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015-03-23 08:03李爱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农牧业局草原工作站0153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草业农牧民草原

李爱花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农牧业局草原工作站 015300

实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李爱花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农牧业局草原工作站 015300

牧区建设是提高牧民生活质量、加快社会发展的重要步骤,其推进的速度、质量、效果和成败,不仅直接关系到牧区建设大局,而且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和边疆的安定。

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旗从事牧业人口有3.5万人,牲畜有121.2万头(只),可利用草场面积为18542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0.3%;野生种子植物426种,其中以禾本木、菊科和豆科野生牧草为优势的野生饲用植物289种。种类较多的野生种子植物,为放养各类牲畜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1 制约牧区建设的几个主要因素

(1)气候变化对牧区建设的影响。气候暖干化是导致牧区环境恶化、草地退化和沙化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气候变化对畜牧业发展和提高牧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与上世纪70年代末多年平均气温相比,如今牧区年平均气温普遍升高;降水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在牧草生长的关键时期 (每年5~7月),降水量减少的趋势极其显著;年蒸发量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加之年平均气温和年蒸发量之间具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气温普遍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多。气候的暖干化和环境恶化、草地退化,使牧区牧草产量大幅度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乌拉特中旗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总趋势。

(2)超载过牧对牧区建设的影响。一是超载过牧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在超载过牧中小畜数量明显增加,大畜数量日益减少,导致牲畜数量猛增,违背了自然规律,远远超出了草原的承受能力。二是超载过牧给牧民的增收增加了难度。随着牲畜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牲畜质量下降,草原退化、沙化,放牧成本逐年加大,增收难度越来越大。

(3)多年以来牧民的收入有了一定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建立在依靠牲畜大量扩张而形成的短期外延式增长,牧民收入增长背后是草原生态日趋恶化,不少原来水丰草茂的草场正在演变成难以恢复的戈壁滩。特别是在距离边境线50km范围内,是乌拉特中旗天然草场退化、沙化集中分布的区域,退化程度从60年代的0.49%、70年代的22.9%、90年代的65%,发展到目前的91.4%。草畜矛盾日益突出,饲养成本逐年增长,牲畜个体产出逐年下降,形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恶性循环。

2 积极推进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新世纪我国草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自治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安全、食物安全和能源安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草原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积极实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1)客观分析草业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草原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乌拉特中旗90%以上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地退化、沙化。社会对草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草业经济整体水平较低,草原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草业投入不足,草业科技支撑不够,草业支持保障体系很不健全。

(2)理清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从以经济效益为主转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和生态优先上来,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草原保护建设与合理利用以及生产、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加快推进草业经济增长方式、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尽快改变草业的薄弱地位,使草业成为维护生态安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柱产业。

(3)落实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生态优先的原则,对天然草原从战略上采取保护措施,尽快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集中资金和力量优先治理破坏严重和生态脆弱区的草原,突出解决制约草业发展的“瓶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确立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草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强化草原资源保护,加快草原生态建设,发展草业科技,推进产业化发展,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完善草业保障体系,实施重大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各地要抓紧制定符合实际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5)明确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生态优先,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草业经济发展方面,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并重,适度开发草地资源,积极推进草业生产方式转变,建立和完善草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草业科技教育发展方面,深入实施科教兴草和人才强草战略,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草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以科技为先导,完善草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提升草业产业化整体水平。防灾减灾方面,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科学防治、依法防治、群防群治。保障体系发展方面,建立健全与草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科技教育、资金投入、草原监理监测等草业保障体系,促进草业持续健康发展。

3 切实加强对草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坚持依靠法制,推进依法治草。要按照草原法的规定,继续推进和落实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严格的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促进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进一步加强草原监理机构依法严厉打击开垦、乱采滥挖、非法征占用等破坏草原的行为,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保障草原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依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促进草业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超载减畜补贴、牧草良种补贴、牧草机械补贴等政策措施,将公益性草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纳入到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并逐步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增加对草原监理、监测、科研、推广和灾害防治等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在坚持国家和各级政府长期稳定投入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元投资机制,鼓励国内外企业、农牧民个人等社会资金投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业发展。

坚持依靠科技,推广适用技术。加快草业发展,要加大科研、教学和推广设施建设力度,支持科技创新,紧紧围绕草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加强科学研究,力争有所突破。要特别注意加快草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推广良种生产、优质高产牧草种植和饲草饲料青贮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草业的科技含量。要分期分批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草业工作者和农牧民的科技素质。

坚持依靠群众,维护合法权益。农牧民是实施禁牧休牧的主体,也是保护建设草原的主体。要把尊重广大农牧民的首创精神作为开展工作的有效方法,把维护农牧民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始终坚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工程带动和强化服务等措施,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力,真正让农牧民得到实惠。

坚持加强监理,提高执法水平。草原监理机构是依法保护草原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加强草原监理机构队伍建设,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草原保护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大对禁牧休牧的监管力度,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保证禁牧休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坚持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环境。要大力宣传草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广泛普及草业科技知识,弘扬种草、护草、爱草的绿色文明。树立和运用大资源的理念,高度重视草原资源的保护开发,确保草原可持续利用。树立和运用大农业的理念,把草业和畜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建设草原的责任意识,努力创造全社会爱护草原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草业农牧民草原
青海草业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致力草学,推进草业,共创辉煌
——庆祝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建系20 周年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可可托海的草原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