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紫砂 笑傲天涯

2015-03-23 06:08吴春玉
天工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人雅士温润茶香

文 吴春玉

一壶紫砂 笑傲天涯

文 吴春玉

朱陶军

工艺美术师。1981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赵庄村。从小生活在陶艺的氛围中,对紫砂独特的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1997年从师学习紫砂壶的制作,先后跟随多位师傅学习、深造。经过五年时间的刻苦努力,又报考自学无锡轻校美术系专业,边学习边把知识融进自己的思想和壶中,又虚心请教各位大师指点、改进,建立了自己做壶的风格,2007年轻校拿得毕业证书,为自己的艺术生涯打下扎实的根基。

夜深人静的时候,烹一壶香茶,读几页诗词,对着茶香缕缕、竹吟风细消闲着这段慵懒的岁月。就连手边的那壶紫砂,也都有了不问世事的潇洒,寂静地守在案边,寂静地笑傲天下。

对于紫砂壶,了解得不是很多。把玩紫砂,也不过是一种奢侈的梦幻。然而,文人雅士终究是喜欢紫砂壶的。人们不仅为紫砂壶美观的造型所打动,更为紫砂壶泡茶的诸多优点所痴迷。可以说,紫砂壶是“文质彬彬”的君子。

紫砂壶之形恐怕是世界上各种器皿中最为丰富的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石桃、井栏、僧帽、辍球、茄段等等,都在闪烁着紫砂壶多彩的光辉。紫砂壶造型多变,有正方、长方、梯形、花瓣形、动物形态等。很赞同一些行家的想法,觉得紫砂壶的造型以古拙为最佳、大度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大概古拙的造型和茶道所追求的“淡泊平和,超世脱俗”的意境不谋而合吧!

《筋囊石瓢》 朱陶军/作

“修于内而行于外”是人的修身养性,对于紫砂壶来说也是如此。紫砂壶严谨精致的工艺有若京剧中的唱段,或者国画中的工笔,一丝不苟,马虎不得。正是因为如此的修炼,才修得如此通和圆润的光泽。而制壶之人,一定也是紫砂的知己,在方圆之间、一壶之中施展自己的大乾坤。

《梅桩》 朱陶军/作

而紫砂壶的“功”却一直未被忽视,“功”是紫砂之所以能够有别于其他艺术品的区别所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盖严紧、出水流畅的紫砂壶总是会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有了“功”,紫砂壶才得以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得赏于文人雅士的翰墨之间。紫砂壶是注茶的良品,又不夺茶的香气,却有着暑天越宿不馊,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的优点。气韵温雅的紫砂壶会因为长久的实用和摸拭而变得更加光润可爱。所以《茶笺》中就有“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经验之谈,《阳羡茗壶系》也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可见鉴。”如此可见,温润可爱的紫砂壶,也是通人性灵,得人温养的宝器了。

从未见过朱陶军制壶时的样子,那一定和干将磨剑、周郎抚琴差不多吧!在捂灰、调砂、铺砂、抽砂之中,他一定是把壶当成了自己的情人,于一土一泥之中,将自己平生的喜好与性情注入了那一只只紫砂壶。然后,在每个月明花香的夜晚,那一只只壶都会在茶香中诉说着他们之间刻骨铭心的往事。

因为拥有了这段缘分,便已经是幸福的事了。哪怕没有惊艳的容颜,没有绚丽的姿态,只是如埙曲一般,在清高与风雅之中古朴淳厚地存在于天地之间,不悲不喜,如我静寂。

夜对紫砂,温润月华,是一种自我的修行,是一种江湖的放达。有紫砂的日子里,宁愿拼却红尘中的功名富贵,在一川烟雨之中,笑傲天涯。

猜你喜欢
文人雅士温润茶香
浮生遇到你茶香舍
温润之美说扣肉
歲朝图 文人雅士篇
古代文人雅士的合称
四季茶香
尚德董集 温润如春
返乡笔记何妨多些温润的咏唱
来一杯午后茶香
愿做一支荷,配你青花瓷的温润
那抹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