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奶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5-03-28 12:32王运涛刘建成安永福王晓芳于林清
养殖与饲料 2015年10期
关键词:趋势现状对策

王运涛刘建成安永福王晓芳于林清

1.张家口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3.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保定073000;4.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



河北省张家口市奶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王运涛1刘建成2*安永福3王晓芳3于林清4

1.张家口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3.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保定073000;4.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本文在介绍、分析张家口市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其对饲草、奶牛生产的影响的基础上,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张家口地区的奶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就张家口奶业快速发展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张家口奶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张家口奶业;现状;趋势;对策

1 张家口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对饲草、奶业生产的影响

1.1张家口的地理位置

张家口市地处东经113°50'~116°30',北纬39°30'~42°10';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靠河北省承德市,东南毗连北京市,南邻河北省保定市,西、西南与山西省接壤,北、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张家口市南北长289.2 km,东西宽216.2 km,总面积3.68万km2。分为坝上坝下2种气候类型。

坝上高原区:包括尚义县套里庄、张北县狼窝沟、赤城县独石口一线以北的沽源、康保、尚义和张北4县的广阔区域,属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占张家口总面积的1/3,海拔一般在1 400 m左右,地势南高北低,比高小于50 m。冈梁、湖淖、滩地相间分布,呈现典型的波状高原景观。康保县城以北丘陵成带,是阴山山脉余支。高原南缘一带,有垅状山脉分布,地势略高,海拔在1 500 m以上。

坝下低中山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起伏,沟谷纵横,海拔高度在1 000~2 000 m之间。蔚县境内的小五台山,主峰海拔高度2 882 m,为河北省群山之首。群山之间有较大的山间盆地呈串珠状排列。主要有洋河盆地、怀涿盆地、蔚县盆地、阳原盆地,海拔高度500~1 000 m,盆地内有河流通过,两岸分布有肥沃的耕地。

1.2张家口市的气候特点

张家口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长;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短促降水集中;秋季晴朗冷暖适中。坝上地区光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生长季节气候凉爽;高温高湿炎热天气少。坝下河谷盆地分布在张家口市中部地区,桑干河和洋河径流形成了坝下河谷盆地,海拔高度一般在500~800 m,地势较低。年降水量为330~400 mm。年均气温- 0.6~9.6℃,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且雨热同期[1]。

1.3张家口市的饲草资源

全市总面积3.6万km2,常用耕地面积88万hm2,其中退耕面积1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为24.62万hm2,旱涝保收面积为13万hm2,天然草地及草坡面积约133.33万hm2,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达18万hm2,为世界公认的优势奶牛养殖带[2]。当地饲草料资源丰富,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全市玉米制种和优质玉米种植面积达13.33万hm2,产量7亿kg;杂粮种植面积达16.67多万公顷,产量2亿多千克,产秸秆10亿kg。

2)天然草地及草坡面积约133.33万hm2,产草量为几十亿千克,可供奶牛利用的约2亿kg。

3)种植胡麻3.33多万公顷,菜籽0.33多万公顷,年产优质麻饼1 000万kg,菜籽饼350万kg。

4)种植莜麦4.67多万公顷,产量为1亿kg,莜麦是最好的能量饲料,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

5)种植青贮玉米4万hm2,产青玉米秸秆240 万t,60%的青贮玉米种植在坝上地区;种植青莜麦4.67万hm2,产青莜麦秸秆140万t,100%的青莜麦种植在坝上地区。

6)玉米加工企业的副产品玉米蛋白粉和玉米胚芽粕、油菜加工企业加工的副产品葵花饼,啤酒厂生产的副产品啤酒糟、葡萄酒厂加工的副产品葡萄皮和仁,以及糖厂加工的副产品甜菜渣,这些都是奶牛很好的饲料。不仅丰富了奶牛的饲料,还补充了奶牛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2 张家口市奶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张家口市按照“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创新机制、规模管理、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扶持、多元筹资、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积极鼓励和动员奶站业主、养殖大户、企业老板牵头,吸纳社会资金、奶农入股及多种形式加快奶牛养殖场(区)建设步伐,基本形成了以现代牧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奶农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规模养殖体系。

全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4亿元,新建奶牛养殖场(区)365个,扩建养殖场(区)214个,全市奶牛规模养殖场(区)和奶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39个,现饲养奶牛439 722头,其中坝上地区饲养奶牛274 943头,坝下地区饲养奶牛164 779头,并建成塞北蒙牛现代牧场,张北伊利505现代牧场,宣化金源牧业等一批大中型现代牧场。

2.1奶牛养殖分布集中,企业带动明显

张家口市奶牛养殖主要集中分布在坝上的张北县、察北管理区、沽源县、塞北管理区、康保县,占奶牛存栏的61%,坝下的涿鹿县、怀来县、宣化县、崇礼县、万全县、怀安县,占奶牛存栏的33%,尤其是坝上地区夏季天气凉爽,草场面积广阔,是奶牛养殖的好地方(表1)。

表1 张家口市2014年奶牛存栏数量及产奶量表

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张家口市奶牛养殖的发展,内蒙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在坝上地区都建有大型的乳制品加工厂,还有圣元公司和长城乳业,他们都根据自己和当地的资源条件建有自己的奶源基地,每年加工鲜奶上百万吨,为张家口市奶牛养殖业的大力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2.2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

