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在中国东南亚外交突破中的价值探析

2015-03-28 09:24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越争端东南亚

陈 翔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089)

越南在中国东南亚外交突破中的价值探析

陈翔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089)

由于南海争端的升级以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等诸种因素的作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一系列困境。要破解这种困境,使中国的东南亚外交出现转机和良性发展,需要寻求关键突破口。而越南作为自身战略地位和在东盟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与中国关系的多种特殊性,成为中国开拓东南亚外交的突破口以及理顺东南亚外交的通道。事实上,越南与中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趋同性,在文化上的同源性,在经贸上的互系性,在外交战略上的契合性,都使得中国依靠越南及发展中越关系这个抓手搞好与整个东南亚的关系。

越南;东南亚 ;中国 ;外交突破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随着中国对国际事务参与度的提高,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更加频繁,交流更加常态化,从而也导致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更加“全球化”。而在中国在国际舞台纵横捭阖之际,是不能忽视周边地区的。可以说,中国崛起为全球大国必须以良好的周边环境为依托。[1]2013年10月召开的中央周边工作座谈会也明确提出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中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2]

东南亚是中国周边外交和整个外交棋盘的重中之重,关乎中国和平发展的周边安全环境的维持,关乎中国“和谐世界”理念的推行,关乎中国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不过,近年以来,中国的东南亚外交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困境与麻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形象、利益和地位。突出表现在中国解决区域争端与冲突的能力不足和效果不佳,中国与相关国家沟通的机制失灵与错位,以及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好感度和支持度在下降,疑虑、警惕与担心在增加。

要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和处境,需要寻找突破口,找准关键环节,摆脱这种不应有的困境。这个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就在越南,处理和发展好与越南这个东南亚举足轻重以及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家的关系,对于更游刃有余地开展东南亚外交、突破当前的外交困境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而发展好与越南的关系不仅有着理论上的可行性,还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中越两国之间具有发展两国关系的一系列利好因素,只要两国下大力气,下足功夫,中越关系就会迈入更加友好、更加健康和更加良性化的轨道,也必然会带动中国的东南亚外交得以转机。

一 中国东南亚外交出现困境的原因

要破解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博弈所遇到的阻力以及中国在东南亚外交空间的压缩,我们需要深刻剖析、把握与理解出现这种困境的原因。客观地说,中国东南亚外交的困境,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要素、多个因子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产物。

首先,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快速崛起出现的“不适症”,对中国发展方向和战略意图有着较多的顾虑、疑惑与担忧。中国“成长的烦恼”不仅与中国自身始终相伴,也与东南亚国家形影不离。东南亚国家一方面感悟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并在与中国的经济交往中获取实实在在的好处与利益,另一方面,“红色中国”惊人地成长为世界强国以及巨人般地屹立在东南亚的身旁,这让以中小国家为主的东南亚国家心理压力倍增。东南亚国家对今天中国的身份认知把握不清,对未来中国的角色扮演判断不明,尤其是历史中国与东南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恩怨,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动向的警惕、疑惧就在所难免了。就有东盟人士指出,无论中国面向何处,对东盟都是威胁。[3]也正是如此,为中国在东南亚顺利地、有效地开展外交活动设置了无形的心理和认知障碍。

其次,南海主权争端是中国在东南亚外交处于被动与困境的一大现实要因。在南海的主权与权益争端中,中国与菲律宾、越南、文莱、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有着性质不一、等级各异、烈度相别的冲突与分歧。南海争端已经多年,谈判已经多起,协商已经多次,然而各方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能为大家所接受的解决路径。它如同一个悬在中国与东南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造成了地区紧张局势,影响着中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的关系健康和顺利地发展,制约着中国在东南亚外交战略的有效开展。

再次,美国的“亚太再平衡”和重返东南亚的战略对中国的东南亚外交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美国担心中国很有可能取代美国,主导东南亚地区事务,最终使得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日益边缘化。[4]美国积极介入东南亚国家的事务,插手南海争端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为制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服务的。而伴随着美国亚太新战略的推行,一些东南亚国家比如菲律宾似乎找到对抗中国的依靠,在南海争端等问题上态度越来越蛮横,口气越来越强硬,行动越来越粗野。这在一定意义上也造成了中国的反弹,政策的选择余地变得更加狭小,从而使得在东南亚的外交空间变得更加狭窄。

