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明月

2015-03-25 08:32
云南画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古国南诏史书

我自小生活在一座由南诏王阁罗凤建造的城里,这座城有1250年的历史。公元764年,阁罗凤来到金马碧鸡环绕的滇池之畔,一个君主看到了山河的辽阔深远,以及被这屏障所筑起的天然文化之城的核心,今天的我仍能听到阁罗凤的声音:“山川可以作藩屏,川陆可以养人民。”就这样,一座城诞生了。虽然一千多年里,她的名字不断变换,由拓东城、鄯阐、鸭池……到而今的昆明,但穿巡于这座城的街头巷尾时,我会感觉到那个遥远的君主内心荡漾的勇气和雄心。

在云南的西部有另外一座城,依苍山,畔洱海,风花雪月中回荡着金花们的歌声。人们早已忘却了这座城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先后六个王朝的国都。岁月中流淌的是望夫云的传说,是蝴蝶泉的浪漫,是段皇爷的风流,是洋人街的艳遇。而拓东、开南、镇西、宁北的宏图霸业,已化作断垣残碑和万世沧桑的神话,以及在南诏、大理故国悠远的刀光剑影之后依然透出的几分风雅。

南诏与大理这两个王朝早已消失在岁月的深处,但大理三塔、昆明东西寺塔仍在,让古国的影子总在我的眼前飘荡。当人们想抓住它,去探索历史背后的真相时,它又像高原上的云一般,飘散在天空中,厚重却难以琢磨。南诏、大理不像中原的王朝都有史书,所以留下来的大多是传说,或者是中原王朝史书里的只言片语,七百多年的盛衰兴亡,多少人的悲欢离合,竟是数行字就过了。因此,我更愿意把它们想象得更美好些,更风花雪月一些,而不是松明楼和将军洞里那些飘泊了千年的灵魂。即便是他们的结束,也应该是像段功与阿盖公主那样凄美哀怨,荡气回肠。

策划一个关于南诏与大理国的专题并完成它,是一个很有难度的工作,南诏、大理上下700多年,纵横数十万平方公里,要用区区40个页码来涵盖,况且我并不是历史学家,只是用一种听过、看过、或者想象过的眼光来发现这两个古国的往事,因此这个被命名为“百二山河 穿越南诏·大理古国”的专题,只是游走在历史、现实、虚幻与想象的边缘,营造着一个古老的梦。就这样,做完这个专题,我依稀看见了那时的明月。

猜你喜欢
古国南诏史书
神秘古国的传说
唐代“骠国献乐”背后的秘密,一场以献乐为名的救国运动
穿越千年 寻找梦中的高棉古国
第八章 神秘的古国传说
“汗青”原来是史书
韦皋经略西南始末
为小人物喝彩
精美的古国图腾
论韦皋在南诏归唐中的作用
白族信仰阿嵯耶观音始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