张家口市养殖最多的奶牛品种为荷斯坦黑白花奶牛,还有一部分是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和娟珊牛,最初的黑白花奶牛是这3种牛与荷斯坦黑白花奶牛的杂交后代,虽然抗病和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后代的产奶性能相对较差,遗传性能不够稳定,经过十几年的杂交选育和塞北管理区、察北管理区、张家口市牛奶公司、宣化牛奶公司、张家口市农科院所养奶牛逐步向各地扩展,使得张家口市奶牛品种不断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

张家口市畜牧主管部门和各专业技术人员也针对奶牛的繁殖和育种技术制定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如早期配种、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性控胚胎、性控精液等。

3 张家口市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在张家口市乳品业快速发展,畜牧经济逐渐上升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少问题的存在,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类。

3.1奶牛良种数量不足,品种杂乱

近年来随着乳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奶牛养殖业也增长很快,从2003年的十几万头到现在的40多万头,但良种牛还达不到50%,适龄母牛的比例最多能达到50%,奶牛单产最好的牧场也只有7 t左右,与我国最高的奶牛单产10 t还相差很远,年繁殖成活率不足80%,淘汰率20%以上,所以远远不能满足奶业发展对良种奶牛的需求。有些牛场不管奶牛的品种和产奶性能,只要是黑白花奶牛就养。但是有些近乎是肉牛或者是肉奶兼用牛,进食很多,产奶很少,给奶牛养殖场(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3.2饲料结构不合理,饲养管理水平低

现在大部分牧场都是自己制作饲料配方,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导致饲料配比不精确,饲料中也不加多种维生素,这样不但影响采食量,还会造成繁殖问题和营养疾病等。有的牧场只饲喂一种饲草料,这样不仅会造成产奶量降低,有时候会造成前胃迟缓,代谢紊乱等。大多数养殖户还停留在传统的饲养水平上,饲料就是用麸皮、麻饼、玉米秸秆、莜麦秸秆等,通过简单的混合,没有青贮、黄贮,不喂苜蓿和羊草,粗饲料采食量减少,从而导致奶牛营养代谢病的频繁发生。奶牛没有经过合理分群,而是混合饲养,导致有的奶牛营养不足,有的营养过剩;饲喂时间和挤奶时间不固定,牛舍和运动场卫生条件较差,牛体不干净,这样不仅影响奶牛的生长,也会造成牛奶细菌的超标。

3.3 TMR搅拌机难以推广或运用不当

很多养殖场或养殖户对TMR技术认识不够,再加上TMR机的价格几万到几十万,许多养殖者无法承担,即使有的养殖户通过政府补贴购置了机器,也是闲置不用,仍然使用人工搅拌。而有些已经使用TMR机的养殖场或养殖户,使用机器不当,胡乱将各种饲料混合。殊不知全混合日粮应该是各种饲草料和各种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顺序放入TMR搅拌车,经过充分混合加工而成。配套设施不完善,只有TMR搅拌机,而没有添料车,不能实现一条龙的机械化作业,影响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饲养成本。

4 张家口地区奶业发展趋势

牛奶被誉为“接近完善的食品”,奶业是“朝阳产业”。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牛奶已从原来只能供应婴幼儿、年老体弱者以及伤病员饮用的“特供营养食品”,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膳食营养必需品[3]。张家口地区具有自然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人文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1)未来张家口市的奶牛养殖业仍将处于快速、健康的发展,整个产业将由超常规发展转入正常发展,由速度数量型转为质量效益型,由粗放式管理转为集约式管理,由政府主导转入市场驱动。

2)为了提高奶牛单产和牛奶质量,利用纯种中国荷斯坦奶牛与现有的奶牛品种进行多代杂交或进行胚胎移植,使高质量的奶牛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3)由于进口乳制品价格过高,国产乳制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广大消费者纷纷购买国产乳制品,所以国产乳制品的销量会有明显上升。未来对优质新鲜奶源的需求会更加旺盛,奶源的缺口会加大,奶源的供求旺盛,带来了鲜奶价格的一路攀升,这样就会刺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当然发展的方向仍然是大型的奶源基地。奶牛养殖将继续朝着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奶牛养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运涛,杨志敏,李广有,等.6个苜蓿品种在冀西北地区的生产性能[J].草业科学,2014,31(6):1141- 1146.

[2]张宏雨,李广有,李东,等.张家口市奶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产业透视,2009,45(10):15- 19.

[3]李景芳,陆东林,叶尔太,等.新疆奶业发展现状和展望[J].新疆畜牧业,2009,(2):16- 19.

*通讯作者王运涛,男,1985年生,硕士,研究方向:牧草资源与育种。

基金项目:河北省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张家口地区奶牛养殖现状研究(张家口学院校级课题2014063);国家科技支撑“奶牛营养调控与粗饲料高效利用关键技术(2012BAD12B02)”

收稿日期:2015- 07- 11

猜你喜欢
趋势现状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趋势
走,找对策去!
初秋唇妆趋势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