此外,东南亚一些国家内部局势的不稳定与动荡以及区外大国对东南亚的积极介入也影响着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布局和开展。缅甸2011年民主化以来,与西方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逐渐热络;新加坡的亲美倾向有所强化,主动向美国提供军舰停泊点;泰国的政局动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中国的关系。与此同时,区外大国如日本、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等不断以各种名义介入东南亚事务,某种意义上挤压了中国的外交空间和缩小了中国外交的回旋余地。

二 越南在中国东南亚外交中的价值

要解决中国东南亚外交所碰到的问题,破解东南亚外交的窘境,需要做的是通盘考虑,创新思维,转变思路,有层次性、差别性和重点性地对待与处理与相关国家的关系。稳定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东帝汶等国家的友好关系,保持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正常关系的同时,尤其要以越南为东南亚外交的重要支点和突破口,寻求在东南亚外交的转机和新生。之所以将越南作为中国东南亚外交战略的重要棋子,将越南作为中国理顺东南亚外交脉络的一大抓手,是由越南在东南亚的重要地位、越南在中国东南亚外交中的有效价值以及中越关系的特殊性对于中国—东南亚关系的重大作用等所决定的。

(一)越南在东南亚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越南依凭自身的能量与实力在东盟组织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东南亚地区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从地缘上看,越南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与多数东南亚国家相邻或隔海相望,联系颇多,交往颇密。尤其是越南位于中国与东盟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可起到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中枢与纽带。在东盟与中国的各项合作中,越南的参加加大了这种合作的成功率。[5]38

从政治上看,越南一直在为增加在东盟组织的发言权而努力。近年来,越南在东盟框架内,表现的积极活跃,频频主办国际会议,强化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和区外大国的合作。2006年越南被东盟推举作为东盟的代表参加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的竞选并成功当选。越南与中国、俄罗斯的战略关系得到维持与强化,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关系得到大幅发展,扩大了越南的地区影响力。同时,越南在东南亚政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越南与老挝、柬埔寨的特殊联系使得越南在东盟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6]9

从经济发展上看,越南在东南亚地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越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沛的人力资源,国内市场广大。革新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越南经济不断取得成功,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7%以上,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6]9国际社会也对越南的发展潜力寄予厚望,越南作为东亚新兴经济体被誉为“钻石国家”、“展望五国”、“亚洲最有吸引力的国家”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越南也起着不可忽视的连带作用和桥梁地位。

从军事实力看,越南在东盟中的军事地位绝对是排在东盟各国的首位。[5]35越南拥有东南亚最为庞大的军事机器,近年来的军事现代化进程也引人关注。在当前东南亚地区局势不甚明朗的时期,越南的军事力量是东南亚的一种不容忽略的存在,也为提高越南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提供支撑。

(二)中越解决陆上及北部湾争端的经验可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与借鉴

中越两国的领土主权原本包括1000多公里的陆上边界纠纷,北部湾划界矛盾以及南海的主权争端。中越两国通过1979年的边境战争以及之后多年断断续续的边境冲突所带来的损失和伤害认识到,通过非和平的手段与方式解决争端是没有出路的。因此,中越在关系正常化后,经过漫长、艰难与复杂的谈判,解决了两国在陆地和北部湾的边界分歧。中越这两个曾经兵戎相见的国家能够解决比较复杂的边界争端,给南海各方围绕着南海主权与权益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首先,通过双边对话与谈判的方式解决涉及主权争端的问题是一条正确与有效的途径。关于领土等敏感问题的争议,多边外交通常显得力不从心,双边谈判则是有实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7]一些南海争端方力图使地区争端多边化、国际化,力图一揽子解决南海岛礁和领海争端,这只会使问题复杂化和更加难以解决。中越两国通过多轮艰苦的双边谈判,成功解决了原本焦灼化的陆上边界及北部湾海疆争端,是值得当前南海争端各方学习和借鉴的。

其次,公平协商、互谅互让、坦诚交流、尊重历史和照顾现实是解决主权冲突必备的精神武器。中越两国能够将长期困扰双边关系发展的边界争端化解点,是与两国在谈判与沟通过程中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分不开的。南海争端问题的解决同样需要各争端方以更足的信心、更多的耐心、更大的决心、更高超的智慧和更频繁的协商与互动才能得以化解。

