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经典中提炼生命的本真色彩

2015-03-24 07:55池军华
课外语文·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大师传统文化

【摘要】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守住我们民族文化之根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必须承担的责任。如今,我们比任何时代都缺乏民族精神信仰,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在茫然徘徊在功利追逐的漩涡中,而淡忘了自己身份的民族本色。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亲近国学大师,回归生命归属的本真色彩,这是我们民族走向强盛的必然抉择。

【关键词】经典阅读;传统文化;大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莎士比亚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更是举足轻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亦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及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合称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凭借自身的能力,一个对其作品陌生得如同儿童一般的我无法对其作品及本人进行任何断章取义的评论,只有从内心深处对其萌生出的尊崇和景仰。

莎士比亚关于书籍的名言是他留给世人最值得珍视的成长箴言。人的成长离不开各种营养的吸收,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成长事实。“书籍”是一种营养品,且不是普普通通的营养品,是关乎一个人生命质量的营养品。在实现生活中,有的人由于某种营养摄入过多导致肥胖症,甚至于因此病魔裹身;有的人由于个人喜好偏食、厌食造成营养不良,身体孱弱。这都告诫人们:体内营养的摄入需根据生命存在的需要均衡饮食。“书籍”作为一种营养品少了不行,多多则益善。这其中关键的原因在于“书籍”是一种精神营养,是一种文化营养,是一种学识营养,是一种智慧营养……其营养因素不胜枚举,与饮食营养有着本质区别。在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精神成长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标志。只具有表象的躯体成长和年龄成长而没有精神上的真正成长,这并不意味着人的成长与成熟。我们常说“开卷有益”,“益”处何在?“书籍”营养丰富,汲取书中的营养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成就每个个体生命的丰富色彩。

当我们以书籍为营养品的同时,我们还得有鉴别书籍这类营养品的能力。由此引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书籍才是最佳营养品?经典之作。何为经典之作?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就是每一次重读的时候都像第一次阅读。这样去理解经典可谓通俗易懂。只有经常阅读经典,经常亲近经典的人才会有如此简练且深刻的体悟。正因为是经典之作,作品内涵的丰富性自然是其所呈现出的特点之一。当我们初次与经典亲近的时候,是在整体感知作品;当我们再次与经典亲近的时候,是在品味作品;当我们第三次或更多地亲近经典的时候,是在提炼作品。而且伴随着自身人生阅历的丰富,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事实上也融入了我们个体的精神世界。我们在读经典,也在读自己,经典与自我的合二为一,必然让经典升值,从而实现了作品的存在价值与自我价值追求的统一。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的先辈们创造了无数经典之作。从某种意义上讲,经典作品引领着人类文明前行的旅程。时至今日,经典作品的影响力依然熠熠生辉。一个民族的经典作品的精神内核事实上已经铸就了这个民族的集体人格。对于这一观点的佐证可谓比比皆是。如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便是中国文化发展里程中的经典之作,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传说是远古人类充满诗意的智慧创作。尽管是神话传说,但其中无不隐含着中华民族的某种思想和精神内核,这对华夏文明的演绎过程无疑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因。时至今日,我们品读每一个故事都能从中寻找到自我前行的动力因素,也因此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怀不已。如今我们所处时代是各种思潮汇集并张扬的时代。我们如何守住民族的根,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示华夏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的特殊魅力,这更需要我们亲近古代经典,用现代理念去提炼经典,从而把握住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前行的步伐。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更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以至于有时我们尽管在加速前行,依然有一种“落寞”的紧迫感。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步履匆匆前行的时候,沿途许多美丽与美好我们往往无暇欣赏,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如果在你的人生的轨道上,放慢一点速度,就能看更多的美丽风景。”(于丹语)我们在关注太多的信息时,往往远离了需要我们静心品味的传统信息,远离了先辈们创造的经典文化。这便是人类“加速度”发展的悲情所在。一位印度留学生发现一种现象特别不理解:中国大多数年轻人闲暇时只是在把玩手机,阅读手机上的一些杂乱信息或者是玩游戏,几乎看不到年轻人读书的身影。他感觉特别奇怪。中国拥有古老的文明,是世界文明国度,年轻人却不读书,老祖宗创造的文明在渐渐远离拥有灿烂文明的国度。对于这种现象,国人已经司空见惯,不以为然。而有趣的是,外国诸多留学生怀着对中华文明的向往前来朝觐我们的古老文明。人类发展史已经证明:抛弃自己文明的国家势必会被人类文明所抛弃,最终走向没有信仰的发展道路,其后果是可怕的。

最近我一直在读余秋雨的作品,沉入其中无法自拔,爱不释手。余秋雨与其说是一位散文大家,更不如称其为文化使者。读他的作品也在与其对话,这样说有点高攀抑或是自不量力。起先读他的《君子之道》,管窥着君子的行迹,感悟着余先生对君子的经典解读:“ 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由此可见,正是因为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有芸芸众生之君子人格的自我完善,才有中华文明的繁衍生息。如何秉承君子之道,做一名“真君子”,而不是“伪君子”,阅读“真君子”的经典之作是铸就君子自身形象的必然之路。

