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常用治疗方法操作要领

2015-03-24 18:15王永存
新农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碘酒注射器针头

王永存

1保定

在了解羊习性的基础上,视个体情况,尽可能在其自然状态进行检查。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保定措施,以便于检查和处理,保证人、畜安全。接近羊只时,要胆大、心细、温和、注意安全。检查者应先向其发出欲接近的信号,然后从其侧前方徐徐接近。接近后,可用手轻轻抚摸其颈部或臀部,使其保持安静、温顺状态。

1.1物理保定法

1.1.1握角骑跨夹持保定法

保定者两手握住羊的两角或头部,骑跨羊身,以大腿内侧夹持羊两侧胸壁即可保定。适用于临床检查或治疗时的保定(图1)。

1.1.2两手围抱保定法

保定者从羊胸侧用两手分别围抱其前胸或股后部加以保定。羔羊保定时,保定者坐着抱住羔羊,羊背向保定者,头朝上,臀部向下,两手分别握住前后肢。适用于一般检查或治疗时的保定(图2)。

图1 握角骑跨夹持保定法           图2 两手围抱保定法

1.1.3侧卧保定法

保定大羊时,保定者俯身从对侧一手抓住两前肢或一前肢臂部,另一手抓住腹肋部搬到羊体,然后,另一手改为抓住两后肢,前后一起按住即可。为了保定牢靠,可用绳将四肢捆绑在一起。适用于治疗或简单手术时的保定(图 3)。

图3侧卧保定法

1.1.4倒立式保定法

保定者骑跨在羊颈部,面向后,两腿夹紧羊体,弯腰手将两后肢提起。适用于阉割、后躯检查等。

根据不同的检查需要,也可以采取单人徒手保定法(图4)、双人徒手保定法(图5)、栏架保定法(图6)和手术床保定法(图7)等。

图4 单人徒手保定法                        图5 双人徒手保定法

图6 栏架保定法                        图7 手术床保定法

1.2化学保定法

又称化学药物麻醉保定法。指应用化学试剂,使动物暂时失去运动能力,以便于人们对其接近捕捉、运输和诊治的一种保定方法。羊常用的药物和剂量(毫克/千克体重)为:静松灵1.3~3,氯胺酮20.0~40,司可林(氯化琥珀胆碱)2。化学保定剂一般作肌内注射,剂量一定要计算准确。

2注射

注射法是将灭过菌的液体药物,用注射器注入羊的体内。注射前要将注射器和针头用清水洗净,煮沸30分钟。注射器吸入药液后,要直立推进注射器活塞,排除管内气泡再注射。

2.1皮下注射

是把药液注射到羊的皮肤和肌肉之间。羊的注射部位是在颈部或股内侧皮肤松软处。注射时,先把注射部位的毛剪净,涂上碘酒,用左手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斜向刺入皮肤,如针头能左右自由活动,即可注入药液;注毕拔出针头,在注射点上涂擦碘酒。凡易于溶解又无刺激性的药物及疫苗等,均可进行皮下注射。

2.2肌内注射

是将灭菌的药液注入肌肉比较多的部位。羊的注射部位是在颈部。注射方法基本上与皮下注射相同,不同之处是注射时以左手拇、食指成“八”字形压住所要注射部位的肌肉,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向肌肉组织内垂直刺入,即可注药(图8)。一般刺激性小、吸收缓慢的药液,如青霉素等,均可采用肌内注射。

图8 肌内注射

2.3静脉注射

是将灭菌的药液直接注射到静脉内,使药液随血流很快分布到全身,迅速发生药效。羊的注射部位是颈静脉。注射方法是将注射部位的毛剪净,涂上碘酒,先用左手按压静脉靠近心脏的一端,使其怒张,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向上刺入静脉内,如有血液回流,则表示已插入静脉内,然后用右手推动活塞,将药液注入;药液注射完毕后,左手按住刺入孔,右手拔针,在注射处涂擦碘酒即可。如药液量大,也可使用静脉输入器,其注射分两步进行:先将针头刺入静脉,再接上静脉输入器。凡输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以及药物刺激性大,不宜皮下或肌内注射的药物(如九一四、氯化钙等),多采用静脉注射(图9)。

图9 静脉注射

2.4气管注射

将药液直接注入气管内。注射时,多取侧卧保定,且头高臀低;将针头穿过气管软骨环之间,垂直刺入,摇动针头,若感觉针头确已进入气管,接上注射器,抽动活塞,见有气泡,即可将药液缓缓注入。如欲使药液流入两侧肺中,则应注射两次,第二次注射时,须将羊翻转,卧于另一侧。本法适用于治疗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疾病,也常用于肺部驱虫(如羊肺线虫病)。

