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例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2015-03-28 00:46梁栋尤伟于洋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保乳浸润性分型

梁栋 尤伟 于洋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 河南郑州 450003)

乳腺癌多见于老年女性,但近几年来美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平均年龄为48.7岁,比西方国家早了10 a[2-3],在我国对年轻乳腺癌更应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115例35岁以下年轻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5例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作为年轻组,随机抽取同期年龄≥6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115例作为老年组,均经术后病理证实。随访截止时间为2015年3月,随访时间12~63个月。年轻组年龄 19~35岁,平均(28.15±6.41)岁;老年组年龄 60~83岁,平均(69.75±7.74)岁。

1.2 调查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整理患者肿瘤分子分型、病理分期及治疗方法等情况并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釆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年轻组早期(0~ⅡA期)乳腺癌患者54例(47.0%),中晚期(ⅡB~Ⅳ期)乳腺癌患者61例(53.0%)。老年组早期乳腺癌患者 78例(67.8%),中晚期乳腺癌患者 37例(32.2%)。年轻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比例高于老年组(χ2=10.241,P=0.001 <0.05)。年轻组淋巴结转移75例(65.2%),老年组淋巴结转移 43例(4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821,P=0.000<0.05)。

2.2 病理类型 年轻组浸润性导管癌89例,导管内癌20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其他4例;老年组浸润性导管癌92例,导管内癌17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其他5例。两组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7,P=0.864 >0.05)。

2.3 免疫组化指标 年轻组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比例分别为66.7%、59.6%、26.1%;老年组中 ER、PR、Her-2阳性比例分别为79.9%、58.4%、20.9%。年轻组ER阳性率低于老年组(χ2=4.919,P=0.003 <0.05),PR、HER2 阳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2,P=0.789>0.05;χ2=0.871,P=0.351 >0.05)。

2.4 分子分型 年轻组中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所占比例低于老年组,但三阴性乳腺癌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详见表1。

表1 年轻组和老年组分子分型比较[n(%)]

2.5 手术方式 年轻组中26例(22.6%)采取了保乳手术,老年组中12例(10.4%)采取了保乳手术。年轻组患者保乳手术率高于老年组(χ2=6.179,P=0.013 <0.05)。

3 讨论

对于年轻性乳腺癌的定义,国际上尚存争议。文献报道中有定义为40岁以下、35岁以下及30岁以下者,但目前国际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多将其划定为35岁以下[4]。本研究亦采用了这一标准。外文文献报道,年轻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老年患者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小叶癌[5]。但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无明显差异,考虑为入组患者年龄、病例数、地域及人种的差别。但年轻组TNM分期中晚期患者及淋巴结转移率较老年组高,可能与年轻乳腺癌易误诊且早期不易发现有关。年轻女性由于乳腺比较致密,触诊发现肿瘤比较困难,乳腺钼靶片病灶也容易被致密的腺体掩盖(以钙化点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癌除外)。B超虽然较易检出肿瘤,可区分囊性或实性肿物,但易将恶性肿瘤认为是良性病变而导致漏诊。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ER、PR、HER2等相关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癌临床处理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6]。ER、PR作为性激素受体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存在一定的表达,当细胞出现恶变时会有表达缺失。ER、PR阳性说明肿瘤分化较好,恶性程度低,内分泌治疗效果好。本研究中年轻组ER阳性表达率低于老年组,与其他研究报道[7-8]一致,说明年轻乳腺癌较老年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差。HER2属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细胞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通路中及控制正常细胞生长与分裂中起关键性作用,此信号传导途径的异常与各种肿瘤,尤其是乳腺癌密切相关[9]。HER2基因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低,病情进展迅速,易复发及转移,对化疗耐药,化疗缓解期缩短。本研究中,两组HER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与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目前认为,Luminal A型乳腺癌进展慢,内分泌治疗效果好,预后较好。HER2过表达及三阴性乳腺癌进展快,内分泌治疗效果差且预后差。本研究中,年轻组Luminal A型乳腺癌比例较老年组低,但三阴性乳腺癌比例较老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年轻乳腺癌更具侵袭性的生物学特征及预后较差的临床特点与其分子分型相关。

乳腺癌患者在要求生命延长同时亦希望生活质量的提高。乳腺癌的传统手术方式是根治术,但该术式对患者伤害大,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改良根治术虽然较传统根治术有一定改善,但患者仍需将乳房切除。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技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及分割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保乳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本研究发现年轻组的保乳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说明年轻患者更希望保留乳房。大量研究表明,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在局部复发及远期生存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对于早期年轻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是安全的[10]。切缘阴性、局部瘤床加量放疗和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有效降低保乳术后局部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综上所述,年轻性乳腺癌分期晚、淋巴结转移多见;ER阳性率高;LuminalA型及三阴性乳腺癌所占比例较高。年轻患者更倾向于保乳手术治疗。

[1] Brinton L A,Sherman M E,Carreon JD,et al.Recent trends in breast cancer among younger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J].J Natl Cancer Inst,2008,100(22):1643 -1648.

[2] 郝捷,陈万青.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12)[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c50.

[3] Li J,Zhang B N,Fan JH,et al.A nation - wide multicenter 10 - year(1999-2008)retrospective clinic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female breast cancer in China[J].BMC Cancer,2011,11:364.

[4] Colleoni M,Rotmensz N,Robertson C,et al.Very young women(≤35 years)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features of diease at presentation[J].Ann Oncol,2002,13(2):273 -279.

[5] Carney P A,Miglioretti D L,Yankaskas B C,et al.Individual and combined effects of age,breast density,and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use on the accuracy of screening mammography[J].Ann Intern Med,2003,138(3):168 -175.

[6] Caldarlla A,Crocetti E,Bianehi S,et al.Female breast cancer status according to ER,PR and HER2 expression:a population based analysis[J].Pathol Oncol Res,2011,17(3):753 -758.

[7] Bashir M A,Alin A,Shaban S,et al.Young women in the UAE have higher incidence of HER2 positive breast cancer[J].Breast J,2012,18(6):637-638.

[8] 罗懿中,张安泰,赵丽梅,等.年轻女性乳腺癌163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子分型[J].广东医学,2015,36(4):554 -556.

[9] Jergensen J T,Nielsen K V,Ejlertsen B.Pharmacodiagnostics and targeted therapies:a rational approach for individualizing[J].Oncologist,2007,12(4):397 -405.

[10] Arriagada R,LêM G,Contesso G,et al.Predictive factors for local recurrence in 2006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resected small breast cancer[J].Ann Oncol,2002,13(3):1404 -1413.

猜你喜欢
保乳浸润性分型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42例临床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