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氏戏剧和布氏戏剧的“心理距离”

2015-03-26 16:26杜冬颖
上海戏剧 2015年1期
关键词:布莱希特亚里士多德戏剧

杜冬颖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布莱希特看成是亚里士多德的对立面,原因在于他们在戏剧理论上的背道而驰。布莱希特也把自己的戏剧定位为“非亚里士多德戏剧”,完全是以与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相对抗的形式出现。布莱希特认为自古希腊诞生戏剧以来,一共只有两种类型的戏剧,一种是传统的戏剧或称“亚里士多德式戏剧”,而另一种则是他开创的“叙述体戏剧”。

但是笔者认为,亚氏戏剧和布氏戏剧的戏剧理论虽有很大分歧,但如果上升到完全对立,非此即彼的地步,不免也有失偏颇,这其中的原因,要从布莱希特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和理论精华——间离效果谈起。

要理解“间离”,先要从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说起,亚氏把悲剧的目的称为“陶冶”或者“净化”,其途径就是通过情节来激发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之情,即让观众对剧中人或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心灵净化的目的。简单地说,亚氏追求的是一种如梦如幻的舞台“幻觉”,希望观众可以完全地沉浸于戏剧情节之中,从而化身为剧中人物,感同身受、身临其境。

而布氏的戏剧理论和亚氏的理论,最大的分歧就在是否达到“共鸣”的问题上,布氏戏剧理论的核心是反对共鸣,为了达到不产生共鸣的效果,布莱希特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间离”。其目的是要转变观众的角色,不再做沉浸在剧情中无法自拔的舞台目睹者,而是要在观剧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成为舞台的观察者,从而保持着清醒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进而获得改造社会的力量。

根据以上两人的理论构想,我们可以推得,亚氏戏剧和布氏戏剧的主要差别就在于观众是否产生“共鸣”的问题,从而可以转化为观众与戏剧本身的距离问题。亚氏戏剧要求观众完全地化身为剧中人,彻底忘却自己的身份,和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也就是说亚氏所认为的观演关系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观众和戏剧之间是没有距离的,是零距离的状态。

而布莱希特希望达到的状态是,观众始终以一个冷静观察者的身份观察审视着舞台上发生的一切,从而引发思考,产生改造社会的力量。也就是说,布氏认为观演关系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观众和戏剧之间始终保持着较远的距离。

那么这里就涉及了一个艺术形象和观赏者之间的审美关系问题。瑞典的心理学家布洛在1912年提出了“心理距离说”,笔者觉得可以很好地解释说明这个问题。“心理距离说”认为欣赏者、艺术创作者、艺术作品这之间既要有切身感,不是冷眼旁观,又要带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有个限定范围,如果距离太近,布洛称之为“差距”,从主体方面说,是欣赏者不能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艺术品只能引起人的普通的情欲;从客体方面说,是因为过分写实,从而失去美感。如果主客体之间距离太远,布洛称之为“超距”,它又会给人造成不可能、造作、空洞、荒谬等印象。“差距”和“超距”都是艺术审美的“失距”现象。他称这种距离的质变点为“距离极限”。凡是超出了“距离极限”而进入失距领域的艺术欣赏,都无法获得美感。由于在“差距”和“超距”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可变区间,所以布洛认为应该允许人们在欣赏艺术中存在个性差异。简单地概括,布洛要求观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要保持一个理想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那么按照布洛的理论分析,实质上亚里士多德试图想要达到的让观众与戏剧的亲密无间、完全的零距离,化成为剧中人,完全忘记自己观众的身份,忘记眼前的舞台只不过是由剧作家、导演、演员、音乐师、美工师、灯光师共同完成的一件艺术作品,把舞台上的世界当成自己的世界来亲身经历,这对于任何一个有过观剧经验的观众来说都是无法做到的,即便是真的达到了,恐怕也早已失去了戏剧审美的价值。

再来看布莱希特的理论,要求观众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来欣赏戏剧,从而进行理性而冷静的社会思考。这个显然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既然是看戏,如果无法感同身受,那就失去了观赏的美感,甚至连基本的理解都会受到挑战。

因此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布莱希特,他们理论中提及的都是一种理想状态,这个状态只能无限接近,永远都不可能真正达到。也就是说,其实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戏剧,我们在观赏时也会思考也会评判,甚至也会跳出来审视剧中的角色。看布莱希特的戏剧同样也会有共鸣,只是亚氏更趋向于“差距”,而布氏则更趋向于“超距”,所以笔者认为把布莱希特的戏剧看成是亚里士多德戏剧的完全相反与对立,是不尽合理的,事实上,他们基本创作手法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布莱希特的好几部戏剧甚至也看不到间离理论的明显使用,如《伽利略传》,显然这部戏是符合亚式戏剧的创作法则的。

与前人想比,布莱希特是第一位系统地提出“间离效果”戏剧理论并在自己的戏剧中加以实践的戏剧家,他创立了不同于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形式。这种现代戏剧形式被布莱希特以及以后的现代、后现代戏剧理论家们甚至电影工作者广泛地推广实践并加以发展,使布莱希特戏剧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布莱希特对于戏剧的伟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的初衷是美好的,他想要改变观众的处境,从而使观众重新获得审美的自由。但是把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完全放在亚里士多德的反面时,问题就来了,布莱希特在建立自己的“间离理论”的时候,把“幻觉”和“间离”相互对立,非此即彼,忽略了他们之间可以有相互存在与转化的可能性,这也使得很多布莱希特理论的研究者们发现,其理论中存在很多自相矛盾之处,从而想要彻底地否定他的戏剧理论。因为无论在编剧、导演还是表演上,都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辩证地理解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所以笔者认为不应该简单地把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对立于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我们可以把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解为,在传统戏剧(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之外,戏剧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性,它打开了一片新的戏剧天地,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形式。

总之,布莱希特的“间离”戏剧理论,给予戏剧工作者全新的启迪,也把观众从封闭的、写实的、连贯的戏剧舞台上解脱出来,用不连贯的片段,意象化、碎片化的表演赋予了戏剧全新的形式,使我们感知到戏剧原来还有这样一种可能,对于现代戏剧舞台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布莱希特亚里士多德戏剧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妓女的两面人生
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浅析
最精彩的发言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