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简介(下)

2015-03-24 18:15为农边
新农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郑单叶斑病杂交种

为农边

下列玉米新品种是2014年1月23日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召开第35次会议审定通过的。

18  富友1133

辽宁富友种业有限公司、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2007年以D02102为母本、C59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DH545×C9324粉轴自交选系;父本来源于81515×丹598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95厘米,穗位高118厘米,成株20片叶。雌穗花丝绿色,雄穗花药紫色。果穗锥型,苞叶短,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橙红色,穗中部籽粒硬粒型,百粒重38.2克,出籽率84.2%。倒伏(折)率2.2(0.2)%。籽粒容重800克/升,含粗蛋白11.57%、粗脂肪4.16%、粗淀粉72.69%、赖氨酸0.31%。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灰斑病,高感弯孢叶斑病,感茎基腐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60.5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7%;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6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53.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注意防治弯孢叶斑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弯孢叶斑病高发区慎用。

19  海禾78

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2007年以LH36为母本、LS19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自交选系;父本来源于美国坚秆群体×丹340变异株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98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21片叶。雌穗花丝及雄穗花药紫色。果穗筒型,苞叶中,穗长20.4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半马齿型,百粒重45克,出籽率83.2%。倒伏(折)率4.4(0.2)%。籽粒容重736克/升,含粗蛋白9.83%、粗脂肪3.46%、粗淀粉74.52%、赖氨酸0.31%。中抗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感弯孢叶斑病、茎基腐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61.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4%;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6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48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8%。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800~4000株。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

20  丹玉208

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以R1152为母本、F122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自交选系;父本来源于DH34×黄改综合种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20厘米,穗位高119厘米,成株20片叶。雌穗花丝绿色,雄穗花药紫色。果穗筒型,苞叶短,穗长20.9厘米,穗行数18~22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马齿型,百粒重约39克,出籽率84.5%。倒伏(折)率4.2(0.6)%。籽粒容重743克/升,含粗蛋白9.05%、粗脂肪3.96%、粗淀粉73.97%、赖氨酸0.31%。抗灰斑病、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弯孢叶斑病,感茎基腐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65.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4%;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5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32.5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6%。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

21  双乐78

沈阳老本种业有限公司2008年以S51为母本、S5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05S163自交选系;父本来源于9801×9010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31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8厘米,穗位高118厘米,成株20片叶。雌穗花丝浅紫色,雄穗花药深紫色。果穗筒型,苞叶短,穗长18.9厘米,穗行数14~22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马齿型,百粒重36.6克,出籽率84.3%。倒伏(折)率3.3(1)%。籽粒容重740克/升,含粗蛋白9.09%、粗脂肪3.56%、粗淀粉73.89%、赖氨酸0.31%。抗大斑病、灰斑病,感弯孢叶斑病、茎基腐病,中抗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高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8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8%;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20点次增产,平均亩产768.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4.8%。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4500株。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

22  海禾79

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2007年以LS943为母本、LS7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掖478×U8112自交选系;父本来源于32D22×KS2564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1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76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成株20片叶。雌穗花丝浅紫色,雄穗花药紫色。果穗锥型,苞叶中,穗长大约18厘米,穗行数12~18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马齿型,百粒重36.3克,出籽率85.7%。倒伏(折)率0(0.6)%。籽粒容重754克/升,含粗蛋白10.25%、粗脂肪3.13%、粗淀粉75%、赖氨酸0.29%。中抗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高感弯孢叶斑病(3-9级),感茎基腐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高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89.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6%;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8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57.5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3.2%。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4500株。注意防治弯孢叶斑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弯孢叶斑病高发区慎用。

23  华皖616

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2008年以H239为母本、H6M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H639变异株自交选系,父本来源于先玉335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1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0厘米左右,穗位高121厘米,成株20片叶。雌穗花丝绿色,雄穗花药深紫色。果穗筒型,苞叶中,穗长19.4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马齿型,百粒重42.4克,出籽率85.7%。倒伏(折)率0.5(0.8)%。籽粒容重742克/升,含粗蛋白10.18%、粗脂肪3.4%、粗淀粉74.56%、赖氨酸0.33%。抗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中抗弯孢叶斑病,感茎基腐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高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74.1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9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54.8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8%。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

