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施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体会

2015-03-27 04:42刘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梗血瘀

刘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13)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施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体会

刘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13)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在恢复期行以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具体措施,并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择取2014年6-12月这半年间本院所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并已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共60例,全部行以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并实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显效率为63.33%,有效率为31.67%,无效率为5.00%。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恢复期接受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恢复期;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护理;中西医结合

患者发生急性心梗,多源于心肌缺血,临床表现有程度不一的胸部痛感、心电图发生显著变化。该病症既重且急,临床治疗与护理必须要及时采取措施,否则将造成心肌大范围坏死,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渡过急性发作期后,心梗患者会于恢复期出现心衰、心律失常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消化系统出血。因此,对于心梗患者要紧抓预后,本研究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作为研究对象,现有报告见下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6-12月这半年间本院所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并已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41-79岁,平均年龄为(58.48±7.91)岁。经观察,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符合急性心梗恢复期临床表现特点。为患者行以心电图、心脏超声扫描与心肌酶谱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时间少则3周,多则5周。本研究为自愿参与,全部患者均已知晓详情并签署了协议。为防研究结果受到干扰,先天心功能、肝肾功能不全者、患有心源性休克者、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已被排除在外。

1.2 方法

由于心脏疾病的轻重以及发作频率与患者情绪和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暴躁、焦虑都会加重病情,因此,对于患者应以中医的七情辩证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辩证护理。并在西医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中医辨证分型理论指导护理行为。

1.3 观察指标

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其中,显效:心电图ST段与心肌酶谱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有效:上述检查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大半。无效:上述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照旧。

1.4 统计学方法

借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6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护理显效(63.33%),有19例患者护理有效(31.67%),有3例患者护理无效(5.00%)。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0%。

3.讨论

3.1 心理护理

(1)惊思患者:这类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对病情一直保持着恐惧态度,每一天都惶惶不可终日。对于这类患者护理,应该注意对病情的仔细讲解,通过对比发作期与恢复期的不同临床表现使患者树立信心,减轻对病情恐惧心理。

(2)悲思患者:这类患者对于任何事物都抱持着消极的心态,这使得他们经常感到头晕心悸、身体无力。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需要借助中医疗法中的情志相胜法,通过为患者提供完美的护理,经常给予贴心的关注与交流使其感到喜悦的心情,以喜胜悲[1]。

(3)忧思患者:这类患者整日沉浸于忧思心理中,总是愁容满面,经常会感到胸闷气短、食欲不振。对这类患者的护理,重在对其忧思心理进行劝导,使其明了思想中的误区。为其强调舒畅心情及配合治疗才是治疗病情的最有效方式。

3.2 药物护理

(1)气虚血瘀患者:为其使用葛根30克、黄芪2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陈皮15克、延胡索15克、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药方。以水煎之,每次得到一剂0.15L药汁,等分为两份每次服用一份[2]。

(2)阳虚欲脱患者:为其使用丹参20克、人参15克、枳实15克、炙甘草10克、制附片10克、干姜6克、瓜蒌5克药方。服用剂量与方法同"气虚血瘀患者"。

(3)气阴亏损患者:为其使用黄芪30克、麦冬15克、西洋参15克、生地15克、石斛15克、黄精15克、白术15克药方。服用剂量与方法同"气虚血瘀患者"与"阳虚欲脱患者"。

3.3 物理护理

护理原则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护理前期保证卧床休息、睡眠充足,不允许探视,以免造成气血的消耗,随后慢慢增加运动量以促进气血通畅。对于心阳不振的患者,要以补阳气为主要护理原则。前期需要保证休息,恢复期适当进行运动。整个护理阶段都要注意患者的情绪,避免心理波动过于剧烈。同时由于患者心阳不足,还会出现手足冰冷的现象,这时要注意为患者保暖。

此外,还可以为患者进行按摩护理,对内关、心俞等穴位进行掐压或掐揉,直到心疼状况明显减轻。或者为患者行以针灸护理,或在膻中与内关针刺,或在肾上腺与交感等穴点压耳针。

3.4 膳食护理

气滞血瘀患者忌食辛辣、油腻、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口味以清淡、高营养为佳,如桃仁粥。心阳不振患者可以多使用高蛋白、高维的低盐食物,多食用橘子与桂圆等中医性热的水果,忌烟酒。

3.5 总结分析

本研究中60例患者经过上述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在西医治疗病症的基础上使用中医疗法养护身体,通血瘀补阳气,恢复速度更快,有57例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结语:

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治疗非常有效,推荐于临床广泛应用。

[1]刘雅丽.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2,4(07)111-112.

[2]吉爱容.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06):139-141.

R542.2+2

B

1009-6019(2015)09-0225-02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心梗血瘀
话说血瘀证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血瘀体质知多少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