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策略研究*

2015-03-28 19:40蒋宝府曹运国菏泽市测绘研究院山东菏泽74000菏泽市规划局山东菏泽74000
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旅游资源菏泽策略研究

张 萍,蒋宝府,曹运国(、.菏泽市测绘研究院,山东菏泽74000; .菏泽市规划局,山东菏泽74000)

菏泽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策略研究*

张萍1,蒋宝府2,曹运国3
(1、2.菏泽市测绘研究院,山东菏泽274000; 3.菏泽市规划局,山东菏泽274000)

摘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旅游生产力增长的潜力所在,旅游资源开发是健康、持续、合理的动态过程。菏泽旅游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菏泽旅游业的发展存在产业基础薄弱、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旅游产品开发力度较小、产品类型不多、市场发育不全、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菏泽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就菏泽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条件,围绕把优势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想法,提出菏泽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空间组织布局和实施措施,为菏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菏泽;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策略研究

旅游业作为山东省非贸易创汇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突破菏泽”战略的重要内容。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旅游生产力增长的潜力所在[1]。旅游资源开发是健康、持续、合理的动态过程。旅游资源的丰度、质量、分布状况和地域组合会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发展的规模[2]。有着“中国牡丹城”美誉的菏泽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菏泽旅游业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菏泽旅游业的发展存在产业基础薄弱、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旅游产品开发力度较小、产品类型不多、市场发育不全、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菏泽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一)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

菏泽地理区位优越,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过渡地带,是亚欧大陆桥和京九铁路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菏泽全市总面积12238.62平方公里,辖有八县两区,即曹县、定陶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牡丹区、开发区; 168个乡(镇、街道),306个社区居委会,788个农村社区,5755个村委会,14017个自然村,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33.81万人。菏泽位于曲阜、泰山、济南、开封、洛阳和西安等大规模的热点旅游区之间,交通非常便利。全市铁路总长度315公里,其中京九线154公里,新石线118公里,地方物资专用线43公里,全市有县级火车站8处,区段货运密度1.2亿吨,客运列车39对,每天经菏泽往返北京的客车13对,5个小时即可到达北京,18个小时可到达深圳。2012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1371.9公里,6条国道、14条省道及地方公里,干支相连、纵横交错,12座浮桥5个渡口,京杭运河、洙水河航道为菏泽经济发展打通了一条水上黄金通道。已建成的菏东高速、日兰高速菏泽段、济广高速菏泽段共260.63公里,与在建的德商高速(鄄城至菏泽段)、东新高速公路及规划中的菏鱼高速、济祁高速共同构成“米”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从区域竞合关系来看,重要的区域位置和独特的资源禀赋造就了菏泽同周边地区微妙的竞合格局。菏泽至郑州、济南两大国际机场仅200公里,均在国际机场的有效半径之内,1.5小时即可到达。军民两用的嘉祥机场距菏泽仅70公里,与之连接的机场专用线即将建成通车。另外,菏泽正在规划建设自己的飞机场,初步选址在定陶县内。菏泽是山东省唯一的内陆港口城市,距青岛港不足600公里,经高速公里5小时到达;距日照港不足400公里,经日东高速3小时到达,出口货物非常便利。

2.政策优势

近年来,国务院、山东省从各个不同层面都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战略政策,主要有旅游产业政策、文化产业政策、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政策、低碳政策、林业政策及生态政策等。这些政策从不同层面为旅游业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旅游业发展。国家层面政策较为重视旅游多元化的发展,强调旅游业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旅游的发展同新农村的建设相互结合起来,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建设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等。省市层面出台的政策在贯彻国家提出的指导政策的同时结合山东省和菏泽市的实际情况作出规划和部署,因而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通过归纳可以把山东省和菏泽市几年来出台的主要政策方向总结如下:山东省在旅游空间发展上强调“山—水—圣—花”的空间发展格局,注重“鲁西南记忆民俗产业园”的建设;菏泽市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强调打造牡丹品牌产品,同时注重对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探险旅游、红色旅游、宗教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的开发打造,建设“美丽菏泽”,最终目标是凸显菏泽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发挥旅游业的强大关联效应。旅游发展政策环境优良是菏泽旅游大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前提。