24  东单308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辽宁东亚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以L101为母本、L10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自交选系;父本来源于昌7-2×78599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1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3厘米,穗位高120厘米左右,成株19片叶。雌穗花丝及雄穗花药浅紫色。果穗筒型,苞叶中,穗长17.2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马齿型,百粒重32.7克,出籽率85.1%。倒伏(折)率0.6(4)%。籽粒容重744克/升,含粗蛋白11%、粗脂肪3.04%、粗淀粉含72.67%、赖氨酸0.35%。抗大斑病、灰斑病,中抗茎基腐病,感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高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00.2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2%;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9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51.8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3%。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

25  中地79

中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以ZY30为母本、ZY33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C8605×沈137自交选系;父本来源于Q1261×PH4CV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1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36厘米,成株21片叶。雌穗花丝及雄穗花药绿色。果穗筒型,苞叶中,穗长20.6厘米,穗行数16~22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硬粒型,百粒重34.7克,出籽率83.2%。倒伏(折)率0.6(0.9)%。籽粒容重762克/升,含粗蛋白9.82%、粗脂肪3.53%、粗淀粉75.24%、赖氨酸0.33%。中抗大斑病、灰斑病、茎基腐病、丝黑穗病,高感弯孢叶斑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高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62.2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8%;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7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2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2%。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注意防治弯孢叶斑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弯孢叶斑病高发区慎用。

26  吉第67

吉林省吉育种业有限公司2005年以D391为母本、598选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旅九宽×美国杂交种自交选系;父本为外引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28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3天,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93厘米,穗位高107厘米,成株20片叶。雌穗花丝浅紫色,雄穗花药紫色。果穗筒型,苞叶中,穗长大约18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马齿型,百粒重38.8克,出籽率85.8%。倒伏(折)率1(0.9)%。籽粒容重760克/升,含粗蛋白10.31%、粗脂肪3.46%、粗淀粉73.37%、赖氨酸0.32%。抗灰斑病,中抗大斑病,感弯孢叶斑病、茎基腐病、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引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81.2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3%;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7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27.2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

27  雨田18

怀来县怀玉种子经销有限公司2006年以L7937为母本、L331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沈137×铁7922自交选系;父本来源于丹340变异株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7厘米,穗位高125厘米,成株21片叶。雌穗花丝及雄穗花药绿色。果穗筒型,苞叶中,穗长18.1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马齿型,百粒重35.3克,出籽率85.5%。倒伏(折)率1.5(0.9)%。籽粒容重766克/升,含粗蛋白9.55%、粗脂肪4.27%、粗淀粉72.31%、赖氨酸0.32%。抗灰斑病,中抗丝黑穗病,感大斑病、弯孢叶斑病、茎基腐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引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58.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3%;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7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21.1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6%。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

28  丹玉609

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以丹628为母本、丹93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综合群体11自交选系;父本来源于丹99长×S122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2天左右,比对照丹玉39早3天,属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9厘米,穗位高123厘米,成株20片叶。雌穗花丝浅紫色,雄穗花药绿色。果穗锥型,苞叶中,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马齿型,百粒重36.2克,出籽率86.8%。倒伏(折)率4.8(1)%。籽粒容重714克/升,含粗蛋白9.57%、粗脂肪3.88%、粗淀粉73.73%、赖氨酸0.32%。抗大斑病、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茎基腐病,感弯孢叶斑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18.6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12.9%;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25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53.4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19.0%。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300~3500株。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30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

29  新丹007

辽宁辽丹种业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以阜黄56U33为母本、阜黄02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T9206×TC86052自交选系;父本来源于铁9010×78599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4天左右,比对照丹玉39早1天,属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4厘米,穗位高134厘米,成株22片叶。雌穗花丝及,雄穗花药绿色。果穗筒型,苞叶中,穗长19.4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半马齿型,百粒重34.5克,出籽率82.4%。倒伏(折)率4.7(1.5)%。籽粒容重758克/升,含粗蛋白9.79%、粗脂肪4.10%、粗淀粉73.16%、赖氨酸0.3%。中抗大斑病、灰斑病、茎基腐病,感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6.1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8.1%;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27点次增产,平均亩产648.5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18.1%。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为3500株。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30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

