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2015-03-27 04:42师丽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心电妇女心电图

师丽峰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功能科 山西 忻州 034000)

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师丽峰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功能科 山西 忻州 034000)

目的:通过探究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的数据来分析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2013年8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妊娠中晚期妇女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200例,并进行回顾性试验研究,重点探究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数据资料。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心脏变化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和心律失常等,而心律失常发生率(34%)较高,主要包括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和窦性心动过速等,并会伴有心电图ST-T改变。常规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占32%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43%,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心电监测可以对妊娠中晚期孕妇异常情况进行监督,动态心电图监测水平较高,数据精准,能够及时发现孕妇的心脏疾病问题,及时进行防护,降低胎儿的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等。

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异常;特点;临床应用

心电图(ECG)是临床上监测患者心脏异常变化状况的基本手段,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但该方式仍然存在其缺陷性,异常情况检出率并不能达到现代医疗技术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心电监测技术的探究和分析,以提高监测水平,缓解患者的痛苦。针对妊娠中晚期妇女心电异常监测情况应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技术,可以提高心脏异常检出率,及早进行防护和治疗,效果较好,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8月到2014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妊娠中晚期妇女患者中抽取200例进行回顾性试验分析,并探究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所有患者年龄区间在22-39岁,平均年龄为28±2.25岁,孕周21-39周,均没有出现病理性疾病,并通过了甲状腺、电解质和心肌酶等监测排除了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发热等现象,均为自愿参加本次试验研究。所有病例在年龄、身高、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性别、疾病类型、文化程度、病情严重情况等因素上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应用美国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 DMS-300Holter,待监测人员需要24h佩戴,通过设备监测分析数据,并观察记录患者的生活动态。常规心电图监测应用的是麦迪克斯制造的ECG-2000网络心电系统,由专人在安静状态下进行监测并记录。

1.3 诊断判定标准

诊断判定标准主要依据2005年WHO制定的《临床心电图诊断标准》[1]规范,主要项目包括短P-R间期和ST-T改变情况等。

1.4 统计学数据处理

本次试验研究中的数据结果全部应用统计学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和组间数据资料对比分别应用卡方值和t值进行检验,若数据之间检验值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2.结果

常规心电图监测中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速、ST-T改变、短P-R间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度AVB和左室高电压及逆钟向转位的检出率分别为16.1%、1.83%、0.51%、1.42%、1.45%、0、6.22%、4.23%、1.22%、1.75%、0和0.95%;动态心电图监测中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速、ST-T改变、短P-R间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度AVB和左室高电压及逆钟向转位的检出率分别为19.2%、3.81%、 2.50%、3.95%、3.26%、1.19%、12.29%、4.89%、2.37%、1.75%、1.23%和0.95%;常规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占32%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43%,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3.讨论

中晚期孕妇妊娠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性病变加上孕妇心理的变化等,导致血容量随着孕月的增加而增加,心输出量也会不断递增,比非孕期增加70%[2],且静息耗氧量与和心脏负荷也会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孕妇自身机体对耗氧比较敏感,故在增加心脏负担的同时会改变心电图轴向移动,并且会使非特异性ST段T波改变,从而导致心供血不足,引起心肌肥厚和心肌间质水肿等,严重者会发生心律失常等现象,严重影响着孕妇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急剧影响着孕妇的状态,也会降低孕妇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3],因此需要最大程度的消除孕妇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妊娠期血管紧张素II浓度在孕妇妊娠30周时可达顶峰,是非妊娠期的4倍。[4]常规心电监测得到的数据往往是安静状态下患者的心电变化,对于诊断阵发性心律失常等疾病效果较差。且当冠状动脉狭窄大于70%时才会出现ST -T改变,运动状态下无法记录心电图数据,诊断价值受到影响。而临床采用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全天候的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并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生理活动运动状态下进行。[5]本次试验研究通过抽取我院2013.8月至2014、10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妊娠中晚期妇女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究了动态心电图监测特点与价值,对比常规检测有统计意义。总而言之,针对妊娠中晚期妇女需要加强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尽早判定妊娠妇女的疾病情况,制定良好的防护和治疗策略,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质量。

[1]黄慧.妊娠中晚期中医生理状态评估、脂类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D].浙江中医药大学,2009.

[2]张静坤.半剂量对比剂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南昌大学,2014.

[3]党晓晶.参术冠心颗粒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4]贾雯青,寇轩粉.动态心电图对妊娠中晚期妇女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3:131-132.

[5]李春岩.史载祥学术思想及升陷祛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R714.12

B

1009-6019(2015)09-0056-01

猜你喜欢
心电妇女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当代妇女的工作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