瓷给孔相卿留下的最初记忆。在他13岁那年,天津美术学院的王教授领着一些学生来到孔相卿的家乡瓷厂实习,他们新创的造型“孔雀瓶”与“双鹤瓶”是那样的精致优美,这是小小的孔相卿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使他一下子震撼了:

“原来,钧瓷造型竟然能够这样美啊!”

从此后,孔相卿心中便有了一个强烈的向往。

改写“十窑九不成”的历史

孔相卿29岁开窑办厂,立志要做大做强。那时候,还是用传统的办法——煤、柴来烧制钧瓷。然而,这种烧制法很难掌握还原期升温曲线,无法精密地控制整个烧制过程,因此导致钧瓷烧制成品率非常低,古有“十窑九不成”之说。这便给当代钧瓷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力,于是,孔相卿便开始思考:“这一历史能不能改变呢?”他想,用什么来烧制钧瓷应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铜红釉自然还原着色。琢磨来琢磨去,他想改用液化气烧瓷试试。因为这时候著名的景德镇瓷和潮州瓷等已经开始用液化气窑炉烧瓷了。于是,他便背起了行装到这些地方潜心学艺。

通过认真的学习、许多次的琢磨试验,他最终也研发出了自己的液化气窑炉。

《长颈瓶》孔相卿/作

《半月瓶》 孔相卿/作

建成窑之后,便是预热、排除水分,过了五天,就开始烧窑了。烧第一窑是先摸索升温,看看还原火如何烧。烧第二窑是要瓷品出颜色,观察成色点在哪里。烧第三窑瓷品三分之一有颜色,却最后给烧流了。但是第四窑烧成功了,那颜色真是美啊,他和同伴们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的钧瓷颜色,惊喜坏了,哇哇大叫……

改用液化气烧制钧瓷后,不但能控制压力,降低炉内的温差,避免了煤烟和灰粉,还不必再用匣钵,这样不仅省了一道工序,还打破了钧瓷造型的界限,能够使钧瓷造型多样化。由此真正改写了钧瓷烧制中“十窑九不成”的历史。

釉色、成型与造型的革新

完成了这一历史变革之后,大胆创新的孔相卿又开始在钧瓷釉色、成型与造型方面下工夫。

为了让钧釉表现的更为充分,孔相卿经过反复地试验研究,又在原有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蚯蚓走泥纹、山水釉、乳光釉、毫釉等100多种釉料。于釉色方面,孔相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追求清新、明快、优雅、含蓄的风格。于釉色工艺方面,孔相卿开创了渲斑施釉与峻法施釉,这些皆与造型和钧釉的特点紧密结合,形成了独有的钧釉色艺术风格。2008年,他开始研制铜系青蓝釉。这种釉色彩饱和度高,视觉冲击力特强,人们观之,很感安静、宁静、平静、愉悦。因为窑变,铜系青蓝釉会出现更多的青蓝釉色调,还会出现不用点斑的自然红彩,这是铁系青铜釉难以达到的,铜系青蓝釉在松石蓝出现的同时还能呈现红彩,不像铁系仅可凭人工点斑才会呈现红彩。除了红彩,铜系青蓝釉还能出现丰富的肌理,像金斑、石锈斑、雀眼、蘑菇斑等自然窑变斑纹。

《四海升平》 孔相卿/作

《伟人尊》 孔相卿/作

《天球瓶》(虹彩)孔相卿/作

《盘口瓶》 (宝石蓝)孔相卿/作

于成型工艺方面,孔相卿首创了接口、接底、旋口、旋底、浑身抛光打磨等新工艺,开创了浮雕式、透雕式、刻镂式。在铭文标识方面,他使用了印章式底款。大胆地将别的艺术瓷区的造型理念吸收融汇,引入人物、动物与现代陶艺造型理念与形式,还嵌入青铜、玉器和现代雕塑元素,表达钧瓷美学之理念。于雕塑设计上,孔相卿设计了“观音”“关公”“如来佛”等一系列人物像。钟馗立像,大睁着两眼,胡子扎煞着,左手向前伸出,五根指头有力地张开,手臂上青筋突出,完全一副嫉恶如仇的样子,然而,他的胡子却是手工一点一点用泥巴粘上去的。代表作“伟人尊”“国泰鼎”则是他巧妙借鉴视角转换艺术和青铜造型艺术的杰作。在装饰方面,率先开启优质芝麻酱底式护足釉。孔相卿经过细心琢磨,在注浆工艺方面打破固定模式,不同的瓷器使用不同的方法,毫不拘泥。比如,传统的注浆工艺制作玉壶春的时候,仅用两块模具合成,然而,孔相卿却是分为口、肚、底3部分9块模具。用此方法制作的玉壶春,同心性好,做工显精美,法度严谨,非常充分地表达了玉壶春流畅优美的的线条。玉壶春系古时的一种饮酒器具,造型上是两个对称的“S”型,简洁、优美、流畅,各类瓷种皆有采用,但是,孔相卿设计玉壶春时,对“S”型曲线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整,让整体器型如一颗欲滴未滴的水珠,有一种蓄势待发之势,静中有动,显出很高的艺术水准。中国的艺术是线的艺术,而这个线又是很难把握的。再比如“梅瓶”,若按以前的传统注浆法要自口部注入,可是梅瓶的造型是嘴小脖子短,肩丰肚子圆,因此注浆流动成型非常的不容易,搞不好就成废品了。孔相卿凭着先天的艺术直觉与后天的经验积累,力图参破艺术中最具规律性之内涵,别出心裁地想了一个巧办法,转口部注浆为底部注浆,这样,成品率就大大地提升了。

