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红河学院学报》总目录

2015-03-28 17:26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哈尼族文化研究

2015年《红河学院学报》总目录

第一期

【哈尼族文化研究】

1/龙倮贵 从禁忌文化看云南边疆哈尼族的生态理念

6/龙庆华 哈尼族民族认同与边疆社会稳定

9/王 婷 陈亚颦 黄绍文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地学校教育传承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

【建水紫陶研究】

14/孔 明 建水陶瓷发展历史探析

19/聂磊明 梁 爽 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

【宗教文化研究】

21/张永清 略论云南宗教文化产业发展

25/黄 旭 徐英迪 情感的召唤与社会功能的双重运作——关于湖南省长沙市安置小区土地菩萨信仰探析

【政治学研究】

28/马泽波 李晓雯 朱 丹 李丽琴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美丽家园”建设为例

33/吴若飞 中国共产党禁毒政策法制化的内涵、意义与实现路径

36/刘 黎 治边思想、国家决策与明清大理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兼论白族生态文化的价值

41/董 宇 社会治理创新之对策研究

44/王亚南 东地中海地区局势对土耳其外交政策的影响分析

【文学研究】

48/李直飞 一种回归文学本位的研究——评布小继的《阐释与建构——张爱玲小说解读》

52/张 羽 爱情剧本的典型结构——中国壮族民歌与英国民歌认知模型比较研究

55/李 明 丁西林文学态度的转变——前期戏剧与抗战戏剧的比较

59/王 丹 《汉志》所载《高祖传》考

64/黄启超 《韩非子》叙事论法研究

67/林明彦 论《山海经》中的祖先崇拜

71/王艺翰 《长生殿·絮阁》对《雷峰塔·水斗》影响的研究

【历史学研究】

76/郑伟林 纳楼与儒林:一个关于清代滇南改土归流的对比分析

82/洪共福 印度政治变迁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语言学研究】

86/葛文峰 季淑凤 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转喻研究

90/杨柠裳 简论汉字的性质

93/方永斌 魏 刚 语言信息处理与普通话水平测试语法研究

99/林福泰 模因论视域下的英汉翻译策略

【教育学研究】

102/罗家祥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05/刘 权 黄 薇 孟加拉国南北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及推广概况

109/赵子越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探析

112/杨 婷 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反思——以湖南省凤凰县三拱桥乡为例

【经济学研究】

115/张必清 云南边境口岸与腹地城市物流体系的构建及空间结构优化

122/于雪娇 姜华德 云南省2015年碳排放约束下的能源结构研究

第二期

【哈尼族文化研究】

1/于 敏 论哈尼族民间故事中的生态意识

4/曹贵雄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哈尼族竹医特色初探

【滇越研究】

7/陈 翔 越南在中国东南亚外交突破中的价值探析

12/李标福 安南属明时期官员考述

【工学与生物学研究】

17/森 维 彭 林 杨继生 宋兴诚 孙红燕 铅锌冶炼企业含砷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20/孟兵良 肖飞章 他克祥 王 飞 沈登荣 三种药剂对榕母管蓟马不同虫态的毒力测定

【计算机科学研究】

23/韦 相 超混沌Lü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与同步

28/陈江丽 张 嵘 BP神经网络算法在教师履职考评中的应用研究

【政治学与管理学研究】

31/钟德涛 张秀艳 建党初期中共关于各革命阶级经济利益维护政策述论

36/贺良林 朱志霞 全面抗战初期张子斋的持久抗战思想论析

40/杨 勇 杨庆国 蒙自撤县建市与周边农村的协调发展

43/刘 芳 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因素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

【经济学研究】

46/李 慧 全球化背景下泰国收入分配结构研究

49/唐俊波 基于二元Copula函数的深圳成指与云南白药收益率相关性研究

【体育学研究】

53/方成军 刘南平 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56/黄小民 南方大农业体育旅游的深度问题