30  明玉6号

葫芦岛市明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以明2325为母本、明98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掖107×铁7922系谱法选育;父本来源于丹598变异株系谱法选育。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5天左右,与对照丹玉39相同,属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37厘米,穗位高156厘米,成株21片叶。雌穗花丝及雄穗花药绿色。果穗锥型,苞叶中,穗长18.4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半马齿型,百粒重36.4克,出籽率84.1%。倒伏(折)率3.3(0.7)%。籽粒容重766克/升,含粗蛋量11.9%、粗脂肪4.72%、粗淀粉71.14%、赖氨酸0.32%。抗大斑病、灰斑病,中抗弯孢叶斑病,感茎基腐病、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12.8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12%;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27点次增产,平均亩产648.1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18.1%。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为3500株。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30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

31  金岛1008

葫芦岛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以9818-9为母本、金选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为外引系;父本来源于478×9046变异株自交3代与2325杂交后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3天左右,比对照丹玉39早2天,属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4厘米,穗位高133厘米,成株22片叶。雌穗花丝及雄穗花药绿色。果穗筒型,苞叶短,穗长20.3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马齿型,百粒重36.8克,出籽率85%。倒伏(折)率7.9(1)%。籽粒容重722克/升,含粗蛋白10.24%、粗脂肪4.3%、粗淀粉75.13%、赖氨酸0.32%。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灰斑病,感弯孢叶斑病、茎基腐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6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7.8%;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26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47.7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18%。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为3500株。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30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

32  辽育406

大连盛世种业有限公司2009年以SD3315为母本、SD3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78599×SD15自交选系;父本来源于瓦138×SD62自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7天左右,比对照丹玉39长2天,属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6厘米,穗位高153厘米,成株23片叶。雌穗花丝绿色,雄穗花药浅紫色。果穗筒型,苞叶短,穗长23.1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橙红色,穗中部籽粒半马齿型,百粒重34.4克,出籽率84.8%。倒伏(折)率5.2(1.1)%。籽粒容重738克/升,含粗蛋白10.06%、粗脂肪5.21%、粗淀粉72.24%、赖氨酸0.31%。高抗丝黑穗病,抗大斑病、灰斑病,中抗弯孢叶斑病、茎基腐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7.5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9.6%;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25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10.7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11.2%。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为2800株。播种时注意用毒土或毒砂防治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用赤眼蜂或毒土(毒砂)防治玉米螟。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30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

33  海禾81

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2006年以LN09为母本、LS2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美国先锋杂交种选系;父本来源于380(丹340早熟变异株)×丹340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3天左右,与对照郑单958同期,需≥10℃活动积温2863℃左右,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04厘米,穗位高117厘米,成株21片叶。雌穗花丝浅紫色,雄穗花药浅紫色。果穗为圆筒型,苞叶长,穗长20.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为半马齿型,百粒重35.6克,出籽率84.4%。倒伏(折)率5.2(0.4)%。籽粒容重764.0克/升,含粗蛋白9.84%、粗脂肪4.34%、粗淀粉72.56%、赖氨酸0.31%。中抗大斑病、灰斑病、茎基腐病、丝黑穗病,感弯孢叶斑病。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29.8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2%;2012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31.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4.2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8%。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800~4000株。注意防治茎基腐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中晚熟玉米区种植。

34  中地9988

中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以ZY20为母本、ZY2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C8605×7922;父本来源于Q1261繁种田杂株。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32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2天,需≥10℃活动积温2877℃左右,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76厘米,穗位高123厘米,成株大约20片叶。雌穗花丝及雄穗花药浅紫色。果穗为圆筒型,苞叶中,穗长大约18厘米,穗行数12~20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为半马齿型,百粒重36.2克,出籽率85.2%。倒伏(折)率1.6(1.6)%。籽粒容重766.4克/升,含粗蛋白10.98%、粗脂肪3.64%、粗淀粉73.69%、赖氨酸0.28%。抗灰斑病,中抗大斑病、茎基腐病、丝黑穗病,感弯孢叶斑病。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辽宁省玉米高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2.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7%;2012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28.5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4%;201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1.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4%。

栽培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每亩适宜密度为4000株。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中晚熟玉米区种植。

猜你喜欢
郑单叶斑病杂交种
不同密度下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产量构成分析
玉米亲本自交系及杂交种机械粒收质量相关指标分析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优质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锦润9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大果紫檀叶斑病的病原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