2.5皮内注射

主要用于皮内变态反应诊断,常在羊的颈部两侧部位,局部剪毛,碘酊消毒后,使用小号针头,以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中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几乎与注射部位的皮面呈平行方向刺入,至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放松左手,以针头与针筒交接处压迫固定针头,右手注入药液,至皮肤表面形成一个小圆形丘疹即可。

2.6瘤胃穿刺注药法

当羊发生瘤胃臌气时可采用本法。当羊发生瘤胃鼓气时,可采用本法。穿刺部位是在左肷窝中央臌气最高的部位。其方法为局部剪毛,碘酒消毒,将皮肤稍向上移,然后将套管针或普通针头垂直地或朝右肘头方向刺入皮肤及瘤胃壁,气体即从针头排出,然后拔出针头,碘酒消毒即可。必要时可从套管针孔注入防腐剂或消沫药。

3给药

3.1口服给药法

3.1.1混饲给药

将药物均匀混入饲料中,让羊吃料时能同时吃进药物。此法简便易行,适用于长期投药,不溶于水的药物用此法更为恰当。应用此法时要注意药物与饲料的混合必须均匀,并应准确掌握饲料中药物所占的比例。为保证均匀混合,可先把所需药物混入少量饲料中(图10),然后把这些饲料再混入全部饲料中,用铁锨反复拌匀(图11)。有些药适口性差,混饲给药时要少添多喂。

图10 把药物拌入少量饲料中               图11 大堆饲料反复掺拌

3.1.2混水给药

将药物溶解于水中,让羊只自由饮用(图12)。有些疫苗也可用此法投服。对患病不能进食但还能饮水的羊,此法尤其适用。采用此法须注意根据羊可能饮水的量,来计算药量与药液浓度。在给药前,一般应停止饮水半天,以保证每只羊都能饮到一定量的水。所用药物应易溶于水。有些药物在水中时间长了破坏变质,此时应限时饮用药液,以防止药物失效。

图12 药物混水                        图13 长颈瓶给药

3.1.3长颈瓶给药法

当给羊灌服稀药液时,可将药液倒入细口长颈的玻璃瓶、塑料瓶或一般的酒瓶中,抬高羊的嘴巴,给药者右手拿药瓶,左手用食、中二指自羊右口角伸入口内,轻轻压迫舌头,羊口即张开;然后,右手将药瓶口从左口角伸入羊口中,并将左手抽出,待瓶口伸到舌头中段,即抬高瓶底,将药液灌入(图13)。

3.1.4药板给药法

专用于给羊服用舔剂。舔剂不流动,在口腔中不会向咽部滑动,因而不致发生误咽。给药时,用竹制或木制的药板。给药者站在羊的右侧,左手将开口器放入羊口中,右手持药板,用药板前部刮取药物,从右口角伸入口内到达舌根部,将药板翻转,轻轻按压,并向后抽出,把药抹在舌根部,待羊下咽后,再抹第二次,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药给完。

3.2胃管给药法

3.2.1经鼻腔插入

先将胃管插入鼻孔,沿下鼻道慢慢送入,到达咽部时,有阻挡感觉,待羊进行吞咽动作时趁机送入食道,如不吞咽,可轻轻来回抽动胃管,诱发吞咽。胃管通过咽部后,如进入食道,继续深送会感到稍有阻力,这时要向胃管内用力吹气,如见左侧颈沟有起伏,表示胃管己进人食道。如胃管误入气管,多数羊会表现不安,咳嗽,继续深送,毫无阻力,向胃管吹气,左侧颈沟看不到波动,用手在左侧颈沟胸腔入口处摸不到胃管,同时胃管末端有与呼吸一致的气流出现。此时应将胃管抽出,重新插人。如胃管已入食道,继续深送,即可到达胃内,此时从胃管内排出酸臭气味,将胃管放低时则流出胃内容物。

3.2.2经口腔插入

先装好木质开口器,用绳固定在羊头部,将胃管通过木质开口器的中间孔,沿上颚直插入咽部,借吞咽动作胃管可顺利进入食道,继续深送,胃管即可到达胃内。胃管插入正确后,即可接上漏斗灌药。药液灌完后,再灌少量清水,然后取掉漏斗,往胃管内吹气,使胃管内残留的液体完全入胃,然后折叠胃管,慢慢抽出。该法适用于灌服大量水剂及有刺激性的药液。患有咽炎、咽喉炎和咳嗽严重的病羊,不可用胃管灌药。

猜你喜欢
碘酒注射器针头
VC历险记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碘酒的“魔法”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碘酒变色
按摩注射器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