3.旅游资源优势

(1)旅游资源的种类

菏泽市内共有旅游资源8大主类,25亚类,73种基本类型,490处旅游单体,其中地文景观3处,水域风光37处,生物景观22处,天象与气候景观7处,遗址遗迹79处,建筑与设施263处,旅游商品44处,人文活动35处。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菏泽市共有五级旅游资源6处,四级旅游资源55处,三级旅游资源205处,二级旅游资源15处,一级旅游资源17处。其中特品级旅游资源6处,优良级旅游资源266处,普通旅游资源32处[3]。

(2)旅游资源

①人文活动及特色文化方面: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后期,就有原始先民在现在的菏泽一带渔猎耕种,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菏泽地处鲁西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司马迁笔下的“天下之中”,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传尧、舜、禹等著名氏族部落首领主要活动在这一地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伊尹、军事家孙膑、思想家庄周、农学家氾胜之、经济学家刘晏、文学家温子升等大批圣贤,都出生在这里,“商界鼻祖”范蠡经商、刘邦登基称帝、曹操成就霸业、黄巢起义、宋江聚义等都发生在菏泽。现在仍保留着永丰塔、尧王墓、蚩尤冢、陈王台、范蠡湖、孙膑故里、秦王洞、宋江故里等100多处名胜古迹。菏泽还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飞越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大反攻序曲就是在这一地区开始的。至今还保存着抗日战争时期的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刘邓大军抢渡黄河处、大杨湖战役遗址、鲁西南战役遗址等一批革命纪念地。

菏泽被誉为我国著名的“牡丹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牡丹文化是菏泽的特色文化,也是主打的旅游资源。菏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4]。从明朝以来,一直是国内重要的牡丹栽培、观赏基地,被称为“牡丹之都”,有“甲于海内”之说。目前,全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品种1300多个,是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培育、观赏、科研基地。菏泽成立了牡丹研究所、国花研究会,系统研究开发、利用牡丹资源,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自1992年起,菏泽每年春天都举办“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菏泽牡丹多次在国际、国内花卉博览会上获奖。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菏泽牡丹获得了牡丹类111个奖项中的81个; 2002年全国牡丹花展中,菏泽牡丹以绝对优势捧得171个优秀奖中的115个奖牌。2006年,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正式命名菏泽为“中国牡丹城”。近日,菏泽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东方牡丹城”、“华夏牡丹城”和“神舟牡丹城”三个商标[5],为继承牡丹文化、宣传牡丹品牌提供了法律依据。菏泽人爱牡丹、赏牡丹、绘牡丹、画牡丹、敬牡丹、尊牡丹已经成为一种民间习俗、社会时尚和文化现象。因此也被成为“书画之乡”。菏泽的两夹弦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浒文化、武术文化也非常有影响力。

另外,菏泽的斗羊、斗鸡在全国独树一帜,深受国内外游人赞赏。菏泽的面塑也很出名,作为一种传统造型艺术,以制作精巧,形象逼真,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定陶皮影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赶庙会也是当地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

基于这些人文活动及特色文化,孙膑旅游城、中华祖源景区、千佛湖文化旅游景区、仿山旅游区、庄子庙、水浒文化城、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等等旅游景点成为菏泽发展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旅游资源。

②遗址、遗迹方面:菏泽悠久的历史、文化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菏泽市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城格局——外圆内方的护城河,棋盘式道路网,非常有特色。遗留下来的遗址、遗迹如:五霸会盟碑、窦堌堆古文化遗址、荆台古文化遗址、庄寨古文化遗址、沙土堌堆古文化遗址、范蠡墓、谷林尧陵、历山舜王庙、陈台、庄子钓鱼台、齐鲁会盟台、伊尹墓、曹国故地、三冉故里、项梁墓、刘邦登基处——官堌堆、戚姬寺、梁王台、南丁寺遗址、定陶汉墓、大章寺遗址、戴岗寺遗址、程庄遗址、千年古刹——法源寺、诸神共聚——仿山庙群、清真辅国——中沙海清真寺等等,都是菏泽发展旅游业必须注重深度挖掘的旅游资源。

