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小县大城”的战略思考

2015-03-24 08:23廉军伟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云和县大城城区

■廉军伟/文

云和县“小县大城”的战略思考

■廉军伟/文

2011.,云和县委、县政府综合分析县情,提出“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其目的在举全县之力,通过做大做强县城,改变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实施人口集聚、县城空间拓展等举措,大力推进“小县大城”战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已实现70%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90%的学生集中在县城就读,90%的企业集中在县城发展,城市化率达64.1%。“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先后被写入浙江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荣获2012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成为山区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种典型模式。但随着“小县大城”战略的实施,一些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亟待突破。

一、直面当前问题

(一)人口集聚后的“产业”支撑问题

随着人口向中心县城的集聚,大量的人口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亟需通过产业发展吸纳人口就业。而云和县产业支撑略显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工业发展后劲不足。2014年工业投资增速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为-7.7%和-14.8%。二是工业进一步吸纳能力受到制约,全县木制玩具、阀门、轴承企业数基本稳定,新增企业数不多,对人口吸纳能力不足。农业本身吸纳能力有限。而现代服务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二)人口集聚后的“公共服务”配置问题

人口向中心城区的集聚,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激增。而云和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口集聚的需求。如城区四所小学班额紧张,城区面临教育资源稀缺困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常住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低;现有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亟待更新提升。

(三)中心城区建设资金瓶颈问题

云和县是全省的欠发达地区,本身财政实力有限,201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仅为6.8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3.66亿元,财政收入相对薄弱,难以支撑城区建设。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清理政府融资性平台,云和县一些政府性的融资平台面临清理和整顿,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四)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突破问题

为推动小县大城战略的实施,云和县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一些阻碍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得到破解。但是,伴随着人口、产业等向中心城区的不断集聚,在产城融合、城市管理、生态发展等方面遭遇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改革创新与现行法律的冲突问题、先行先试与上级政策的执行问题、改革投入与财力支撑的平衡问题、“社经分离”与社会管理的跟进问题等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二、找准破解之道

(一)推动“小县大城”向“小县名城”跨越

通过实施小县大城战略,云和县实现人口、产业等向中心城区的集聚,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功能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云和需持续推动“小县大城”战略实施的基础上,提升和发展小县大城战略,通过进一步拉框架、塑品牌、提功能、优服务等,进一步推动小县大城向精、深、特等方向发展,实现从“小县大城”向“小县名城”的跨越。在今后的发展战略导向上,在注重提升发展小县大城的基础上,推动小县大城向小县名城战略的转移,塑造城市品牌。

(二)将生态工业发展作为推动人口集聚的重要依托

工业经济的发展,无论对城市发展,还是对人口的集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工业成为推动人口下山转移的重要依托。云和县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已向县城集聚,这些人口需要有相应的产业进行吸纳,不然无法形成凝聚力,有可能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山上“回流”。为此,必须将生态工业发展作为小县大城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抓手,积极引进一批关联度大、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同时,在中心城区外围,优化布局一批生态型、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使之成为推动城市发展和人口集聚的有力支柱。

(三)把发展农业和旅游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云和县山清水秀,生态资源优势突出,成功创建云和湖仙宫景区、云和梯田景区两个4A级景区,被评为“浙江旅游发展十佳县”。农林产品特色鲜明,云和雪梨、云和黑木耳、仙宫湖有机鱼等农林产品闻名遐迩,全县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比重达到60.9%。在提升发展“小县大城”战略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的培育,争取将农业与休闲旅游业作为支撑云和未业发展支柱产业。现代农业要积极推动农业与电子商务、度假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民宿经济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旅游业要充分打响云和梯田景区的知名度,吸引大型旅游公司整体包装谋划旅游发展,打造一到两个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区。

(四)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生态环境资源是云和县的优势资源,也是云和县未来赖以发展的重要依托。当前,云和县森林覆盖率突破8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6%,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综合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10位,生态满意度指数位居全国前10位,是省级森林城市、园林城市。云和县推进“小县大城”战略的实施,必须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统筹推进“治水”、“治污”、“治山”、“治土”、“治气”工作,保持水、空气、森林覆盖率等各项环境指标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

(五)把做强做优县域中心城区作为重要方向

推动小县大城建设要将中心城区的建设作为重要的方向,大力推动中心城区设施、产业等集中,提升中心城区功能。然而在不断做强中心城区的同时,要围绕全县特色,突出发展亮点,形成一座县城一个特色的品牌。在推动云和县小县大城建设过程中,要突出中心城区建设,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充分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大力推动低丘缓坡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城区建设面积。在特色定位上,围绕全县“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的县域品牌,加快推进一批体现“老云和、新童话、真山水”的设施建设,在省内打造以童话为特色县域中心城区。做强做优中心城区,还必须大力推进功能设施建设,要优化布局一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县域中心道路建设,提高中心城区承载能力。

三、对省内类似地区借鉴思考

一是将“小县大城”作为边远山区和海岛地区推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边远山区和海岛地区人口较少,生态环境也比较脆弱,实施小县大城战略,有利于将政府的各类资源利用最大化,节约开发与投入成本。因此,作为边远山区和海岛地区,要特别突出小县大城战略,把生态移民与县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口、产业、要素等向县城集聚,将县域打造成为全县发展的主平台。

二是积极有为的引导人口集聚。小县大城实施成功与否,人口是否集聚是重要的检验标准之一。推进小县大城,重要的就是要推动人口向县域中心城区集聚,将县域中心城区打造成为人口高度集聚、设施高度配置的重要区域。要充分利用下山移民等政策,推动高山和偏远地区的农村人口向县域的集聚。加大对县域中心城区市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倾斜力度,提高县域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和城市品位。

三是培育一批“留得住”人的产业。虽然人口形式上向县域中心城区集聚,但要真正的使人能留得下、住得下,关键还需要培育一批适合人口就业的产业。因此,在推动小县大城过程中,要将产业培育作为重要的支撑。围绕全县的特色产业,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吸引一批人口集聚。另一方面根据本地人口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等,引进一批生态型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吸纳人口。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人口向服务业领域的就业。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猜你喜欢
云和县大城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基于文旅融合的“图书馆+民宿”实践与建议——以云和县“漫享书屋”为例
解封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大城衡阳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云和县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思考
暑假乐开花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