再次,政治上良好的双边关系是领土与主权争端得以解决的重要保障。在中越陆地边界、北部湾争议的演变与解决过程中,双边的政治关系与争议的互动极为明显。[8]政治关系的改善与友好有利于为争议的解决创造良好的环境,争议的解决又会促进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南海争端各国完全可以从这种政治关系与争议的互动寻找灵感,寻求突破。

另外,主权争议的解决会带来双方经济关系的发展。中越两国在边界问题化解之后,两国的边境贸易得到迅速发展。截至2010年5月,两国的边境口岸共有九个,有利于推动了两国边贸的发展以及两国经济关系的融合与融洽。这对围绕南海领海与资源争端的各国会带来很大的启发,如何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落实到实处,深深地考验争端各方的智慧。

(三)良好的中越关系可以消解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的“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在东南亚地区有着广阔的市场,东南亚的精英们倾向于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民族主义情绪的上升,中国未来可能改变睦邻政策,转而寻求地区霸权。[9]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在南海所采取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一系列正当行为被很多东南亚国家所误解和误判,主观断定中国在采取“进攻性”或“前进”政策。中越两国关系的特殊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东南亚存在的“中国威胁论”,缓解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自身)对中国崛起以及南海政策的疑虑与恐惧。

应该说,在所有涉及南海争端的当事国中,中越的主权争议最大,涉及区域最广,延续历史最久,更是曾经发生了两次海上武装冲突。中越关系的一个特殊性就在于它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这也赋予了越南在解决南海争端中的作用与价值。作为南海争端最大的两个声索国,中越如能在双边框架内平和地、合理地解决这个折磨与困扰本地区多年的棘手问题,那么其他声索国就会看到希望,就可能为整个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某种示范、参考与榜样。整个东盟也将会看到中国的和平诚意,中国的东南亚外交的困境必定会有所缓解或者根本改观。如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越南就破解南海这一两国关系中唯一的历史遗留问题,达成一定共识,包括成立中越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积极推进中越海上共同开发。[10]这在东南亚国家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南海问题解决的积极信号。

同时,越南对于中国的不同凡响和与众不同在于,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与中国有着最为复杂的历史恩怨情仇的国家,是曾经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唯一的一个东南亚国家,也是一个现在与中国有着主权争议的国家。如果中国能够将与越南的关系处理得当、妥善与友好,如果中越关系能够步入一种良性化的轨道,那么东南亚其他国家在一定层面上会有一种认知:那就是既然中国能够与越南处理好关系,既然能够与友善、理性地与越南发展关系,中国也会和善地对待相关国家。中国的“睦邻、安邻、富邻”政策就会得到东南亚国家更为广泛的认同与认可。在这种认知利好的情况下,“中国威胁论”也会逐渐消解,中国在东南亚外交的主动权会有所增强。

三 中越友好关系的利好因素

事实上,将越南作为中国东南亚外交的突破口不仅有着理论上的极大必要性,而且还有着实施与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在当前中越关系的基础之上,中越发展更为巩固更为久远和更为稳定的友好关系是有着一系列的有利条件和利好因素。

(一)意识形态的趋同性是中越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

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上的趋同性为中越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越两国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理论,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两国在反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交流治国理政经验以及前进方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

在苏东剧变和冷战结束后,价值观上的同质性为中越两国共同反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寻找到共同的联系纽带。美国一直没有放弃外交中的价值观倾向和野心,在奥巴马上台后推行的亚太战略中,多角度实施和平演变是一个战略目标,它把促进民主和人权的目标对准中国、越南、缅甸和朝鲜等国。[11]越南对美国一直以来意欲权力渗透和颜色革命以推翻越南共产党领导的企图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越共八大上,再次强调了越共的领导地位,坚决反对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总书记杜梅呼吁保卫社会主义,防止并粉碎一切“和平演变”、反叛和颠覆的企图和阴谋。[12]在这方面,中国可以成为越南的坚强后盾和可靠后方,中越两国相互支持,共同抵制西方在人权和价值观方面的政治压力,夯实社会主义的东方堡垒,捍卫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

