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院临床中药的安全合理应用

2015-03-27 04:42杨新龄李文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毒性中药剂量

杨新龄 李文娟

(山西省介休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山西 介休 032000)

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中药应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中药具有双重性,它既有治疗疾病的一面,又有产生不良反应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一面,要安全合理使用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医院临床用药特点,探讨如何合理应用中药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效能,将药物不良反应减低到最低限度1。

一、努力研习中医药学2,纠正滥用中药现象。

首先要熟练掌握中医药理论和基本知识,特别是中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等临床中药学的内容,区别中药的有毒与无毒,慎用有毒特别是剧毒的中药,并当严格炮制,谨守用法用量,以免发生中毒。过去人们认为中药来源于大自然,毒副作用小,迷信偏方,秘方,单方,不遵医嘱,滥用中药。有的盲目购买大量营养药品进行滋补,如滥用人参,引起鼻出血,烦躁,心率不齐,失眠等不良反应,滥用鹿茸引起腹胀,不思饮食等不良反应,因此从思想上要正确看待中药,普及中药安全性知识,提高医患对中药安全性认识,杜绝滥用,合理安全使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二、辩证论治,辩病施治,杜绝不合理因素,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疗效性。

1.准确辨析患者的病症,指导合理用药,才能发挥药物的疗效,否则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使患者病情加重。咳嗽在中医治疗中,分寒咳和热咳。当风寒犯肺之咳嗽,表现为痰稀色白,口不渴,或兼头痛寒热时,应使用杏苏散,半夏止咳糖浆,桂龙咳喘宁胶囊。再如腹泻一症,附子理中丸治中焦虚寒之腹泻;参苓白术散治脾胃气虚挟湿之腹泻;痛泻要方治肝郁脾虚腹泻;葛根芩连汤治暑湿壅遏,传导失常之腹泻;四神丸治脾肾虚寒的五更泄泻;藿香正气散治寒湿秽浊,阻止中焦之上吐下泻,保和丸主治宿食停滞,肠胃不和之腹泻,我们在临床上应辨证区别应用。

2.参辩患者的身体状况,因人用药。人与人在体质、年龄、性别、病理生理状况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临床用药时要依据个体具体情况选用药物和制定用药方案,确定合理给药剂量,万不能疏忽大意。如儿童、老人或脏腑功能较差,体质较弱的患者因对药物代谢能力不全或衰退,机体对有些药物耐受性较差,易发生药物蓄积,引起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对峻猛,易损伤正气及对脏腑功能损伤的中药应禁用或慎用,如大黄,蜈蚣,蟾酥,山豆根等,临床中有报道,川楝子,朱砂,马兜铃、雷公藤、芦荟等中药用量过大会对肝肾功能有损害;雷公藤,附子易导致心肌损害,鱼腥草可导致肺水肿,喉水肿,引发呼吸困难。

3.确认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谨慎选择使用药物:临床报道中能引起中药过敏反应的药物达150 种,如当归、地龙、板兰根、五味子,大黄等。有一些中药注射液如双黄连,穿琥宁,鱼腥草及清开灵,在临床使用中也有过敏反应,因此医师要避开患者高度敏感的药物,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首先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使用;再者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易与其他药物产生变化,影响疗效,发生不良反应,所以应单独使用,谨慎联合用药。还有在使用剂量和溶媒上必须按照要求,不得随意改变;输注方式和滴速也必须符合说明书的规定,否则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4.选择质优的饮片和中成药,。临床中要做到品种混乱者不用,出厂于污染环境中者不用,药用部位失准者不用,违规炮制者不用,霉烂变质者不用,给患者提供质量佳,疗效好的药物。尤其对有毒性的药物要严格按规定炮制,如川乌、草乌、附子含乌头碱的毒性药物,还有半夏、常山,苍耳子等有毒药物必须合理炮制后使用,防止患者中毒或引发不良反应。

5.药物配伍要合理恰当,做到协调药物偏性,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性,遵循配伍理论。如甘草是一味广泛使用的中药,常用于解多种药物的毒性,但如麻黄碱中毒时,使用甘草解毒会加重毒性,再有要重视中西药联用引发的不良反应,如地榆、虎杖、五倍子含鞣质中药与四环素、利福平等西药合用均会引起肝毒性;杏仁、桃仁、白果含氰苷的中药与硫喷妥钠、可待因合用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副作用增加;含钾很高的泽泻、扁蓄、金钱草,丝瓜络等与留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喋啶等合用可引起高血钾证,含有机酸的中药如山楂、乌梅、五味子能酸化体内环境与磺胺类药合用降低其溶解度而在尿中析出结晶,引起血尿。

6.正确掌握剂量和用法,不可随意增减剂量,延长用药时间和疗程,更不许超量用药。临床治疗中药物用量过小则药量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剂量过大,药力太猛,挫伤人体正气;对于峻烈、毒性较大之药更应慎用,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更应如此。震惊中外的马兜铃酸事件3,有患者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造成体内蓄积中毒,引起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出现。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因患者长期大量服用造成间质性肺炎。在国内也有报道,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有一例中毒患者,在10 个小时内服用云南白药11 克,严重超剂量使用。因此要做到合理使用中药,应根据药物特点和所治疾病的病情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具体情况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剂量和时间,长时间或超剂量使用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语:安全合理用药与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果不合理使用不仅浪费医药资源,而且延误疾病治疗,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所以医疗人员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在合理用药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开展药学信息咨询服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审查与监督处方不合理用药,向患者宣讲相关用药知识,详细嘱告用药宜忌,按患者的经济条件斟酌选用药物,有效防治疾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1] 梅全喜,普及中药安全性知识,提高医患对中药安全性认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81 -85

[2] 梅全喜主编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93 -300

[3] 梅全喜,高玉桥,胡世林,应合理性对待含马兜铃酸类中药{j}中国药房2006.17(7):554 -556

猜你喜欢
毒性中药剂量
·更正·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高剂量型流感疫苗IIV3-HD对老年人防护作用优于标准剂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