菏泽境内自古以来有几百个大小不等的土堌堆,现在基本完整的有十多个,文化层次分明,遗物十分丰富。堌堆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为避洪水而修筑的住台,反映出黄泛区典型的地域特征,具有重要的考古学和文化学意义。这些遗址中最重要最既有历史价值的当属安丘堌堆,位于菏泽市东南12公里的曹楼村东南约300m处,经探测发现龙山、岳石、商、周大汶口等文化遗存,发现了居民点,一个手工作坊和全国仅存的两个窖址,现该遗址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观赏价值。部分存留的古迹,如冉仲弓祠、清真寺、黄巢点将台、何家花园等。肖氏民居作为民国时期特色民居的代表,保存较为完好,反映了菏泽民居风格。菏泽市还有大量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古迹,如钟、鼓楼、文庙、城隍庙、魁星楼、接官厅等等,这都是菏泽市宝贵的历史财富。

③建筑与设施方面:菏泽境内遗留下来的大量古建筑与设施,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包括曹州书画院、凝香园、永丰塔、唐塔公园、吉祥寺、田塔、百狮坊、百寿坊、文庙大成殿、泰山行宫、牌坊等等。这些遗留下来的建筑与设施有些保存完好,有些破损比较严重,还有一些被拆除了。曹州书画院为全国地市级最大的书画院,碑廊为全国最长的碑廊。凝香园,俗称“何家花园”,距今有近1000余年的历史,保存比较好。

④水域景观方面:菏泽位于黄河与黄河故道三角地带,是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除黄河滩区379平方公里为黄河流域外,其余11849平方公里均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菏泽市内河主要有洙赵新河、东鱼河、万福河、太行堤河、黄河故道5个水系,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条,长949公里,丰枯变化大,属季节性河流。河道积水延展成河流景观,碧波清澈,逶迤潺潺。整个市域有万福河、东鱼河、文亭湖水库、赵王河、四季河、八里湾水库、太行堤第二、三水库、浮龙湖、东沟河水利风景区、五里河人工湿地、新河、宋金河、洙水河等水域景观。

菏泽城区内水体很多,纵横密布着大小河塘。古时号称“七十二坑”,星星点点,使城区犹如江南泽国。并且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护城河和护城大堤,形成外圆内方的古城格局;赵王河、万福河在菏泽市城区丁字形交叉,另有洙水河东西方向穿过,三条河流构成了城市景观的结构框架。未来通过规划逐步形成布局广泛、相互贯通的“五湖六河”城市水系系统。

菏泽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初步勘测全市范围内均有地热。近几年,鄄城县、牡丹区、曹县成功地打出了地热井,出口水温都在55℃以上,水质优良,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是开发温泉疗养的重要资源。南华温泉乐园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唯一的一座大型室内温泉游乐设施。温泉水来自1500米以下,出口水温53.3℃,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南华温泉富含氟、锶、溴、碘、锂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属于纯正标准的医疗性温泉水,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

⑤生物景观方面:菏泽具有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造就了菏泽优越的生态环境,保留着很多珍贵的植物种类,繁茂的植被和充足的果根,使得菏泽的动物资源也相应丰富。目前菏泽市有林地面积2.67×105hm2,农田林网7.21× 105 hm2,农桐间作2.33×105hm2,林木覆盖率28.7%,林木总蓄积量1.32×107m3。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菏泽市的城市性质是以“花城水邑”为依托的中国平原森林城市。

⑥地文景观:菏泽坐拥金山,其属泰山余脉,地文景观主要包括高山、溶洞、奇特山石等。秦王洞世传为秦始皇东巡泰山时建造的驻畔行宫,称之为秦始皇避暑宫。金牛洞也有“金山出金牛,金牛拉金砘子”的故事传说。金山旅游区是国家级AAA级旅游区,素有“天下之中第一山”的美誉,在齐鲁“山水圣人”黄金旅游线上。

⑦旅游产品:地方旅游产品非常多,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地方菜系饮食如烧鸡、香肚、三刀等;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当地生产的农林畜产品及制品如曹县酱牛肉、烧牛肉、园铃大枣等;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当地生产的水产品及制品如养殖淡水鱼等;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当地生产的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如曹州面人、柳编、木雕、蜜三刀、黑陶、刻瓷等等。

