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湘玉教授运用加减复脉汤治验举隅

2015-03-27 04:42李云栋陈颜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董老复脉太子参

李云栋 陈颜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董湘玉教授运用加减复脉汤治验举隅

李云栋 陈颜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加减复脉汤由复脉汤(炙甘草汤)化裁而来,主治邪热久羁,阴液亏虚。董湘玉教授灵活运用加减复脉汤,临床治疗有久热阴亏症状的各种疾病,异病同治,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加减复脉汤;阴亏;异病同治;胃痛;失眠

董湘玉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贵州省首届名老中医,现任贵州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名誉副会长。从医以来董老在中医治疗脾胃疾病及心理疾病方面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治疗方法,熟练运用各类经方、时方,治疗效果理想。笔者有幸在读研期间师从董老,现将董老临床灵活运用加减复脉汤之验案总结如下:

一、沿革

加减复脉汤由复脉汤(炙甘草汤)化裁而来,正如《温病条辨·下焦篇》述:"在仲景当日,治伤于寒者之结代,自有取于参、桂、姜、枣,复脉中之阳。今治伤于温者之阳亢阴竭,不得再补其阳也。"[1]组方为: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其中加入白芍敛阴,白芍甘草配伍酸甘化阴。主要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久羁,阴液亏虚。董老在临症化裁时大便偏稀者去麻仁,夹杂痰湿者不用阿胶。

二、病案

病案1:张XX,男,47岁,高血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胃镜:胆汁反流性胃炎。2014年6月13日首诊,胃脘微胀隐痛,偶烧心,嗳气,晨起口干苦,咽干痒咳少量痰,目涩,血压控制可,便稍稀,情绪低落,舌淡暗胖有齿痕,舌尖无苔根黄腻,脉弦 。辩病为胃痛,辩证为阴虚、痰热、肝郁、脾虚,予加减复脉汤合香苏散加减,拟方为生地10g,麦冬15g,白芍15g,甘草6,香附10g,苏梗10g,当归12g,川楝10g,元胡12g,黄芩6g,公英15g,半夏10g。7剂,日一剂,三次分服。二诊,胃不痛但进食有梗阻感,烧心、嗳气、咽痒均减,无咳嗽,情绪较前好转,口干不苦,舌暗红胖有齿痕,苔少舌根苔黄腻,脉弦。首方去公英,升黄芩为10g,加黄连3g加大清湿热的力度,加佛手15g舒肝健脾和胃。再服7剂。2014年7月4日,患者再次就诊,无明显嗳气、烧心,梗阻感较前缓解,口不苦,舌黯苔薄微泛黄,脉弦。前方去川楝,加太子参10g健脾补气,再服7剂后患者已无明显不适。

按:该患者西医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胃痛。笔者跟师期间发现阴虚夹痰热病例在临床上很常见,该患者即阴虚痰热共存,另兼有肝郁脾虚。加减复脉汤加减,滋阴润燥,其中白芍入肝、脾经,柔肝止痛,加予当归柔肝之效更佳。配合香苏散,理气和中。

病案2:李xx,男,55岁,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2014年8月7日首诊,症见食后胃脘饱胀1年,反酸,先后服用健胃消食片、奥美拉唑肠溶片症状未缓解,食欲不振,脚心热,二便调,舌红苔少,脉微沉。辨病为痞满,辩证为胃阴虚,肝气犯胃。予加减复脉汤加减,拟方为麦冬15g,甘草6g,白芍12g,当归12g,佛手15g,香橼12g,香附10g,苏叶8g,厚朴10g,公英15g,太子参10g。7剂,日一剂,三次分服。2014年08月14日二诊,胃脘胀明显减轻,反酸瘥,脚心仍热,二便调,舌红苔少,脉微沉。前方去香橼,升厚朴12g助胃肃降,加石斛10g益胃生津、滋阴降火。再服7剂。2014年08月21日三诊,平日无明显不适,进食多时有胃脘饱胀感,食欲转好,脚心热减,舌红苔少,脉微沉。前方加生地10g滋胃阴,加赤芍12g加大清内热力度。服用7剂后,诸症均消失,嘱患者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燥火之物。

按:该患者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为痞症。患者既有阴虚,又有气滞,董老认为滋阴的力度不应过大,过于滋腻又加重气滞症状,滋阴通气同用。患者食欲不振,董老习惯不用偏滋腻的生地,待患者胃和降、食欲改善后再加生地滋阴。

病案3:龙X,女,63岁,2014年6月9日首诊。失眠5+年,现入睡难,梦多偶有噩梦,精神差,半年来易感冒,怕冷,潮热,发热2天,喑哑,纳可,长期便溏,舌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辩病为不寐,辩证为阴虚内热扰神、寒热错杂、脾虚,予加减复脉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拟方为麦冬15g,生地12g,甘草6g,赤白芍各12g,柴胡10g,半夏10g,太子参12g,黄芩10g,当归12,生姜3片,大枣4枚,炒枣仁15g,七剂,日一剂,三次分服。2014年6月16日二诊,患者仍眠差梦多,但自觉精神好转,无寒热往来但仍烦热,便溏,舌暗淡胖,苔黄腻,脉沉弦细。改予加减复脉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拟方为:麦冬15g,生地12g,赤白芍各12g,炒枣仁20g,川芎10g,炙甘草6g,茯苓15g,知母10g,淮山15g,当归12g,白术12g,太子参12g。服用七剂后眠好转能睡4-5h/晚,无梦,精神好,情绪好转,便溏较前好转。继服1月后诸症均消失。

按:该患者西医诊断为失眠,中医诊断为不寐。该患者以阴虚为基础,加减复脉汤滋阴润燥。首诊时有明显寒热往来,小柴胡汤加减和解少阳。待患者无寒热往来,阴虚内热凸显时加减复脉汤合酸枣仁汤滋阴生津、宁心补肝,患者眠差自然迅速改善,症状缓解。

三、体会

董老运用加减复脉汤还在治疗老年便秘、眩晕、脱发、口臭等多种疑难杂症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董老在辨病时抓住邪热久羁、阴液亏虚为根本的证型特点,准确运用加减复脉汤治疗各种疾病。再者,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董老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大部分患者出现躯体的症状时往往伴随情志(心理)上的异常;情志上的变化常常引起躯体性的不适。所以在治疗的同时注意疏导患者的情绪,运用古方化裁时多配伍柔肝、理气之药如:当归配伍白芍,香附配伍苏梗等。

[1]清.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8-125.

R-33

B

1009-6019(2015)09-0036-01

猜你喜欢
董老复脉太子参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柘荣县太子参品牌营销策略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胺碘酮联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复脉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Cx43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
太子参危情分析
垂垂老矣 念念联之
太子参行情探析
董必武的几个廉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