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号科考船成功投放海底地震仪

2015-03-23 16:57
地质装备 2015年2期
关键词:卡罗琳科考船西太平洋

2015年1月19日晚,正在西太平洋雅浦海山海域执行科考任务的“科学”号科考船在既定区域投放了7个海底地震仪。这是中国首次在该海域投放这种仪器,目前所有海底地震仪回馈显示状态正常。

据介绍,全球地质构造最活跃的区域在“板块”边缘,而西太平洋是研究板块俯冲过程的“天然实验室”。美日等国科学家对位于该海域偏北的马里亚纳岛弧研究得较多,而此次中国科考目的地雅浦海沟、卡罗琳海岭附近区域则鲜有研究。

这次投放的7个海底地震仪可持续捕获天然地震波。投放地的水深是4600m左右,按每秒1米的下沉速度计算,每台地震仪需一个半小时方可沉入海底。它们将在海底持续工作半年至一年,记录卡罗琳洋脊俯冲系统的微震数据和全球5.5级以上的远震数据。这些数据将由后续航次回收并读取。

科考队员将对获得的微震数据进行精确定位,揭示卡罗琳洋脊俯冲系统地震的分布特征,同时求解地震的震源机制,结合热流和重力等其他地球物理参数,研究该区域应力场特征,并利用获得的近震、远震数据,开展上地幔三维结构研究,揭示洋脊俯冲系统的深部构造与动力学特征。

载有74名船员和科考队员的“科学”号考察船于1月10日从厦门港起航,历时7天抵达西太平洋海域,预计2月中旬返回青岛港。

猜你喜欢
卡罗琳科考船西太平洋
挺进深海的功臣:“科学号”科考船
科考船木甲板安装工艺
海洋星探组
我排第一个
我排第一个
西藏南部暴雪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中美海洋科考船对比分析
玫瑰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