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池飞墨笔生花

2015-03-23 06:08王振德
天工 2015年1期
关键词:墨笔生花砚池

文 王振德

砚池飞墨笔生花

文 王振德

知君小说入千家,

不料诗词亦可夸。

自是多才多艺手,

砚池飞墨笔生花。

这是著名教授、书法家姚奠中先生题赠王东满先生的诗句,是王东满先生的真实写照。王东满先生集作家、诗人、书法家于一身,是人们口中的“太行奇才”。从中我们不仅读出王东满先生的成就斐然,更可以窥见他的勤奋过人,壮心不已。

年过七旬的王东满先生依然精力充沛,无论寒暑四季都要临池飞墨,从不间断。重要的是他一直秉持着“我笔写我诗”的原则,让他的练习也比别人更加有难度。除此外,他还要参加社会活动,管理协会的事务,组织老艺术家举办活动,办理杂志《文坛春秋》……这样数算下来,他的时间根本就是掰开来用的。“他太执著、太勤奋、太精力过人了。”对于这样的评价我们不得不点头承认。

王东满先生是以小说成名的,他被视为是“晋军”的杰出代表之一。砚池飞墨是退休以后的事情了。说到王东满先生“笔生花”的事情,业内人士都感到不可思议,仿佛他一夜之间就成了行业内的名人,像桂林的山,拔地而起,没有丝毫的征兆,着实让大家一惊。“从没有听过王东满写字,但是观其字不拘一格,个性鲜明,唯美不失法度,肯定是练过的。”就这样,王东满迅速抢占了书画界一席之地。然后一口气入了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参与筹办了山西作家书画研究院并当选院长;举办了“永远的纪念——抗战在山西”为主题、以书画诗文展为形式的大型文化公益活动等;花三年时间写了长篇传记文学《姚奠中》,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在别人的目瞪口呆中,他与书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我们太需要惊喜了,但是我们也钟情于惊喜的成因。“没有谁是可以平白无故成功的,我之所以能够舞弄两下子,还受到大家的抬爱,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童子功、好朋友、多读书。”

回忆小时候练字的情境,历历在目。不太宽敞的教室里,风从意想不到的地方灌进来,想想都觉得很冷。唯一让人期望的火炉也灭了,没有一丝温度。就在这样的教室里,一群小孩子在老师的监督下练字。一笔一画,学生练得认真,老师也看得用心。就这样坚持完小学阶段。王东满先生对这段经历记忆很深刻,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的艰苦,我想更多的是感恩。这样的坚持为他成为书法家埋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佛》 王东满/作

不过这一笔埋的时间比较长,有将近四十年之久。在这四十年中,王东满先生因为各种机缘结识到了不少书画界的良师益友。闲聊中、工作中、讲座中,各种场合,他都能听到这些朋友们的精彩论述。自己虽未从事书画创作,但有时也进行琢磨。当然他也有很多的时间现场观看有名书画家进行创作,看他们的书画真迹。久而久之,他的理论素养逐渐的丰富起来,怎样布局,怎样用笔,怎样司墨……了然于胸。看多了,见多了就会了,这好比走路,一条路走的多了,自然就熟识起来。

《太行行吟》 王东满/作

“翰墨赖由学养润,功夫岂只砚墨痂。”这是王东满先生《论书法》中的诗句。引用到这里来证明其实书画创作像走路一样简单,是要求有准备的。而王东满先生的准备是充分的。王东满先生既是著者,自然读书不少,而且他从事过影视、戏剧、诗歌的创作,对时尚的、古典的、历史的、现代的东西都能够把握,我想这也得益于他作家的敏感,善于捕捉有质感的画面。除此外,王东满先生善读生活这本大书,琐碎的、情感的、美丽的,都能一一积淀下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法就是需要这种“气”。这种“气”是个性,是胸襟,是精神。

扇面《松柏精神》 王东满/作

慢慢道来,我似有所悟。所谓的一朝成名,只不过是四十年蛰伏后的爆发。如今的功成名就,说天赋也好,说机缘也罢,独独离不开勤奋。看王东满先生肆意挥洒,竟生出许多快意来。

王东满先生曾写过一首诗:

敢令前贤逊后生,

从来山外有奇峰。

慢言清品至兰极,

不信墨池绝卧龙。

在此,让我们借花献佛,把它献给德高望重的王东满先生。祝愿他凌云健笔,再创辉煌。

王东满

一级作家、诗人、书法家,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先后担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山西作家协会文学院副院长,山西作家书画院长,山西省老文学艺术家协会主席,《文坛春秋》主编,山西诗词学会顾问等,以及多种社会荣誉职务。主要出版作品继有十卷本《王东满文集》之后,又先后出版《怀萱堂诗稿》,长篇纪实文学《姚奠中》《邓小平在太行》(重版)《王东满诗词书法集》《王东满诗词书艺》等,以及电影故事片《点燃朝霞的人》,电视连续剧《风流父子》《大梦醒来迟》《老龙沟》《山桃花》等。部分作品在国外翻译出版、连载或在境外出版。获得过电视剧飞天奖、赵树理文学奖、金盾文学奖、台湾联合报优秀小说一等奖、山西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等多种文学、艺术奖项。

猜你喜欢
墨笔生花砚池
过梅林
陈磊作品
本期拉页
专注
专注
要下雨啦
黄彦华
法治漫坛
枇杷山鸟图页及对题
生花遍地 止水若無——画家史安东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