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培好 史诗般的祭典

2015-03-25 05:08何新闻
云南画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彝族

何新闻

2014年春节,马年又至,年底的一场大雪之后,哨冲山乡日日晴空万里,尼苏人正好借此机会,晾晒起这里最主要的经济作物——萝卜丝来了。不过,马年伊始,对水瓜冲、莫则甸、水瓜冲上寨、坡龙山脚四个村的村民而言,准备好12年一度的“德培好”大祭祀,才是超越一切的头等大事。

从石屏到哨冲,一路往北,约70公里。如果说在石屏坝子里还能感受到云南最厚重的古典汉文化遗存,那么进入哨冲之后,扑面而来的则是千百年顽强延续的彝族传统文化氛围。两者迥然不同,却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街上匆匆走过的妇人衣着,到星罗棋布的土掌房村落,再到自成一体的尼苏口音,这里几百年来的独特文化代际传承,脉络仍如此清晰。但在对龙的尊崇态度上,与汉族完全一致。

花腰彝来自古羌后裔,自称尼苏,因妇女的服饰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色调,色彩艳丽、纹饰精美,腰带上的绣饰格外精美而被人们美誉为“花腰彝”。全世界花腰彝人口仅3万多,绝大多数生活于石屏北部山区哨冲、龙武等地。有人说,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集中聚居的分布状态,是珍贵的花腰彝民俗文化得以相对完整存续的主要原因。我却以为,离开花腰彝世世代代对传统的珍视乃至信仰,这一切或许在现代社会无从谈起。比如,对彝族英雄阿竜的信仰,尼苏人数百年来几乎从未改变,十二年一次的“德培好”大祭,尼苏人从未懈怠过,即便在某些特殊的时代也坚持悄然进行。

2014年“德培好”,属联村大祭,参与大祭的水瓜冲、莫则甸、坡龙山脚、水瓜冲上寨四个自然村,共有九条龙参与,每条龙配置的都是技艺精湛的舞龙队,其中又以四支女子舞龙队尤为引人注目。除了舞龙队之外,来自各村迎龙的队伍,总人数高达千人以上。上午11点,队伍从哨冲新镇浩浩荡荡走出,一路鞭炮齐鸣,主持祭祀的12位毕摩穿礼服领头,规模宏大的迎龙队蜿蜒跟进,一路且走且舞,沿途上万群众纷纷加入。毕摩们唱着古歌,踏着节拍,从彩门进入,经桥头凉亭,随尖刀草搓成的草绳通道进入小松林,经装饰华丽的彩门然后进入祭场。之后,迎龙队进入各自事先安排定的场地各显身手、演示技艺;主持祭祀的12位毕摩则进入各自事先分定的祭坛各念经文,各司其祭。顿时,祭祀聚起,祭声鼎沸,让人耳不及听,目不暇视。祭场近处四周,人山人海;祭场稍远处的土掌房顶,观众如林;祭场较远处的公路上,人群如蚁。

主祭者要扶住桌架爬上最高一层,一边摇铜铃(法器),一边一音一拍念唱《长鼎经》(俗称《咪嘎好诺音》),经文内容讲述的是彝族先祖阿倮“见义勇为”、“战胜邪恶”、“创建太平盛世”的传奇故事,据说此祭塔涉祭众多,非年满花甲、德高望重者不敢登塔主祭。经此一祭,尼苏家乡在今后12年内会“无灾无难、无病无痛”。

而在肃穆的祭典之后,祭场中人群开始自由舞蹈。身着盛装的花腰女子们围城一圈,步调统一,宛如被浓墨重彩浸染过的潮水一般起伏。这种数百上千人不约而同营造出的重彩场景,与四围大山的苍翠形成强烈的对比,足以让每一位身临其境的人视觉震颤。

按传统,“德培好”要前后持续四天,直到第四天送龙结束。可惜,我们远道而来,时间仓促,只能走马观花,窥豹一斑。夜幕降临时,山乡远去,车上所有人静默无语,心里都知道,再得见这样史诗般的祭典,日历一翻,已是十二年以后。

猜你喜欢
彝族
四川彝族传统民间长诗鸟瞰
浅谈瓦房彝族山歌传承和发展
彝族传统摔跤赛事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耦合研究
从“达体舞”浅谈彝族舞蹈时代发展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楚雄 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
温浩东 彝族传统服饰的守护者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