读罢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迫使我读他的另一部作品《中国文脉》。这部作品对于一个稚嫩的文学爱好者的我而言,无疑是一份饕餮盛宴。自己是学汉语言文学的,读了这部作品倍感愧疚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知者不为怪”。读着其中的每一行文字,我都在责怪自己:为什么到了现在才会痴情于中华传统文化。“人类历史那么长,怎么会让这么多开山立派的精神巨人、这么多无法超越的经典高峰,涌现于一时?为什么后来几千年的文化创造,不管多么杰出多么伟大,都只是步了那么些年月的后尘?”余先生振聋发聩的质问能让多少人警醒?从而珍视老祖宗留下的经典基业呢?我们看看这样一份年龄对照数字:孔子可能只比释迦牟尼小十几 岁;孔子去世后十年左右,苏格拉底出生;墨子比苏格拉底小一岁,比德谟克里特大八岁;孟子比亚里士多德小十二岁;庄子比亚时士多德小十五岁;阿基米德比韩非子大七岁。现如今多少人崇尚西方文明,而忘却了自己文化的开山鼻祖。是可悲?可怜?还是可恨?到眼前变成了可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灿若星河,伟岸多姿。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亲近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理当是炎黄子孙的道义之举,更是我们寻根把脉之举。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显著特质在于这个民族所拥有特定的文化符号。在我们身上只有显现出民族文化的特质符号,我们才无愧于中国人的称号。在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不可回避存在着文化冲突、文化抉择。在面对冲突与抉择中,令一些人茫然迷失了自我,我们面临着“信仰危机”,甚至于我们忘却了最本质的身份—我们是华夏儿女,我们是中国人。这样表达似乎有些危言耸听,言过其实,事实上我们真的需要彻底解决“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问题”。从何处捕捉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为我们做出了毋庸置疑的回答。

此时,余秋雨先生的一段话如琴瑟鹤鸣回响在我的耳畔:“中华文化,有那么多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思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现在的中国人过于现代化、时尚化,甚至于妖魅化。我们现在一再倡导创新,倡导建立富于时代精神的特色文化,这无可厚非。然而,摒弃本民族的文化底色,一切创新都会因此失去勇往直前的根基。国学大师钱穆曾就此现象直言:“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当知旧。”

当我如同一名小学生一样拜跪在圣贤书面前的时候,先祖用自己的生命印迹缔造的文化符号令我感喟万千、陶然迷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人人尊崇的一代圣人孔子,本着对君子有仁爱之心,重建一个有秩序、有诚信、有宽恕的礼乐之帮和弟子们长途跋涉去向各国当权者游说。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漫漫十四年的游说历程,遇到的有冷眼、有嘲讽、有拒绝、有轰逐……这些一点也没有让他犹豫止步。相反他却安慰他的学生,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来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从中可以看出孔圣人的责任和担当。六十八岁的孔子回到故乡时,他的妻子已经在一年前去世。七十岁时,他的独生子孔鲤去世,他的亲人只剩下他的学生。七十一岁时,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去世,七十二岁时对他忠心耿耿的学生子路去世。颜回去世时,孔子老泪纵横,连声呼喊:“天丧予!天丧予!”(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由此可见,已经步入垂暮之年的孔子倍受亲人离世的情感折磨,因此才会有心碎肠断的呐喊。孔子无愧于“圣人”称号,他怀揣着悲情拼命地忙碌,和其弟子大规模地整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为传承中华文化奠定了厚重的基石。孔子的责任与担当便是我们中华民族应然的精神内核。于丹在其《趣品人生》一书与泽道法师对话中,泽道法师直言:“当下之人为何显得浮躁呢?根本原因就是小聪明太多,而没有大智慧,没有找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有形的物质需求满足之后,无形的烦恼和纽结又涌上心头,情感得不到慰藉,心灵无所依托。”从孔子的言与行中,其对生命价值的探索与人生意义的追寻已经达到了至真至纯的通达境界。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们应该俯下身,拾起属于我们先辈的文化经典,沉迷其中,细细品味,汲取玉液琼浆,滋养血气,活出我们中国人原汁原味的本色!

此时,我在为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摇旗呐喊的时候,或许只是个人的一厢情愿,这是我必然思考的问题。由阅读经典我想到人的价值追求,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怀去诠释自己的价值观?财富、权势、地位,这是令多少人趋之若鹜的顶礼膜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不仅内含着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特质,还有着太多的中国智慧。易中天先生的《中国智慧》从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全面地透视了什么是中国的智慧。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不仅能完善我们民族的品性,还能丰富我们的民族智慧。一个追求自身品性的淬炼,追求自身智慧丰盈的人一定会亲近我们的文化经典。

