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效果评价

2015-03-24 21:37潘晓英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效能血压高血压

潘晓英

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效果评价

潘晓英

目的 评价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劳动街所辖社区32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1例)和研究组(1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开展自我管理干预。对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自我行为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6个月干预后,研究组平均收缩压降低(4.73±1.65)mmHg,舒张压降低(2.54±0.57)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43±0.32)mmHg和(0.35±0.12)mmHg(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改善(1.98±0.05)分,高于对照组的(1.29±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血压控制率。

高血压;社区;自我管理;评价

高血压是发病率最高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键危险因素[1]。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当前社区高血压管理多采用三级管理模式,虽在降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由于该模式属于单一管理,患者参与度不高,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实现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的创新是高血压社区护理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以劳动街所辖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了自我管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劳动街所辖社区32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2005年修订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175例,女149例,患者年龄35~74岁,平均(66.2±9.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61例中,男87例,女74例,年龄35~73岁,平均(65.9±9.4)岁。研究组163例中,男88例,女75例,年龄36~74岁,平均(66.8±9.7)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实高血压常规三级管理模式,由社区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管理队伍,深入社区高血压患者家中,掌握详细患者资料,根据患者血压指标进行评估和分级,建立社区档案。根据分级情况进行差异化治疗和管理,对危险层级高的患者实施重点管理,对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药物调整。研究组在常规三级管理模式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

1.2.1 健康教育 每周对研究组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高血压自我管理讲座,内容包括高血压疾病知识、自我管理的作用、自我管理目标设定、如何进行情绪控制、血压正确测量方法、按时按量服药重要性等内容。向所有入组患者发放《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指南》,并指导患者按要求做好自我管理记录[3]。社区医生和护理人员通过回访和座谈等形式不定期对患者自我管理问题进行指导,及时处理患者提出的问题。

1.2.2 生活干预 根据患者兴趣爱好,组织社区高血压患者成立广场舞、太极拳等运动协会,引导患者每天坚持锻炼。指导患者科学饮食,注意控制盐摄取和脂肪摄取,改善患者饮食结构,劝导患者戒烟戒酒[4],定期组织患者联谊和交流活动,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保持患者积极的治疗心态。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收缩压降低(mmHg)、舒张压降低(mmHg)、自我效能改善等3项主要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6个月干预后,研究组血压和自我效能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实施高血压群体治疗已经成为共识[5]。采用社区群体治疗的模式可充分发挥患者间相互鼓励和督促的作用,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在实施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过程中,通过组建运动协会,每天进行定期体育锻炼活动,对于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持久检查运动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6]。在每周的健康宣教中,均对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关键点反复向患者进行宣贯,使患者清晰的认识到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患者参与的主动性,是自我管理模式更富吸引力[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平均收缩压降低(4.73±1.65)mmHg,舒张压降低(2.54±1.98)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43±1.02)mmHg和(0.35±0.96)(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改善(1.98±0.05)分,高于对照组的(1.29±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WHO已将高血压列为与生活方面不够健康具有密切相关性的疾病[8],通过社区化自我管理可有效改变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血压控制率,可在社区进行推广。

[1] 贺晓玲,魏春荣,曹晓鹏,等.高血压国内外流行趋势[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2,1(2):106-107.

[2] 王文良.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4):275-276.

[3] 朱兰,吴克明,凌枫,等.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效果评价[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6):253-256.

[4] 陈先辉,蔡俊明.坪山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对相关行为影响的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3):153-55.

[5] 叶文,于普林,刘雪荣,等.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定性评价[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3):178-179.

[6] 朱旭红.社区高血压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4):300.

[7] 宁晓东,郑翠红,李华萍,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36-37.

[8] 张旋,姜小鹰,肖惠敏.社区高血压病病人行为分阶段转变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9):2457-24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84

湖北 430016 武汉市江岸区劳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潘晓英)

猜你喜欢
效能血压高血压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全国高血压日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