(3)旅游资源特点

首先,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资源组合较好。就总量方面而言,旅游资源种类齐全,规模体量大,集山之秀美、水韵之风情、建筑之奇特、遗迹之久远、历史之渊源、文化之深厚为一体。自然旅游资源丰厚,人文旅游资源充足,尤以水域景观、建筑和设施及遗址遗迹突出。其次,旅游资源品质高,自然风光优美,水景静幽、古建堂皇。再次,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为伯乐及兵圣故里,水浒之乡,牡丹之城。菏泽是一座千年古城,华夏文明的历史由此为源,集合了许多遗址遗迹和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和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和范本,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第四,物产丰富,乡村风情浓郁,生物景观资源种类多。共有生物景观单体22处,有较多的珍贵动植物,尤以大规模的牡丹集群而闻名。第五,整体生态环境良好,是休闲度假的圣地,生态养生的天堂。第六,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二)劣势条件

1.主打旅游产品季节性太强,宣传促销力度不够。菏泽最具吸引力的主打旅游产品当属牡丹,但菏泽牡丹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一年之中只在4-5月份前后才有可能观看到盛景,其他旅游如浮龙湖水库和菏泽周边观光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季节限制。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对周边辐射作用有限,影响力主要在省内、甚至是只在市内,对其他省份及国外的影响力较小。

2.资源缺乏垄断性、具象性,开发力度不足,缺乏明晰的品牌体系。菏泽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开发力度不足。并且旅游资源缺乏垄断性,难以吸引远程大众观光游客,而且,菏泽顶级的主打旅游资源牡丹也缺乏垄断性,洛阳的牡丹在国内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很多的旅游资源都是“有文无物,有名无实”,资源具象性较差,亲和力不强。旅游品牌比较散乱,缺乏明晰的品牌体系。

3.不在旅游热线上,与周边旅游地的文化差异不明显。从旅游热线区位来看,菏泽不在山东传统旅游热线“一山一水一圣人”上,亦不在中原旅游线上,在旅游业发展初期不能与热线旅游产品形成匹配组合,将难以吸引大众观光客源,提高本地产品知名度。从周边旅游地情况来看,距菏泽200km之内的旅游热点有多处,西边河南洛阳、开封是闻名的文物旅游地,东部是曲阜、泰山,南部是两汉旅游胜地徐州,菏泽夹在中间,与它们同属一个大文化区,文化结构相近,资源有较大重复性,因而是容易被忽略的地带。

4.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菏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山东省还处于落后地位,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社会经济基础薄弱,高素质旅游人力资源短缺、旅游技术支持落后。从周边经济区域看,菏泽位于鲁西南,与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省交界,与山东半岛经济区,京津塘经济区呈三角之势。该区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也不发达。

5.远离省内主要客源地。菏泽地处山东省西南一隅,离主要的客源地比较远,离山东省几个最大的客源地济南、泰安、青岛、烟台、东营、潍坊等都较远。这样较长的空间距离也就拉长了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时间距离,影响了游客量的增长。

二、菏泽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及空间组织布局

菏泽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合理的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是菏泽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菏泽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只有通过合理规划、开发、保护和利用,把优势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开发、深度开发,才能不断提高旅游综合经济效益,使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和提高现实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基本思路

1.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强度,凸显后发优势。菏泽的旅游资源大部分处于浅层次开发或未开发状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菏泽可以结合自身的旅游资源状况、交通区位、社会经济基础以及与周边旅游区的关系,特别是与安徽北部、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山东中部、西部、中南部旅游业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深度开发优势的旅游资源,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业,树立明确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逐步打造成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的区域旅游目的地。

2.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城市文化特色是发展旅游业的一种宝贵资源,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菏泽的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加大文化内涵挖掘的深度和广度,突出特色。把“中国平原林城”、“中国牡丹之都”做为龙头形象,以水浒英雄故里、鲁西南民俗民风、黄河及黄河故道为主要载体,兼具生态果林、历史名人、文化名胜、民间戏曲、土特产品、风味美食等景观类别,融牡丹观赏觅踪、林海度假休闲、黄河观览、康体健身、生态休闲、湿地科普、商务活动、名人访古、遗址考察为一体,立足国内,面向国外,积极培育区域旅游市场,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