也正是因为中越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两党关系在两国关系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的历程来看,两党关系在两国关系中一种扮演着积极正面的角色。两党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各个层面的交流,相互学习对方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领导人互访之频繁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也是罕见的。熟络的党际交往和友好的两党关系有利于两国关系的稳定与以及面对争端与矛盾时的“软着陆”,这是中国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所不具有的。

同时,作为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好同志”,中越有着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向着更加民主和自由、更加繁荣和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迈进。正如越南前国家主席阮明哲指出的“中越两国拥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13]这种对于未来美好理想社会的共同期盼有助于当前两国采取更为协调和友好的政策。

(二)文化的同根性是中越关系发展的重要依托

文化上的密切性与相近性可以为国家关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越南的中国问题专家阮辉贵教授曾说过,中越两国之间有“三同”,即同文、同种、同志。同志就是前面所指出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一致性,同文与同种很大层面上就是指中越两国在文化上的同根性。事实上,越南是儒家文化圈的重要一员,是与中国文化最为密切的国家,是历史上中国文化最为积极的学习者与接受者,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国家。正如有学者指出那样,“越南受中国影响之深,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14]

文化同根性为中越关系的积极健康发展注入“甘泉”,营造了一种相对更容易相互理解的交流与沟通环境。儒教两千年来对越南的社会和家庭产生了巨大影响,潜移默化为人们的思想文化、教育、习惯行为。[15]正是基于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上的相似性,中越两国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处理好双方之间的关系。这在中越的长期交往史上已经得到深刻与明显的体现,比如越南人民敬仰的胡志明主席就是怀揣着中越“同根同族”的情怀与中国建立友好和亲密的关系,演绎了中越关系史上一段美好的回忆。

同时,文化同根性能够夯实和扩大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支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近些年来,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中国的文化产品如电视剧、流行歌曲等都在越南风靡一时,对于汉语的热衷在越南也是经久不息。这种文化上的密切性有利于民间层面的友华、亲华倾向的增加,有利于两国民众相互了解、减少误解、增进理解和强化认同,为更好地开展中越关系奠定坚实的民间基础。

(三)经贸的互系性是中越关系发展的强劲动力

国家关系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利益的驱使。中越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两国之间经济关系的融洽和经济利益的互系。可以说,中越两国在经济贸易、投资、经济区域一体化方面的合作为两国关系利好走向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势头明显,双边贸易额增长速度惊人。在中越关系正常化的1991年,两国的贸易不过区区0.32亿美元。而在2013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502.1亿美元,同比增长22%,中国也连续多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16]中国出口越南的主要商品是电子、机械等工业制成品,进口越南的主要商品是农产品、燃料等初级产品,双方经济结构互补性较强。只要今后双方解决出口产品单一、贸易结构失衡等问题后,两国的经济贸易联系必将会更加密切,也必将会造福于两国和两国人民。

中越在投资领域的合作进展迅速,发展前景广阔。在关系正常化的1991年,中国在越南的投资项目仅有一个,投资额也仅仅只有22万美元。而在2013年,中国在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大幅增长了38.7%,达到205.9亿美元。[17]相信随着越南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当地劳动力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拥有庞大资本的中国必将会输入和投资到越南,也将吸纳更多的越南就业者,从而促进双方共同利益的实现。

此外,区域一体化带来的区域经济的融合与联络也带动着两国关系的发展。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中越两国“两廊一圈” 规划的提出及展开,中越两国积极行动、多方协调,努力促进双方相邻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同时,将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合作作为中越友好关系的试验田,以培育出两国“好兄弟、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的果子。

(四)外交的契合性是中越关系发展的直接源泉

外交政策与战略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行为,体现这个国家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如果一个国家将另一个国家作为重要的甚至主要的外交对象,那么表明后者对于前者的重要性,同时表明前者将积极寻求与后者发展关系。中国和越南相互将对方视为重要的外交对象,这种契合性大大有利于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国新时期外交将周边国家作为首位、发展中国家视为基础,同时提出“安邻、睦邻、富邻”方针,要以邻为伴、与邻为善。2013年又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周边外交会议,说明中国非常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越南兼具中国的周边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在中国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越南在2001年的越共九大上明确提出其外交优先次序,即邻国优先、传统友好国家优先、大国优先的外交方针。很明显,中国兼备了这样三种角色,也是越南最重视的外交对象。近些年来,越南党政领导人频频造访中国,是越南与其他国家关系所无法比拟的。就像越南学者所坦言的,“中国既是一个大国,也是我国的邻国,双方都认为越中友好合作特别重要。”[18]

