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高铁警务模式探析

2015-03-27 00:50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高铁

李 哲

(铁道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450053)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当我们逐渐认识云计算和物联网时,一个以海量信息存储和数据挖掘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已悄然来临。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公安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公安机关应坚持以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为引擎,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为核心,通过对警务模式、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优化升级,打造智慧型领导团队、智慧型公安局、智能型警务模式,推动公安工作的转型发展。

一、我国高铁警务工作现状

从1997年4月1日至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经历了6次大规模的提速。截至2011年底,中国高铁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速铁路里程接近一万千米。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我国实现了从步入高铁时代到引领世界高铁发展的一个大飞跃,意味着我国铁路已经进入高速时代。[1]随着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传统警务工作的机制、思路和方法难以满足需求。制约高铁警务效能发挥的因素主要是:高速铁路规模不断扩大,铁路警力严重不足;铁路警察职责分工不明确;信息化程度不高。其中,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着铁路警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是制约整个公安工作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公安部党委高度重视公安信息化建设,明确指出: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三基工程”,深化“三项建设”,强化“五个能力”。2013年1月,公安部长郭声琨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指出,当前公安信息化已进入深度建设和深度应用阶段,要坚持以信息化引领警务实战,坚持以信息化服务社会公众,坚持以信息化提升基础工作水平。

我国公安领域信息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条块系统林立,互通互联困难;警种各自为战,信息重复采集;数据标准不一,信息难以共享;地区发展不均,整体效能难显。铁路警察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财产的重要职责,面对铁路治安案件突发性、复杂性、高关联性的特点,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公安信息化为核心,实现警务信息“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的警务发展新模式,推进高铁警务模式的变革。

二、大数据助推高铁警务工作变革的基本内涵

美国《纽约时报》曾著文称,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庞大的新数据来源所带来的量化转变将引发一场革命,没有哪个领域不会受到影响。[2]麦肯锡报告也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无可否认,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为公安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契机,将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变革。大数据时代高铁警务工作变革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明确大数据信息源定位的认识

由“单一少量数据源”(指公安内部、社会外部资源)转向“系统海量数据源”(公安内部资源、社会外部资源、视频和音频资源、图像资源、互联网资源、社会流资源等)。

(二)明确对思维方式定位的认识

由“传统经验型思维”转向“数据关联碰撞型思维”。“传统经验型思维”的特点是:注重经验、因果关系、注重感觉、线性思维;“数据关联碰撞”的特点是:注重数据、关联分析、注重碰撞、情报引领。

(三)明确对作战模式定位的认识

由“人海战术模式”转向“情报主导模式”。“人海战术模式”的特点是:人海战术、兵团作战、盲目被动、消极应付;“情报主导模式”的特点是:情报引领、定点打击、精确研判、预警管理。

(四)明确对考评手段定位的认识

由“过程结果型考核”为主转向“应用效能型考核”为主。“过程结果型考核”的特点是:打击数、逮捕数、交通事故数、警力数量、装备数量。“应用效能型考核”的特点是:信息采集、数据应用和软件研发。

三、大数据时代高铁警务工作发展目标

(一)大数据引领高铁治安防控技术体系建设

通过构建完善的高铁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对“人、车、物、事件”等信息的准确感知,强化网络虚拟社会的可操控性,提升公安专网安全防护能力。

(二)大数据保障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有效处置

建设“宽窄兼容、远近结合、专兼互补、天地合一”的综合管理平台,形成完整系统的公安应急保障体系,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置。

(三)大数据支撑对刑事犯罪活动的精确打击

研发符合业务需求、功能强大、方便操作的情报分析处理和综合研判的技术平台,使案件侦办更精准,警力部署更适应动态社会管控要求。

(四)大数据支持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提高流动人口查询、身份信息查询的效率和水平,完善自动识别、查验系统,提高高铁查询、查验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

四、大数据在铁路公安领域的应用前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公安信息化工作将向着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和更宽领域发展迈进。大数据在公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许多从前认为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将在大数据时代变成现实。

在实战中,公安部门迫切需要跨地区、跨部门进行信息检索和查验,通过及时、全面、准确地信息支持,为公安部门的分析研判提供保障。比如,“乘坐同一班高铁、住同一个酒店的两个人可能是同伙。”过去,为了证明这一点,需要通过不同线索拼凑起来排查嫌犯,在以往多系统架构、多数据源的平台中需要数小时甚至整日,而基于大数据技术支持的综合应用平台,依靠信息筛选、人脸识别、指纹比对等技术手段,将数据进行整合和研判,这一操作缩短至几秒钟,同时还可以描述出嫌犯的交往关系。[3]

在铁路各类案件侦破过程中,视频侦查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2年底,公安部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将视频图像侦查列为重点项目之一,被视为“保障全国公安机关刑侦部门视频侦查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实现视频监控系统效益最大化”的关键项目。非结构化的视频流数据产生快、冗余度高,一个1小时的视频往往提纯的有效信息不过2~3秒,传统的智能分析技术根本无法满足需求。针对公安实战应用的需求和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形成了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视频智能分析平台、综合分析应用为一体的智能视频分析平台,充分发挥了数据的潜在价值,推进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大数据不仅可以实现铁路各类案件的精确、快速打击,同时可以实现预防犯罪的作用与功能。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重点区域的分作模式清晰可见。大数据可以帮助警方定位最容易受到侵扰的区域,创建犯罪高发热点图和时间表,有利于公安机关有效地分布警力资源,预防犯罪的发生,保护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公安部党委反复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改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以大数据推进公安信息化发展,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迎接大数据时代新一轮的警务革命。

[1]卿三惠,李雪梅,卿光辉.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技术创新[J].高速铁路技术,2014(1).

[2][英]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大数据时代[J].盛扬,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公安“大数据应用”三秒锁定嫌犯[EB/OL].http://www.thebigda ta.cn/YingYongAnLi/8444.html,2014-02-05.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高铁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高铁会飞吗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人地百米建高铁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公安报道要有度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