3.认识周边竞争对手,注重扬长避短。菏泽处于周边诸多知名旅游地的竞争中,竞争主要来自于省内外传统知名旅游地对客源市场的垄断,相互竞争的结果势必影响旅游者的认知度。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相互竞争的同时也可以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因此菏泽必须加强区域联合,扬长避短。省内应搞好与聊城、德州市、泰安市、济宁、枣庄的联合;省外要处理好与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间得竞争与合作关系。

4.遵循传统规划理念,突出创新意识。规划在遵循国际化角度、产业视角、景区建设结合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重视区域合作等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要发挥创新意识,突出创新点。一是将菏泽市可开发的其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二是旅游产业规划与菏泽市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发展相结合,最终能建成生态城镇化与旅游新农村;三是注重区域间整合与联动、互补与合作,对现有资源进行梳理规整,凸显区域旅游特色,加强区域间与区域内部的联动整合。

(二)空间布局

根据菏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国家相关规范和要求指南,兼顾旅游活动特点,菏泽市空间布局从总体概括为“一核”(“中国牡丹之都”都市休闲旅游区)、两翼(以西南——东北走向为轴线的黄河休闲文化旅游发展翼、以西北——东南走向为轴线的黄河生态旅游发展轴)、两区(“兵圣——水浒”历史文化旅游区、“伯乐——禅修”民俗宗教旅游区)。

1.“一核”

“一核”为“中国牡丹之都”都市休闲旅游区,文化底蕴深厚,有尧陵文化、祖源文化、儒家文化、商圣文化、牡丹文化等;范围以菏泽城区为核心,主要包括牡丹区、定陶县、东明县东部地区、鄄城县南部地区。基本定位为集休闲、观光、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精品旅游城;集水上活动、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度假区;集一座融科普、探险、博物、游乐、环保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集商圣文化、道家文化、兵圣故里、识贤之圣、牡丹之都文化圣地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圣地。发展方向:“中国牡丹之都”是菏泽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品牌,以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旅游开发与文化提升相结合,资源深度挖掘与可持续发展结合。

2.“两翼”

(1)以西南——东北走向为轴线的休闲文化旅游发展翼。范围为山东河南交界处的黄河右岸,西起东明县刘楼集镇,东至郓城侯咽集镇,全长140公里。基本定位为集度假、民俗体验、历史人文观光于一体的黄河休闲文化带,黄河国际生态城。发展方向:依托黄河丰富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鲁西南风情、多彩的黄河文化,着眼于菏泽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倾力打造黄河风情景观工程之一。坚持“突出黄河文化元素,建设黄河文化游览线,打造鲁西南文化名城”的理念,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进行规划建设。

(2)以西北——东南走向为轴线的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发展翼。范围为菏泽南部,主要包括东明县南部的黄河森林公园、曹县的西部到南部的黄河沿线、单县的南部。主要有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湿地公园;基本定位为观光、休闲、娱乐、体验、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区。发展方向:利用黄河故道毗邻四省八县的区位优势,整合区域资源形成的系列旅游产品,打造面向四省市场的生态休闲旅游基地,以一蓝(浮龙湖)、一绿(黄河故道)、一城(古城)为旅游开发三大亮点,建设马头岭度假庄园、万亩荷塘、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八里湾水库、浮龙湖,最终将其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区。

3.“两区”

(1)“兵圣——水浒”历史文化旅游区。范围为菏泽市北部,主要包括鄄城县、郓城县。这里主要是兵圣军事文化和水浒文化。基本定位为中华兵圣之地、水浒英雄故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水浒好汉与兵圣孙膑”两张名片,依托其现有较完整的基础配套设施对其进行提档升级,纳入国家精品旅游线路,最终将其打造成为开放式的绿带与蓝色空间形态结构,作为都市人田园生活体验地、重要亲水景观廊道、稀有原生态湿地、生态基质良好生态休闲空间的区域休闲旅游中心,最终将其打造成为集休闲、体验、历史人文观光于一体的功能旅游名城。