【文学研究】

61/王 欢 宋琬散佚作品考

64/刘海军 两汉魏晋时期河南作家的地域特征——以《文选》为例

67/王辛茹 孙楷第与中国通俗小说目录学的发展

70/梁丽娜 泰戈尔与纪伯伦散文诗之“梵”与“神”

【语言学研究】

74/和智利 大具纳西语的词头a-

78/易 杏 何学琼 《儿女英雄传》中的疑问副词“可”

82/胡大伟 尹可秀 论翻译活动中的读者主体性

85/马秀兰 金融术语英汉翻译单一性信息传导机制的认知辨识

89/刘成萍 向 程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汉英旅游翻译原则及策略探究——以康巴文化在甘孜州旅游文本中的渗透为例

【艺术学研究】

95/张 瑞 魏 刚 许嵩“中国风”歌词的意象研究

99/王晓艳 蝴蝶吉祥图案之造型与色彩

【教育学研究】

101/任晓敏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背景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105/王胜德 韩心粉 肖 翔 王 未 云南边境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差距及其均衡研究

110/杨 岭 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必然趋势、问题及实践路径

115/刘昌升 任京民 陈 柳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设计的问题与优化——以云南省为个案

119/张梦婷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当代西方思潮特殊积极作用的引导

123/余海龙 数字化环境下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第三期

【滇越研究】

1/马洪波 中越边境地区跨境非法婚姻探析——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跨境非法婚姻现状调查

5/龙倮贵 中越两国国防安全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之我见——以滇越边境民族地区为例

【哈尼族文化研究】

10/吴玉萍 罗建伟 浅谈哈尼族医药的人文精神

13/陈 炼 哈尼族社区旅游开发可行性的研究

【建水紫陶研究】

17/李泽杨 张 睿 建水紫陶发展现状问题探究

19/邹 科 张 睿 从“彩填”看建水紫陶的传承与创新

【民族文化研究】

23/王明贵 王小丰 论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的概念及其价值

27/王丽云 王华荣 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

31/段银河 王海燕 从“小炉匠之乡”到“银都水乡”——一个白族工匠村“景区化”发展的省思

36/解 语 旅游产业发展与村落文化变迁——基于滇西新华村的实证研究

40/欧阳伟华 保护民族古籍,守望民族文化 ——贵州省民族古籍的困境及对策

44/李 叶 徐祖祥 景颇族史诗神话中的民族认同

【文学研究】

47/路 伟 王亚平 《说剑楼词稿》的诗艺追求

51/梁 爽 《铸剑》:鲁迅“复仇”样式的集合

54/孙 旭 沈从文小说《八骏图》“性爱与文化生命力”主题之美学观照

57/陈 晨 论《聊斋志异》中的“阴盛阳衰”现象

62/陈志兰 重新解读不同文化下的潘金莲和海丝特·白兰

65/陈思琪 论《追忆似水年华》中无意识回忆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

69/李芬兰 现代影视对古典名著改编的思考与启示

71/王雅琴 新闻评论娱乐化的大众文化原因探析

【语言学研究】

74/季红丽 性别和年龄对毕苏语语言使用及转用的影响

81/田 膂 赵亚玲 张 睿 浅析云南泸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艺术学研究】

84/赵树军 羌姆问题梳理

88/龚艺雯 论葫芦丝的传播地域与文化内涵——以“葫芦丝之乡”云南梁河县为例

【经济学研究】

91/孙东波 西南边疆中小国企改革历程——基于口述史和档案资料的个旧市D厂个案研究

96/罗永清 侯学英 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及收敛分析

【教育学研究】

102/杨福梅 论青少年道德赋能形成之言辞之力

105/徐明祥 黄明生 皮建华 地方性知识与地方性本科院校校本课程开发

109/曹 为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中的三种矛盾与对策

111/马 俊 高校班级活动的育人功能探究

115/陈志峰 “道德讲堂”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18/崔家田 简论地方性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122/包家官 沈加君 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党员责任区制度实践与思考

