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效果分析

2015-03-28 00:46黄长明雷静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肾囊肿单纯性囊肿

黄长明 雷静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泌尿外科 河南濮阳 457001)

肾囊肿包括单纯性、成人型及获得性,大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体检时偶然发现概率大,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引发血尿、肾功能减退等系列并发症,甚至最终导致肾脏病变[1]。目前临床治疗肾囊肿以手术为主,传统开放手术效果虽较好,但创伤大,增加患者痛苦[2],不利于其术后恢复。随着微创技术、后腹腔镜系统的不断发展,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因其微创、痛苦小、并发症少等特点逐渐成为肾囊肿治疗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研究对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肾囊肿患者行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共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22~85岁,平均(45.2±7.4)岁;病程4个月~7 a,平均(2.6±0.7)a;直径5~11.3 cm,平均(7.5±0.6)cm。其中右侧26例,左侧24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4~86岁,平均(45.5±7.2)岁;病程3个月~7.4 a,平均(2.9±0.6)a;直径 5.1~11.4 cm,平均(7.4±0.5)cm。其中右侧27例,左侧23例。两组年龄、病程、囊肿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单纯性肾囊肿,直径5 cm以上;②出现血尿、肾盂压迫、疼痛等症状;③准备手术治疗;④知情并签订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机制异常;②手术禁忌证;③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感染性肾囊肿;④后腹腔手术史。

1.3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B超等相关检查,了解囊肿位置、直径、组织关系等情况。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全麻,常规消毒铺巾,从第11或12肋间行切口,肾筋膜切开后对肾脏游离,将肾囊肿有效暴露。距肾实质0.5 cm切除囊肿,电凝止血后可吸收线缝合创缘,留置引流管后关闭切口。术后给予抗生素、引流管理、疼痛干预等处理。观察组则行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气管插管全麻,取健侧卧位,从患侧腋中线上髂嵴2~3 cm处行切口,约1.5 mm,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依次切开后钝性分离至腹膜间隙,利用穿刺套管针将球囊置入后腹膜间隙,球囊中含有500~800 ml水,利用球囊扩张腹膜后间隙,保留3 min左右(目的为压迫止血)。于腋前线第12肋间、髂嵴上方分别行5、10 mm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后置入腹腔镜。腹腔镜直视下切开肾筋膜并钝性分离以暴露肾囊肿。提起囊壁,距离肾实质5 mm处于囊肿壁剪一小口,吸净囊液后电凝止血,囊肿坏死部分切除。囊底清洗后镜下留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抗生素、引流管理、疼痛干预等处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及住院天数 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x±s)

2.2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P=0.01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有报道称,单纯性肾囊肿在肾囊肿中最为常见,占1/2以上,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疾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通常不需特殊治疗;一旦肿瘤直径长至5 cm以上,会表现出血尿、疼痛、肾盂压迫等症状,建议及时行手术治疗[3]。本组100例患者均为单纯性肾囊肿,且直径在5 cm以上,为此均给予手术治疗。

单纯性肾囊肿手术方式较多,包括经皮穿刺抽吸、开放性手术、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等,其中经皮穿刺抽吸近期疗效明显,能有效缩小囊肿,改善疾病临床症状,但该术式复发率较高(30% ~78%),甚至有时出现囊肿体积扩大现象,造成严重后果。传统开放手术在缩小囊肿体积上效果良好,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易引发出血、疼痛等并发症[4],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是在微创技术、后腹腔镜技术支持下发展而来,主要是通过球囊或气囊扩张腹膜后间隙形成一定的空间,于该空间内利用腹腔镜完成去顶减压术,可有效减少腹腔内手术引发肠梗阻等相关脏器并发症。同时通常只需于患者腰背部行3个5 mm小孔便可完成手术,操作简单[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提示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特点,进而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与邓正国等[6]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并发症主要为高碳酸血症、尿潴留,这可能与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不当等有关,可通过加强手术操作及护理干预避免。对照组并发症以术后出血、感染、尿潴留为主,其中术后出血可能是因为肾实质与囊肿壁之间的距离太近引起;疼痛与术后出血密切相关;而尿潴留与患者卧床时间相对长、护理不到位有关。

综上所述,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疗效明确,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 朱铭,曹志刚,梁凯,等.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与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26(12):955-957.

[2] 李旭日.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79例临床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46(2):172 -173.

[3] 李传印,郑少波,刘春晓,等.自制单孔多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与开放性手术的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30(5):579 -581.

[4] 王共先,李煜,傅斌,等.经脐单孔腹腔镜与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天津医药,2012,40(10):1067 -1068.

[5] 范天勇,杨璐,梁国标,等.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11):1169 -1171.

[6] 邓正国,田斌,郑攀,等.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6):939 -940,943.

猜你喜欢
肾囊肿单纯性囊肿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肾囊肿悄悄损害肾健康
肾囊肿悄悄损害肾健康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经腹与后腹腔途径腹腔镜治疗肾囊肿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17例单纯性肥胖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