也正是这种相互视为重要外交对象的契合性,中越两国在2008年宣布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战略角度和全局高度看待两国和两国关系,以推动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同时,两国在国际场合相互支持,在促进东亚安全与稳定、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和争取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方面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

四 结语

要想实现中国的和平地、顺利地和成功地崛起,必须要保证周边环境的稳定与安全。东南亚作为中国周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面临着一些困境、瓶颈与麻烦。将越南作为中国进军东南亚的桥头堡、突破东南亚外交困境的利器以及重振东南亚外交的抓手,不仅有着理论上的可能性和主观上的必要性,更有着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客观上的可能性。中越两国在价值观、文化传统、经济交往以及国际外交等层面有着很多的契合之处,这些契合点是中国东南亚外交中的越南战略的重要支柱。总之,中国外交的重点在周边,周边外交的重点是东南亚,东南亚的重点是越南,以越南盘活中国的东南亚外交,以东南亚外交疏通中国的周边外交,以周边外交理顺中国外交全局。

[1]翟崑.突破中国崛起的周边制约[J]. 国际展望,2014,(2):2.

[2]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N].人民日报,2013-10-26.

[3]韩玉贵,安秀伟. 论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塑造[J].山东社会科学,2011,(4):59.

[4]Elizabeth Economy. Chinese Rise in Southeast Asia:implicat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5,144(14).

[5]刘志强.越南在东盟中的地位与作用[D].广西民族大学.2007.

[6]王国平,李见明. 越南:新兴的东盟中坚力量[J].东南亚纵横,2007,(11).

[7]张植荣.中越北部湾划界谈判及对解决海疆争端的启示[J].国际论坛,2005,(3):33.

[8]张沱生.东亚领土与海洋权益争议及其政治经济含义[J].现代国际关系,2012,(2):29.

[9]翟崑. 试析东南亚地区的“中国威胁论”[J].亚非纵横,2006,(5):52.

[10]新华网.李克强与越南总理阮晋勇举行会谈[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0/13/c_117697587.htm.

[11]吴心伯.论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 2012,(2):62-67.

[12]倪霞韵.越共八大后内外政策走向[J].现代国际关系.1996,(8):15.

[13]Sethmydans. Vietnam’s Leaders Wants U.S . Visit to Be All Business[N]. New York Times,2007-06-14.

[14]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3.

[15]古小松.东南亚儒释道文化[J].东南亚纵横,2014,(2):55.

[16]越南人民报网.2013年越南的六大贸易伙伴[EB/OL]. http://cn.nhandan.org.vn/economic/commercial/item/1731501-2013.

[17]新华网.中国蝉联越南最大贸易伙伴[EB/OL].http://www. yn.xinhuanet.com/asean/2014-02/27/c_133147114.htm.

[18]潘允南.2004年世界形势与越南外交[J].共产主义(越南),2005,(1).

[责任编辑 自正发]

Analysis of Vietnam's Values in the Chinese diplomatic Breakthrough in the Southeast Asia

CHEN Xia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iplomacy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states is facing a series of difficulties and some dilemma due to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and American returning Asia Pacific strategy,etc. China should seek ways to solve this dilemma for the Chinese Southeast Asian policy. Vietnam,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ASEAN and owns strategic position,becomes the key to open the door to Southeast Asia. In reality,Vietnam and China have common view of values and ideology,homology in the cultur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economic and trade,uniformity in the foreign policy.All of these make China rely on Vietnam and China—Vietnam relations to maintain and develop good relations with all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Vietnam;Southeast Asia;China;diplomatic breakthrough

D822.3

A

1008-9128(2015)02-0007-05

2014-11-06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美国联盟体系与地区经济发展(11YJCGJW021)

陈翔(1987-),男,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史等。

猜你喜欢
中越争端东南亚
中越米轨铁路大桥完成“换骨手术”
中越情谊深
中越边境地区壮、岱族婚姻文化初探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对日受降权争端背景下的中共与美关系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