第四期

【哈尼族文化研究】

1/何作庆 张 虹 红河县哈尼语地名生态文化探讨

5/汪 涛 哈尼族铓鼓舞的艺术人类学阐释

【民族文化研究】

8/王晓虎 云南彝族花腰女子“凤舞龙”现象的社会文化成因探析——以石屏县慕善村村落体育研究为例

14/曲 义 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蕴含的图腾文化

16/李四玉 东巴文化传承机制探析

【法学研究】

20/鲁长安 王旭涛 依法治国视域下的雾霾治理研究

23/崔承耀 裕固族习惯法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功能

27/谢 樑 论行政规划的司法救济

【经济与旅游研究】

31/王喆薇 苏宁云商商业模式分析及发展建议

34/程文川 云南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对能耗影响的分析

40/苏欣慰 陈金华 张 镒 柯彬彬 同城化视角下厦漳泉大都市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47/白海霞 普 荣 旅游城市发展低碳旅游物流路径探讨

【文化与宗教研究】

51/刘 薇 闽台传统文化融入创意产品品牌的意义探究

53/吴舒婷 海洋文化与顺德人文精神关系探究

56/张 惠 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研究综述

60/合灿温 张士东 从《古兰经》看真正的“吉哈德”

62/王小菲 肖冬平 程 颂 云南企业文化测评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文化特质模型的优化实证

68/庾 荣 当代伊斯兰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实践及特点

【文学研究】

71/陈巧英 《悲惨世界》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

75/张敬雅 杜甫草堂诗研究综述

79/郝 燕 生命中的孤独桎梏下的超越——论凯特·肖班的孤独意识

82/林耀琳 《册府元龟》的成书源起

85/刘文涛 《水云》:一种符号学研究

88/李 梅 生态危机与诗意拯救——《我,雪豹……——献给乔治·夏勒》的生态批评解读

【语言学研究】

91/赵 勇 英语“同义”的理性界定及其浮现形式

94/吴雪梅 从译序透视译者主体性的不同对译文的影响——以《老人与海》三个中译本为例

98/邹凤霞 李清照词英译的描写性研究

【教育学研究】

102/李成军 何以面对陌生他者?——公德秩序的内在逻辑

107/李丹丹 赵 振 刘 娜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111/万 宇 张桂芳 2001-2013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校体育卫生类课题特征分析

116/周艳洁 高山武 王 燕 实践教学整合方法在高校排课中的分析研究——以红河学院工学院为例

119/王 月 浅析对外汉语中的类词缀教学——以类词缀“感”为例

122/岳琼梅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SFBT策略

第五期

【哈尼族文化研究】

1/郑伟林 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的农作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6/杨 佳 雷云镝 哈尼语新闻传播事业调查报告

【数学研究】

10/赵云梅 利用双辅助方程法求广义的sinh-Gordon方程的相互作用解

14/何国英 高 炜 基于MLS方法的本体算法

17/许 平 张美慧 孟 健 整数划分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不定方程中的应用

23/吴雨蒙 一类抛物方程的广义解

【农学与化学研究】

27/刘志刚 杨晨曦 谭 佳 张 炜 陈文静 伍贤学 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31/戴明菊 农业价值链融资及其互动关系