(2)“伯乐——禅修”民俗宗教旅游区。范围为菏泽市东南部,主要包括巨野县、成武县。这里主要有智慧文化与民俗宗教文化。基本定位为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园。世界精英人才培养选拔基地。发展方向:以伯乐识马、意在识人的伯乐思想和禅修的渡人和悟人的禅修思想,以智慧文化与民俗宗教文化为依托,充分利用其文化内涵,增强游客对伯乐文化、禅修文化的认识和思考,规划发展伯乐文化旅游区和民俗宗教文化园,打造成为集人才交流培养、禅修养生于一体的智慧民俗宗教园。

三、加快菏泽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的编制步伐,强化旅游资源规范开发

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要十分明确“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实现旅游资源的集约和可持续利用。要加快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编制步伐,强化旅游资源规范开发,重点保护古城风貌区、生态敏感区,保护和恢复老城的传统格局和景观风貌;重点保护黄河和黄河故道两处生态敏感区,扩大生态林种植面积,保护生态环境。

(二)合理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深挖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菏泽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通过挖掘资源内涵,开拓旅游产品空间,采用合理的发展战略,可以实现菏泽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深度挖掘独特的鲁西南民风民俗文化、牡丹文化、古文化及黄河文化,在“中国平原林城”的城市形象基础上,通过创新与改造,增加科技含量,增加互动参与性内容,提高品位,形成精品。同时,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游客的需求逐步增加投人,进行后续开发,使其成为可进入、可停留、可观赏、可联动、可享受、可回味的目的地。其次要抓好旅游资源的创新,根据市场需求,拓宽商贸会展旅游,充分发挥四省交界的有利区位优势和对外交通优势;开发以高科技为内涵的现代农业、康体保健、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林海度假休闲、近郊、郊县度假休闲、观光农业旅游。

(三)大力开发旅游产品,重点打造拳头旅游品牌

旅游项目和产品设计是开发旅游资源的一个中心环节。根据菏泽市各旅游资源区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旅游开发思路和旅游建设项目,构筑符合旅游市场供求规律、具有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结构。在展现自然美的前提下,我们要开发设计出一些适时、适地、适线、适量的旅游产品。根据菏泽市旅游资源,菏泽旅游应重点打出“中国牡丹城“旅游产品、“中国平原林城”旅游产品、水浒英雄故里旅游产品”三大名牌产品,确定“兵圣故里旅游产品、儒商文化旅游产品、黄河游旅游产品、黄河故道休闲旅游产品和民俗宗教旅游产品”等五大品牌产品,构筑以“三大名牌产品”为核心,与“五大品牌产品”组合而成的菏泽拳头旅游产品体系。

(四)加强旅游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加大旅游业的宣传促销力度

菏泽虽然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但是外界了解甚少。今后,要进一步把菏泽市秀美的自然景观、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各景点的历史典故编撰成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方位的宣传促销态势,让外界了解菏泽,让菏泽走向世界。另外,还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基础设施的投人,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旅游投人,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配套,建立与信息化相关的有机综合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郭来喜,吴必虎,刘锋,等.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地理学报,2000,50(3) : 353-362.

[2]吴泓,顾朝林.徐州市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3(3) : 69-71.

(责任编辑:袁宗建)

[3]菏泽市旅游局.菏泽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5)[R].2013.

[4]贺珍瑞.菏泽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6(2) : : 56-59.

[5]尹茂林.关于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思考——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7(7) : 49-54.

Research o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Heze

ZHANG Ping1,JIANG Bao-fu2,CAO Yun-guo3
(1,2 Heze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Heze Shandong274000,China; 3.Heze Urban Planning Bureau,Heze Shandong274000,China)

Abstract:Tourism resources are the material ba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ourist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s a healthy,sustainable and rational dynamic process.Tourism resources in Heze are very rich but there exists so many problems such as weak industrial base,low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less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less product types,uncompleted market,less promotion efforts and so on.Therefore,there lies a huge potentia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eze.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depth development,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on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spatial organization layout and implementing measures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and solid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Heze.

Key words:Heze; tourism 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作者简介:张萍(1982-),女,山东定陶人,硕士,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编制。

收稿日期:* 2015-02-10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章编号:1673-2103(2015) 04-0023-06

猜你喜欢
旅游资源菏泽策略研究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2019年底前山东菏泽境内三条高速可通车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