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为例

2015-03-26 11:0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温 一 军

(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融入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为例

温 一 军

(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是一所以人文社科类专业为主的二级学院。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积极打造“5个法政”,分别从人文情怀培育、社会认知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提升、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及青春正能量的弘扬等方面积极探索“融入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融入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51130.1123.064.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30 11:23

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将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在2013年实施的“学知识、长能力、开视野、修素养”四维一体育人模式的基础上,于2014-2015年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全面实施“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此工作模式面向全体、基于专业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促进其成长成才,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特点

大学生“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等文件精神,坚持以德育工作为中心,从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现实需求出发,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以助力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同时,把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认知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兼顾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及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坚持“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强化实践、贯彻始终”的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下,通过第二课堂、党团活动、学生课外活动及网络媒体平台等模式,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教育方式含有导向性、实践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等特点。

(一)坚持正确理论导向,潜移默化育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融入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指引,统筹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3支队伍建设,发挥导向性作用。法政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带班理念的凝练和带班业务的提升,以中央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要求每位辅导员都要逐步明朗并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带班理念。辅导员在班会活动、深入宿舍教室的谈心及突发事件的处理中主动践行自己的育人理念,呈现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同时,在学院网站的主页上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其积极影响。

(二)针对不同发展需求,全面提升素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的前提是要有针对性[1]。融入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法政学院80%以上的班级是专业老师带本专业的学生,这极大促进了对学生学业的指导。多项大型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提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分段培养、分类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定向——正向——多向——去向”的人才培养流程,为学生作了一个整体的职业规划。在日常生活中,学院格外注重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关爱以及对心理障碍学生的疏导,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富人情味。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所学专业的对口度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学院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努力打造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例如,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各项活动中,学院淡化学生获奖名次,将重点放在参赛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前期请相关的专业老师做培训,比赛过程中请老师做专家点评,助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引导学生会、团委、社团及自律会等组织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中,学院开展维权和安全等方面的自我教育与宣传等活动。

(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效服务社会

根据中共中央相关文件精神,“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2]322。融入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实践形式的拓展、实践内容的丰富和实践方法的便捷。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仅凭在教学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学生的道德、品质及修养也不能完全在课堂上践行,各种课外活动与形式多样的实践才是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及把品行展现为行动的实验田和训练场。为此,学院格外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千方百计强化实践锻炼环节,通过第二课堂来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让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映成辉。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不可分割,为此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经常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中小学、幼儿园及干休所等社会机构进行文化传播、普法宣传、义务支教及关爱老人等活动,让同学们广泛接触、认识和服务社会。

(四)重视全程灵活把握,协同育人机制

融入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渗透到学生入学前及毕业后的各个时段,“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程性创新,巩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3]63。法政学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化全程育人的意识,做好“新生入学——在校学习——就业工作”的无间隙人才培养过程。开学初的“致家长的一封信”;求学过程中的“读1本专书,学会思考职业取向,打1份工,增强对职业社会的了解,做1件好事,培养社会责任感”;毕业前的“感怀师恩、情留法政”等活动,是全程育人的中心体现。在毕业生离校后,辅导员老师还通过电子纪念册与班级QQ群持续关注学生的就业工作情况并给予指导。但是,职业极度分化与学科高度融合的尖锐矛盾,使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不少争论,而融入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具有相对灵活性与快速性的特点,有先行先试的优势,还能为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改革做探路者,发现问题并积累经验。如张家口及周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走访与挖掘活动,人文景区解说与讲解活动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和旅游与酒店专业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博专结合的人才是有力的促进。

二、“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实践

近年来,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新任务,着力打造“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积极打造人文法政、行知法政、书香法政、活力法政及故事法政等“5个法政”,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4],全面搭建育人平台并付诸实践。

(一)人文情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人文法政”

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涉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要求大学生既具备科学理性又具备审美体验,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5]。

法政学院在人文情怀培养方面专门开办了“法政大讲堂”,将其作为核心阵地,打造传播知识、交流思想与感悟人生的平台。讲座每周举办1次,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使命,博采众家之长。他们在讲堂上分享国家大事、社会认知、理想信念及求学经验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和聆听学术报告的积极性。学院还在网站主页上开辟了“法政大讲堂”视频专栏,供不能现场聆听的师生交流学习。为了让人文情怀的培养更贴近学生,学院还每年举办“我的地盘,我做主”创意宿舍大赛,“秀我全家福”微故事上传温情活动以及“秀宿舍风采、展个性魅力”宿舍才艺展等宿舍文化活动。

(二)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打造“行知法政”

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实且到位,唯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努力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学生活动紧密结合,将专业技能提高与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相结合。法政学院十分重视红色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多次组织开展探访张家口红色革命遗址的实践活动[6]173-177,2015年特别组织了“追溯红色足迹,提升人生价值——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活动”,编辑刊印了《张家口革命遗址访问纪实》和《张家口革命老区沽源访谈录》等文集,发挥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法政学院还经常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中小学、幼儿园及干休所等社会机构进行文化传播、普法宣传与义务支教等活动,让同学们广泛接触和认识社会。由于活动契合学校与社会双方的需求,学院与6家单位形成了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了正式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另外,大力开展旨在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活动,如“桃李杯”学生教学基本功大赛、“法政好故事”大赛、“未来之星”导游大赛、求职打工经验分享会、汉字英雄及手工作品展等,让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实践基地。