35/魏 巍 柴徐斌 锌烟尘中氟、氯的测定

【工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

38/葛胜升 陶玉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PID控制策略分析

40/赵 静 张 金 支 雷 王 琳 基于UG的变距供送螺杆数控编程研究

43/范国华 焦 俊 张友华 乐 毅 Virtools在虚拟植物生长过程可视化方面的应用

47/陈 梁 王瑞胡 基于YUM本地源的Linux环境快速配置方法

【经济学研究】

51/罗 琳 蒋静梅 李 丽 云南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效果测度及启示

56/傅书勇 孙淑军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的实证研究——以沈阳医科大学为例

60/叶金龙 基于DEA模型的省会城市经济辐射程度研究——以山东济南为例

64/丁晓强 葛秋颖 山东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

【哲学与法学研究】

68/吴灿灿 高 凛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王阳明“致良知”工夫的实践性

71/林丽君 谢 樑 浅谈逮捕条件的理解和适用

【文化与社会学研究】

75/杨惠林 朱振华 互联网思维下的民族认同研究——以“僚人家园”为例

78/马 祯 普洱茶的社会生命史及其意义研究

83/刘 瑜 近30年西藏自然灾害研究综述

【文学与语言学研究】

87/布小继 李 钧 装扮的精致描写 心态的独到剖析——《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赏析

90/孙拥军 中原文化背景下的当代河南作家民俗文化创作取向研究

93/段 丽 《山海经》动态图腾型变形叙事类型析微

97/胡 静 以阿盖公主的诗歌解读“孔雀胆”传说

101/周 曼 从古代传记文学看文学的人本义——以《唐才子传》为例

104/祁淑玲 汉语方言儿缀特点分布

108/臧志文 汉字构形系统中的组合与聚合

【教育学研究】

111/普正芳 基于“慕课”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114/杨文华 纳 夏 佤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

118/刘立伟 扩大云南省缅甸留学生规模的态势分析及市场发展策略

122/杨学宝 二语能力与三语习得相关性及其对少数民族地区第三语言教学的启示

第六期

【滇越研究】

1/金 丹 越南加入东盟20年:回顾与展望

4/卢 鹏 中越哈尼族跨境流动与边疆稳定研究

9/姜 寓 “海洋石油981”事件回顾

【建水紫陶研究】

13/郑伟林 建水紫陶:中国陶艺奇葩

16/毛显丽 浅谈建水紫陶造型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民族文化研究】

18/子志月 王 航 蒋潞杨 傣族服饰文化的现代变迁与传承

23/蒋 勇 彝族传统剪纸教育传承的价值及其对人的影响

26/吕付华 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现代主义阐释——盖尔纳民族主义理论试析

31/林明彦 仪式与象征——景颇族目瑙纵歌的象征人类学阐释

35/赫剑梅 马忠才西北各族居民对当前社会贫富差距的认知研究

【农村问题与经济】

38/庞 锋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权益维护

42/王多慈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46/党晓军 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农民污名化研究

50/董 宇 袁 桢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

55/马泽波 朱 丹 李晓雯 刘 姝 滇南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宗教研究】

61/张红云 达摩影响下的普密蓬·阿杜德国王

66/陈 程 考古资料所见楚文化对蛇的崇拜与征服

【文化与艺术学研究】

70/王玉玲 芍药花文化在中国诗词、绘画中的精神内涵

73/张 惠 从文化产业的视角看古荣糌粑的历史现状及对策——基于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古荣乡调查

77/赵申洪 浅论新加坡战略文化

81/任红军 清新的云南民间风俗乐画——王建中《云南民歌五首》研究

86/张 倩 余竹平 铜仁万山侗族鼟锣艺术特征研究

【文学研究】

89/梁 庆 严凌雁 肖洪磊 《祝福》中卫老婆子身份解析

92/田德芳 马 帅 论路翎小说人物境遇的原始生命力书写

96/吴战洪 《老子》“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辨析

【语言学研究】

103/王 硕 小说《纸牌屋》翻译中异质文化的跨文化阐释

107/杨 凯 网络称谓语“X帝”的研究

【教育学研究】

111/孟令国 先行者:杨堃的民族教育学思想探析

115/耿 羽 偏远地区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的问题及建议——基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中小学的调查研究

118/陈燕红 4G时代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122/杨亚凡 江 华 客体主体化原理在红河州大学生禁毒防艾教育中的运用

126/高雪玉 丁 霞 反腐倡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

2015年《红河学院学报》总目录

猜你喜欢
哈尼族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ABCG2、SLC2A9、SLC17A3和PRKG2基因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哈尼族人群痛风的关系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