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

2015-03-23 15:44巩小红付英彬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4期
关键词:监测站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巩小红 付英彬

(平度市环境保护局,山东 平度 26670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是为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1]。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同时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经过30 多年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在制度和技术建设方面日趋成熟、日趋完善,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而县级环境监测站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则更为突出。现对当前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在实践中可以借鉴。

1 现状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与环境监测工作同时起步、并在环境监测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起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以技术培训、质控考核和检查为主,90年代初,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为质量管理机构设置提供了依据[2]。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的相继颁布,标志着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在制度和技术建设方面趋与成熟、完善。

自20 世纪80年代起,各级监测站陆续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1992年,环境监测站开始接受计量认证考核和管理,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契机。目前,检测机构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工作全面开展,各级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已基本建立。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建设,有效地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3]。但能否维持和保障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提供准确数据,由于基层监测站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监测设备及工作条件等方面的滞后和不完善,其实施效果不尽理想。

2 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2.1 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问题

实验室资质认定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建设,各监测站也都建立了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但质量管理意识不强,导致质量管理在资质认定前后,重视程度完全两样。部分监测站在资质认定前很重视质量管理,然而通过资质认定评审后,存在放松的思想;有些人员甚至认为进行质量管理是为了资质认定,忽视了质量管理应该始终贯穿于监测全过程的重要性,从而出现建立体系和执行体系两张皮的情况。

2.2 质管队伍不稳定,专业人员缺乏

首先是质管队伍不稳定,质量管理人员应该由具备一定监测分析技术和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但因为人手不够或其他原因,部分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调动频繁、新手较多、管理经验欠缺,人员队伍不稳定。其次是专业质量管理人员缺乏,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人员大多由其他岗位人员转岗而来,上级环境监测部门对县级监测站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相对滞后,使得县级监测站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中缺乏工作经验和技术手段。另外,监测站人员少、监测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因素也影响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2.3 监测技术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自动化程度低,这一问题在县级监测站更为突出,县级监测站除环境空气采用自动检测外,其他均以人工现场采样、实验室仪器分析为监测手段。另外,各环境监测站普遍存在重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忽视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缺陷。而实验室内已经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恰恰是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和缺陷,制约着监测数据准确性的提高[4]。

2.4 工作任务重,日常监管不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监测站监测任务随之不断增加,而监测人员却严重不足。以平度市环境监测站为例,近几年来按照山东省要求,开展了环境安全预警水质监测、涉重金属监测、重点河流监测、重点污染源监测等,同时承担的例行监测、信访监测等监测量也在增加,造成监测站监测任务加重。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三级站人员为20 人[5],而我站现实状况为13 人,造成监测站尽可能将人力资源向一线倾斜,质量管理、监督人员多为兼职,使日常应进行的监督管理缺乏力度,甚至难以实施。

3 相应措施建议

3.1 强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管理体系覆盖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所有环节和工作运行的全部要素。要强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由质量负责人总负责,质量控制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质量监督员时时监督组成质量控制体系,在该体系下,全面开展质控工作。加强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纠正措施、落实改进措施、补充预防措施,使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防止建立体系和执行体系两张皮的情况。

3.2 明确职责,完善质量管理人员队伍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环境监测的每个环节、每个人员,环境监测站作为一个独立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体系,包括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员、科室负责人以及质量监督员等,并对这些人员在职责上明确分工。强化质量管理人员能力水平,全面掌握监测业务知识、熟悉各种标准、规范、技术方法,还要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更好地搞好质量管理工作。

3.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全员综合业务素质

质量管理工作关联到监测工作的全过程,每一个具体环节都不能忽视质量管理,任何环节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业务水平、工作能力都影响着工作质量,因此,监测站应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要通过岗前培训、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渠道搞好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要突出抓好关键技术岗位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保证监测人员能够及时更新思想、掌握新方法,了解新技术,及时满足现代监测管理的需要。

3.4 加强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现场监测工作中客观的、主观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布点和采样等现场监测影响较大,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严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现场监测工作中应该强化监测点位、采样时间、频次的管理,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确保现场监测仪器设备完好、计量合格;开展现场监测的质量控制;加强现场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监测布点、采集、固定、保存和运输等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现场监测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同时,随着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工作的逐步展开,监测站应对自动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比对,以对在线监测进行有效质量控制。

4 结 语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几乎涉及了环境监测的全过程,抓好质量管理作,也就等于抓好了整个监测站的核心工作。县级环境监测站作为国家环境监测三级站,是我国环境监测机构体系中最基础、分布最广泛的环境监测机构。因此,做好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是所有县级环境监测站最首要、最根本的工作,是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性、完整性、代表性、准确性的根本要求。

[1]袁力.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5):5-7.

[2]李国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M].第一版.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0.1-5.

[3]彭刚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2):46-48.

[4]邵理瑾.对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粗浅分析[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9,2:57-58.

[5]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S].

猜你喜欢
监测站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
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现场评审的常见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