现代创意融入传统文化

孔相卿很注意在钧瓷艺术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使他的钧瓷艺术更加有文化意蕴。2005年,他创作的曾被毛主席纪念堂永久收藏的“伟人尊”更深层次地开创了钧瓷人物造型艺术的新天地。他不但沿用“尊”这样庄重、大气的传统造型,同时还借鉴了现代视觉转换手法,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一些革命伟人的侧影艺术地再现于器型上,且首创钧瓷镀金工艺。“伟人尊”用的是立柱尊式器型,它的上半部分首次用黄金镀层加以装饰烧制而成。因黄金镀层,在窑变钧釉衬托下,更显得整个作品端庄沉稳、高贵凝重,显出天下太平的创作意图。作品上半部在器型设计上,孔相卿匠心独具地运用虚拟空间的设计技巧,把器型轮廓线设计成毛泽东主席侧面微笑剪影的轮廓,这让观者更能感觉到伟人神采的光芒。整个作品的寓意是,在伟人光芒之下,整个社会永远太平,人们安居乐业,时代幸福。

从2006年之后,孔相卿先后推出了“礼器”系列和“民俗”系列的钧瓷作品。

孔相卿的“礼器”系列更加借重古青铜器文化,他的代表作“国泰鼎”“伟人尊”“丰尊”“四海升平”都属此类。在他心中,钧瓷艺术应深深植根于厚重、博大的中原传统文化当中,造型端庄、古朴、大气,和南方瓷器秀美、飘逸的风格应是不一样的。他的“伟人尊”等四件代表作品,都是在对青铜器造型借重的基础之上运用浮雕、圆雕等多种手法,透彻地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还非常着意用龙、凤、瑞兽等中华传统的艺术素材来进行装饰,虽然饰件繁多,然而一点儿也不显繁琐。仔细看他烧制出来的钧瓷作品,不但有青铜器的厚重深沉,还自然流畅灵动,传统和现代艺术完美地被糅合在一起。

《鼎盛华夏》孔相卿/作

《罗汉碗》孔相卿/作

孔相卿认为,民俗文化当中的节庆文化和生肖文化至今依旧鲜活地存留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它们深深地凝聚着中国民族的精神力量。2005年前后,他发掘民俗文化之内涵,把时代精神和钧瓷独有的釉色、胎质相结合,创作出了造型别致、工艺精良、蕴含美好祝福的属相、节庆钧瓷艺术作品。自推出“吉祥如意”之后,紧着又精心设计制作出来了“旺运来”“祝福2007”等一些生肖贺岁钧瓷艺术作品及“富贵中秋”“月盈中秋”等节庆钧瓷艺术作品,引发了当代钧瓷艺术市场上一股浓郁的传统文化浪潮。此后,他又烧制出许多经典的生肖钧瓷艺术作品和节庆钧瓷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钧瓷的造型艺术。

在钧瓷造型上,孔相卿还很善于运用民间美术当中的吉祥物作为装饰,同时注意掌握了现代艺术抽象的节奏感及韵律感。他创作的“祝福中国”系列,造型古典、端庄大气,饰件繁多然而无一点儿繁琐,线条自然流畅而又饱含着张力。这些作品釉色有的丰富多变,有的鲜艳洒脱、对比分明,有的五彩渗化、晶莹玉润,有的天长一色、纯净温婉,有的流淌变幻、具有强烈的动感,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蕴和现代艺术很好地融接在一起。

为了钧瓷艺术,孔相卿付出了很多,也可谓成就斐然,名利双收。有朋友问他:“对于你自己的成就,你是不是很满足?”

他说:“不满足,也不敢满足,大家都在往前奔跑,如果你满足了,不跑了,人家就会超越你,所以必须不停地向前奔跑。”

孔相卿

河南禹州市神垕镇人,孔子第七十四代后裔。孔相卿出身钧瓷世家,钧瓷铜系青蓝釉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钧瓷烧制技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大师联盟副主席、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钧瓷专业委员会主任、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会长,孔家钧窑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孔相卿创作的钧瓷作品《丰尊》《伟人尊》《国泰鼎》《小口瓶》《国色天香》《四海升平》《祥龙瓶》《如意尊》《佛光普照》《鼎盛华夏》《珠联璧合》《共赢尊》《坤元鼎》《乾元鼎》《祥和尊》多次入选国礼、荣获国家大奖,或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并连续八届主持创作了作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国礼。

封底作品由孔相卿先生创作

猜你喜欢
钧瓷釉色伟人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如意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