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丝线与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2015-03-27 04:42孟日升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分体式丝线髌骨

孟日升

(山西省怀仁县人民医院骨科 山西 怀仁 038300)

粗丝线与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孟日升

(山西省怀仁县人民医院骨科 山西 怀仁 038300)

目的:探究粗丝线与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及安全性,以为其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0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粗丝线与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术后6个月比对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治疗,优良率92%、不良反应率8%,与对照组82%、18%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研究组患者HSS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粗丝线与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术;克氏针内固定术;髌骨骨折;髌骨功能评分

髌骨骨折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病症且严重影响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由于髌骨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类型,其治疗的原则除了需要保证骨折部位关节面平滑外,还需要注重治疗后的髌骨功能恢复。因而,选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病骨骨折取得理想临床疗效的关键。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2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8例、女性22例,年龄28岁~55岁,平均年龄(41.5 ±2.5)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64例、硬物撞击36例。临床表现:膝关节活动受限、髌前大量淤血、肿胀、膝关节剧烈疼痛。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髌骨骨折者;②临床依从性及手术耐受性好者;③无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肝肾器官疾病者;④同意本次研究方案者。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硬膜外局部麻醉,髌前手术切口选定后将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在医师面前,视野清晰后清除髌骨内积血并实施骨折复位、依据患者自身骨折实际情况选用4枚左右的标准规格克氏针沿垂直方向穿过患者骨折部位,针刺深度以髌骨中后三分之一为宜,同时克氏针平行数量需≥2枚。之后使用张力带绕过克氏针做"8"字固定,在髌骨前用力拧紧以使其充分固定。最后,检查髌骨关节面修复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导入引流装置后缝合切口。

研究组采用粗丝线与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取仰卧位,在膝关节正中部位纵形切开8cm作为手术切口,逐层分开患者膝关节皮肤肌肉组织,将骨折部位充分暴露于医师面前。清除机化组织及淤血后,将骨折部位复位,使用角针穿双股10号钢丝线围绕着髌骨周边进行缝合后打结初步固定。随后依据患者髌骨实际大小,选用尺寸适当的分体式髌骨爪沿着上下方向分别固定于髌骨尖部以及髌骨底部。在透视检查确定骨折部位完全修复,逐层缝合切口。手术后患者疼痛可耐下可以开展髌骨功能锻炼活动[1]。

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均给予其抗生素类消炎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时间收集疗效资料并进行比对。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观察指标为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率以及HSS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其中优良率判定标准分为三级,优秀、良好、一般。不良反应内容包括:内置物脱落和固定失效。四种评分均采用HSS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系统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对情况

术后随访6个月时间,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优秀30例(60%)、良好16例(32%)、优良率92%,对照组优秀25例(50%)、良好16例(32%)、优良率82%。优良率指标比对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21,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对情况

研究组通过采用粗丝线与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不良反应率8% (4例),其中内置物脱落2例(4%)、固定失效2例(4%);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8%(9例),其中内置物脱落5例(10%)、固定失效4例(8%)。不良反应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21,P<0.05)。

2.3 两组患者HSS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比对情况

研究组患者HSS评分(86.20±10.00)分、髌骨评分(28.20±2.85)分、膝前痛评分(14.50±2.50)分、、髌骨功能评分(8.95±1.25)分,同期对照组分别为(83.45±9.95)分、(24.85±5.60)分、(13.20±3.50)分、(7.50±1.20)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24、8.410、8.211、8.542,P<0.05)

3.讨论

经临床研究证实,髌骨骨折多数是由于外力作用所致,并且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患者数量,之间比例大约为2:1。目前临床关于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案尚未形成一致性意见,多数学者主张采用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功能恢复效果[2]。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通过采用粗丝线与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优良率92%、不良反应率8%,明显由于对照组82%、18%,并且HSS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粗丝线与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远好于克氏针内固定术。因而,在与既有研究成果相互印证后本次研究认定,粗丝线与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1]张景涛,杜桂夏.分体式髌骨爪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42例临床回顾[J].中国医药指南,2014,37(04):65-66.

[2]卢水生,严胜军,黄夏雨,等.分体式髌骨爪结合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35(34):5-7.

R322.7+1

B

1009-6019(2015)09-0093-02

猜你喜欢
分体式丝线髌骨
分体式电磁阀设计理论及方法分析
分体式腿部气动按摩装置设计
改良分体式折刀位和传统折刀位在外科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改版升级啦!红丝线栏目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绣丝线
蜘蛛
快走丝线切割机的技术改进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