(三)思维能力的训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书香法政”

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书籍为主导,以相关专业书籍为主体,着力开展“书香法政”系列活动。

当前快餐式和碎片化的看书习惯成为很多大学生的主流阅读方式,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习惯并依赖“百度”,几乎失去了对学业及人生的思考能力。为此,学院大力倡导读书活动,在寒暑假实施“三个一工程”,即读1本书、打1份工和做1件好事,其中读1本书是必选项目,而且要求辅导员老师通过QQ群予以指导。开学后各个班级都要召开读书交流会,并选择那些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感悟深刻及思考深入的优秀学生为榜样,在全院召开读书分享会。读书活动贯穿全年,寒暑假无间隙。目前,40多万字的《书香法政——书海拾粹》已汇编成册,供师生交流学习。

(四)身心的健康发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活力法政”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向广大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培养阳光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倾力打造“活力法政”。

当代大学生除了读书少,还有一些不良习惯,如沉迷网络、睡懒觉与逃课等,导致身体素质不佳、人际交往不畅及心理健康存在隐患。学院大力开展“我运动、我健康”系列体育活动,吸引了大部分学生参加,充分发挥了体育育人的作用,实现了让学生远离懒惰和拥抱健康的目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活动强调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重,强健的体魄也有力地促进了阳光心态的建立。

(五)正能量的传承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故事法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7]155-156。一所大学的形象是由其厚重的历史堆积而成的,文化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事件连缀而成的,为此,学院专门开展了“讲讲好故事,传播正能量”系列活动,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口耳相传的好故事。学院以寻找与发现美为主线,大力倡导和弘扬青春正能量,开展了“青春学子、人文法政——你我身边的故事征集”活动,把发生在学生和老师身上的感人事迹挖掘出来,通过法政好故事大赛讲述可敬的老师、熟悉的同学和本真的自己。“好故事”既为青春正能量提供了展示平台,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发现人生之真、生活之美和人性之善的辨识能力,使他们学会在平凡中感悟不平凡,激发其追求美好与积极向上的情怀。

三、“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绩与效果

“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施1年来,科学数据统计与分析表明,法政学院学生在政治素质、创新能力及综合素养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为进一步加强“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工作,法政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联合进行了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成绩及实施效果可归为以下4点:

一是学生政治素质明显加强。通过持续不断的人文熏陶、红色革命遗址寻访及革命精神挖掘等实践活动,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上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倾向,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和拥护党的领导,认同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全年学生参与各项社会服务工作近2 000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全院1 200名学生中,1 032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有117名入党积极分子,正式党员84名,预备党员54名。他们在各自的学习及生活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和引领其他同学积极上进。

二是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通过行知合一的多方面实践锻炼,多数学生培养了学以致用的求学精神。2014-2015年,全院学生获校级各类奖励证书397份,市级证书3份,省级证书26份,国家级证书2份。《多元智能化幼儿感统训练馆》获“创青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PBL教学模式研究》获2015年“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9件作品获校“挑战杯”奖励。

三是学生综合素养逐步提高。法政学院的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包容谦让,有毅力个性鲜明,有责任敢担当,有爱心懂感恩,大部分学生经常会提起“法政精神”这4个字;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中,36人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全部上了国家分数线;2014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0%,用人单位评价良好;学院部分班级荣获2014年河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及“优秀先进班集体”等荣誉。

四是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获批省级课题《“三结合四模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等3项,厅级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研究》等2项,学校课题《提升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等8项,合计科研经费10万元。发表论文《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创新研究》等5篇,出版学术专著《冀西北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3部,为开展实践育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知识、长能力、开视野、修素养——四维一体育人模式的创建”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2015年4月,《中国教育报》以“知识与能力并重,视野与素养共育——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为题进行了报道;2015年11月,《以“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获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

综上所述,“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新模式,此模式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渗透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政治素质关系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因此,需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张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途径和方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8-60.

[2]焦满金.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3]夏晓虹,王明泉.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孟炯.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5,(3):25-29.

[5]刘会新,王志宏,张立富.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3-95.

[6]贾巨才,郎琦.冀西北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张盛男)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Embedded Mod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N Yi-jun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Abstract:In Hebei North University,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 is a secondary one taking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s majors.It has adhered to morality educaion and explored the embedded mode of university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fostering humanistic feelings,cultivating the cognitive competence of society,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thinking,developing harmoniously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positive energy of youth.All this can incorpo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to various aspects of students’integrated development,which realizes the educational effect in a quiet way.

Key words:embedded mode;university stud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 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5)06-0093-04

作者简介:温一军(1972-),男,河北阳原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高级政工师,医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立项课题

收稿日期:20150918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