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更需要一种气度和心境。在这里应该如何理解“气度”一词呢?还是用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话来解释比较切合这里的语境。老子在其《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讲到“上德若谷”。所谓上德若谷,也就是说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人,一定谦恭卑下、兼收并蓄、虚怀若谷。具备这样思想境界的人一定不会为世俗功利所累,注重内心的修炼。修炼的秘籍则是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之所在这样讲,在于我们通过与传统文化经典的亲近,把自己修炼成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气质。人如果注重自我的修炼必然会提升自我的修养。于丹认为:“修养能让人有一种知足心,让欲望在某一个点上止步。有了知足心,就能看到当下的美,人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知足和‘止步并非倒退,而是到达一定的程度,这个‘度很重要。”当我们真的在某些看似重要而非人生大义欲望面前“止步”且“知足”的时候,我们便会节约出更多的生命成本,做更多富于人生真义和价值的事情。这其中当然包括走近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阅读经典还需要一份宁静超然的心境。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抑或盛气凌人,凭借这份心境让其与经典为伍,简直是对牛弹琴。现代人过于世俗功利,以至于一份“君子之交淡如水”,高山流水般的纯粹友情都难以相遇。心容杂烩,弹琴者俞伯牙怎能会遇到听琴者钟子期。我特别喜欢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自然的文笔描绘自然的陶渊明。喜欢陶明其人其诗,源于他的自然与洒脱,超然物外的情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归园田居》)陶渊明之所以能品出自然与人生的真味,全然在于他远离尘嚣,心无旁骛,守着心灵那份宁静与安逸。一切顺其自然,遵循自然的本真,一切喜怒哀怨都被自然洗涤得干干净净,其诗文也因此变得清亮透明。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形影神赠答诗》)这是他对生命价值的独特思考。大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这几句诗正是他一生的座右铭。当我们不为世俗所累,处于一种超然物外的心灵静态的时候,我们自然会与更为高雅的人生情趣相遇相知,从而品味到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有着这份自然豁达心境的人并非陶渊明一人,陶渊明仅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更多地亲近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对此便会有更为深刻的感悟。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大化”自我的人生视野、人生境界、人生气质,生命的存在因此会变得精彩华丽。

古老而悠久的中华文明滋养着华夏儿女,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生命色彩。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我们都能从中找到镌刻着民族纯色的人物,他们始终以民族之魂诠解着中国人的生命价值。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那么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这些人物在当代却无法成为年轻人的偶像。一个歌星,一个影星会让一些年轻人疯狂得忘乎所以,而一些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做出功勋业绩的人物却全然不知。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功利意义盛行的时代,现实的功利追逐已经构筑起了一座又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生命气息变得极其微弱。

作为国共两界的传奇式人物——南怀瑾一直为复兴中华文化奔走呼号。南怀瑾认为,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不会有创造力,始终会跟在我上国人的屁股后面模仿;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怀瑾出版了丰厚的著作,其作品堪称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在台湾时,他为自己的作品出版立下五个“不”:不做促销广告,不请名人写序,不登自己的照片,不追究盗版,不把自己的著作权留给后代。什么是真正的大师级人物,南怀瑾当之无愧。由此我想到:当代个别小人物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或获得某些荣誉则大张旗鼓地张扬,以某种“家”自居、自称,这正验证了福楼拜的格言:“荣誉使人失去名声。”

有一段时间,我对卞毓芳的《寻找大师》一书一直痴迷不已。这本书我通读一遍后,爱不释手,总是把它放在家里的茶几上,每每下班回到家便能看到它,翻了一遍又一遍,喜爱之处反复阅读,关键信息熟读成诵。一本书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之所以对这本书情有独钟,不仅因为作者本人是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学生,也不仅是因为作者“天马行空、大气游虹、淡风出袖、明月入怀”的文风,而是在当今缺少真正文化大师的时代,寻找真正文化大师的身影,寻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轨迹。大师们沉迷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创作,浑身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是真正具有本民族特质的文化人,是真正具有本民族面相与气质的中国人。在这本书里第一个推荐的人物是国学泰斗,一代宗师饶宗颐。饶公身居香港,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标题:一个人改变了一座岛的风水。金庸是一代武侠小说的宗师,他认为:“有了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更有人称其为“中国文史活的百科全书”。饶宗颐对中国文化的研究领域宽泛,可以说是无所不及,至今已经有七十多部作品问世,他也是第一个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人。学者许嘉璐在饶公九十岁华诞的宴会上说:“中华文化什么样子?就饶公这 样!饶公是中华传统文化呈现于二十世纪的最好典型。我可以说:五十年之内,不会再出第二个饶宗颐!”

亲近国学经典,我们更要亲近如饶宗颐这样的文化大师。正如卞毓芳所言:“全身心沉浸出的学问,是世界上最美、最香的花朵。”亲近文化大师就是亲近中华传统文化沉淀之后散发出的馨香。有了经典和大师的熏染,我们的血脉与灵魂才会淬炼出中国人应有的民族本真气色!

参考文献

[1]易中天.中国智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2]卞毓芳.寻找大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3]余秋雨.中国文脉[M].北京:北京全景地理书业有限公司,2013.

[4]余秋雨.君子之道[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2014.

作者简介:池军华,男,1968年生,辽宁盘锦人,教育硕士,中学特级教师,辽宁盘锦市第二完全中学校长。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大师传统文化
大师剪我也剪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