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滨海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研究

2015-03-28 15:49刘昌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滨海京津冀调整

□文/刘昌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秦皇岛)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滨海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研究

□文/刘昌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秦皇岛)

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滨海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时期,滨海旅游既要主动迎接挑战,又要把控好发展机遇,在不断的产业调整与升级中寻求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滨海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促进滨海旅游产业调整和升级的措施进行研究,以期推动滨海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城市;旅游产业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9日

滨海城市拥有着富饶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是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极佳去处。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滨海旅游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对产业调整与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调整与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实现,在此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我们必须要重视滨海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认真对待每一个影响因素,积极发挥这些因素的正面促动效益。

一、滨海旅游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滨海旅游产业发展中涉及关联到众多因素,也会受到这些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影响滨海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技术与人才因素的影响。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滨海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的关键要素是科技创新,利用先进科技优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刺激游客消费,满足人们日渐丰富的消费需求。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每次产业变革背后都有着技术创新的足迹,由此看来,技术创新是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动力,是增强滨海旅游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为此,政府和企业应该重视技术创新,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投入力度,以消费者需求为依据,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实现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最终达到旅游经济发展目标。除此之外,人才是技术的应用者和主导者,其具备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了技术应用的实效和旅游服务质量,我们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人才培训教育方面的工作,因为人才是旅游产业调整与优化的根本动力和主导者。

(二)人文与自然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旅游热情逐渐增长,对旅游环境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不断深化发展的旅游产业与利益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尤其是消费者不仅仅作为一名旅游服务对象出现,而更多的是参与到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过程中,成为了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的一员,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旅游服务的实效性,是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其中,政府部门则扮演着旅游产业发展主导者的角色,它承担着制定旅游宏观政策和规划的重任,负责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制度和体系。同时,旅游产业调整与优化并实现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滨海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要秉承生态旅游的理念,遵循自然一般运行规律,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促进滨海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的措施

作者结合上文对滨海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认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滨海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创新科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滨海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技术环境。滨海地区要充分利用这一背景资源,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借鉴其他地区的优势经验,完善自身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给游客带去全新的旅游体验。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滨海地区还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大本地区旅游宣传和营销力度,形成京津冀一体化旅游产业结构,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的旅游攻略,从而带动整个产业体系的发展,满足消费者日益扩张的需求。具体而言,滨海地区旅游单位或企业应该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以顾客需求为本位,及时更新旅游动态信息,包括价格、天气、交通、住宿等,在景点附近打造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联动效益。

(二)优化环境。滨海旅游公司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项目,规范旅游竞争行为,关心、关护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尊重游客的主观意愿,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定期举办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活动,积极采纳广大群众的有效意见和建议,从而完善自身管理体系,推动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而政府有关部门则需要清晰地认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滨海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提出的要求及挑战,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分析自身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协同其他地区整合所有旅游资源,共同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保护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旅游特色,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同时,滨海地区还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京津冀地区交通连成一片,努力发展三地产业集群,给游客带去全新体验,刺激他们的旅游积极性。

(三)引入人才。正如上文所提及的,人才是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的原始驱动力。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积极引入先进人才,打造一批专业化的旅游服务团队,为滨海旅游产业调整与优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此过程中,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及相关公司需要明确现阶段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所需要的人才,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目标和计划,更新他们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业务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他们的旅游服务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性,使其转变为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的主力军,促使他们提出更多有效意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完善旅游管理制度,规范旅游行为,营造滨海地区良好的旅游环境。

(四)完善政策。滨海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政府的引导,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责,制定完善的产业引导和支持政策,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都有所作为。滨海地区旅游产业政策需要以扩大开放为主,将本地旅游带出去、将外地旅游引进来,通过一些旅游项目将滨海旅游产业与其他地区的旅游产业联系起来,搭建旅游企业合作交流平台,实现滨海旅游产业的国际化。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其他产业在滨海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渗透,全方位整合旅游资源,不断扩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发挥产业联动效益,促进各相关产业规划的配套衔接。政府部门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扶植政策体系,将价格、信贷、税率等管理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提升本地区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帮助旅游企业打造知名品牌,通过产业调整与升级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加速滨海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尤为迫切和重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经济市场变化莫测,作者在有关滨海旅游产业调整与升级方面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未来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滨海旅游经济发展,提出更多有效产业调整与升级意见和建议,从而推动京津冀整个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环境和服务。

[1]石培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重点[J].旅游学刊,2011.5.

[2]李锋,陈太政,辛欣.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结构演化关系研究——以西安旅游产业为例[J].旅游学刊,2013.1.

[3]袁花.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旅游产业生态化系统构建[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F59

A

本文为河北省滨海旅游产业转型与升级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k201520-2)

猜你喜欢
滨海京津冀调整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滨海白首乌
滨海顶层公寓
岳滨海 藏石欣赏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