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客文化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转型

2015-03-28 21:24杨月圆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创客成人意识

杨月圆

(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基于创客文化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转型

杨月圆

(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创客文化提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的创客人才。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偏重学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创客空间建设缺失、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在创客文化背景下,其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鉴于此,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转变人才培养目标,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建设创客空间,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从而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客文化;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转型

一、创客文化概述

“创客”概念起源于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著作《创客:新工业革命》,最初使用英语单词“maker”来形容,原意是指“制造者”,现在被理解为“自创者”,即一群主动自愿挑战技术难题并通过努力将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1]这类群体不分行业的高低,具有一定知识的积累,具备共享、交流的意识,热爱创新,衷于实践。创客文化通过“创客”衍生而来,提倡现有资源的创造性再利用,主张将专业科研转移到日常生活中,是DIY文化的延伸,是在大众文化中产生的变种文化。一般来说,创客文化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创新性。通过创客的积极研究与奋斗,将创意转化成实践,这个过程必须加强创新,这是创客文化的精髓与核心;其二,大众性。创客文化强调积极调动所有人的创新意识,使愈来愈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一种大众创新的文化氛围;其三,实践性。创客文化主张将创新意识投入到实践中,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其四,共享性。创客文化提倡分享与合作,主张志趣相投的创客带着问题共同思考;其五,广泛性。创客文化不只是高层次、高水平的创新,更多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创新,创新范围更加广泛;其六,个性化。创客文化倡导创新的特色化,杜绝死板的思维模式是创客文化的前提条件,每个人的个性特征都是一笔宝贵财富。总而言之,创客文化以创新为实质,但并不等同于创新,它更多的强调以交流分享为手段,以实践应用为目的,以日常生活为领域。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不断升级,创客文化应运而生,从而有利于激发大众的创新意识,培养大众的创新精神。作为一种国民教育形式,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客文化背景下,其人才培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策略,促进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

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培养目标偏重学术

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一直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偏重于学术,以提高成人学生的学历为主,而对于实践创新的重视度却不够,“普教化”现象严重。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一般是从事某些职业的成人,因此,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往往与职业有关,更加注重实用性,使他们能顺利解决实际问题。但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更多涉及的是理论方面的灌输,脱离了现实生活,忽视了成人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大部分成人学生单单只是拿到一个学历,理论脱离实际,而在应用能力方面并没有太大提升。在创客文化的背景下,这种“高学历,低能力”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教学方法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施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往往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或加以个别课堂提问。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的“教”,以“教”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属于典型的“填鸭式”教学。该教学法虽然有一定优点,但是在强调科技创新的今天,已经不能再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它忽视了成人学生“学”的过程,忽略了成人学生的主体作用,抑制了他们个性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成人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个体,具有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培养他们的进程,不利于开发他们的潜力。

(三)创客空间建设缺失

创客空间是一个实体空间,可以被看作是开放交流的实验室,拥有相同兴趣的个体可以在这里活动,共享知识,合作创新,将不同的经验技能加以融合,从而制作出理想的东西。据了解,我国已经有一批高校纷纷启动创客空间建设计划,旨在提升学生的创造、创业和创新能力,如清华创客空间。[2]但这些创客空间的建设主要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以大学生为培养对象,而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创客空间建设几乎是空白。缺乏有利的空间环境,不利于成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不利于激发成人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不利于成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使学习质量受到影响。创客空间建设的缺失已经成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问题,这既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造就,更不利于创新型社会的形成。

(四)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创新意识不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创客文化要求教师具有充足的创新意识。然而如今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普遍缺乏创新精神,有的教师只是单单接受创新理论却缺少将其付诸实践的意识,对创新的理解较为片面和肤浅;有的教师对创新持有较强的抵触心理,固守传统思想。其次,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足。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上,却忽视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视野较为狭窄,思维定势现象严重。再次,专职教师缺失。教师的组成结构十分复杂,兼职教师居多,专职教师较少。这种教师队伍形式很不稳定,流动性强,难以进行教学研究。[3]由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并不是兼职教师的主要职责,因此有部分兼职教师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从而造成教学质量下降,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基于创客文化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转型的策略

(一)转变人才培养目标

创客文化提倡将头脑中的创意转化成实际生活中的实体,可见实践操作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然而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因此,必须转变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从“学术型”转向“应用型”,注重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创新型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具体而言,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不断适应终身教育要求,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成人学生实用技能培训和工作潜能拓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4]一方面,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的方式培养成人学生的求知欲、好奇欲与创造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具有创新意识才能进一步成为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以致用。开设相关实践操作课程,或者进行案例分析等,让成人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随着科教兴国的兴起,社会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创新,同时在创客文化中创新也尤其重要。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应改变知识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创新意识的提高,促进创新实践的发展。

(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要对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变革,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重教”转向“重学”。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其一,案例教学法。教师结合成人学生的工作生活经历,将其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并加以典型化处理,或是搜集其他名人事迹,供学生思考分析。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成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感受实践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其二,问题启发教学法。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将问题分为不同层次,由浅入深,启发成人学生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该方法有利于发挥成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能力,发掘潜能,增强学习动机。

(三)建设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是创客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为创客活动提供一定的物理空间和硬件平台,[5]有利于人们共享资源,共同交流创新。在创客文化的环境下,成人高等教育要实现从“模仿型”向“创新型”人才的转变,创客空间的建设必不可少。成人高等教育创客空间的建设不在于大小,也不在于多少,关键是要呵护成人学生的创意与想法,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营造出一种创客精神的文化氛围。[6]具体而言,建设成人高等教育创客空间,首先要有实体空间支持。在成人高校中,图书馆、实验室等设备齐全、资料丰富,完全可以将其改造为创客空间,以供全校师生共同使用。其次要有资金支持。成人高等教育创客空间建设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互相支持,从而促进双方的长久发展。再次要有创客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创客大赛,激发教师与成人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浓厚的创客文化氛围,为创客空间的建设提供不竭动力。最后要有网络技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互联网在创客空间建设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互联网不但可以搜集更多、更丰富的资料,而且还可以增加网上交流的机会,拓展创客空间的应用范围,使师生得到更多合作探究的可能,从而提升创客空间的使用价值。

(四)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

“教育必须培养人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7]创客文化强调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由此,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转型首先要求教师不断从“专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提高自身的素质。具体来说,第一,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他们创新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成人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教师要树立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教育观,认清创新实践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不断破除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第二,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创新能力,融合多学科领域的复合型知识,开拓视野。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管理创新能力,寻找市场需求,明确市场定位,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将课堂与市场相结合,创新教学过程。第三,增加专职教师数量。成人高等教育的专职教师偏少,不利于师资队伍稳定。一方面要不断扩充专职教师数量,另一方面要运用培训、进修等方式提升专职教师的教学创新技术水平,优化师资队伍。

[1]沈婷婷等.创客文化融入高校创业文化的意义及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4):71-73.

[2]什么是创客空间[EB/OL].http://www.mongcz.com/archives/9247,2013-10-24.

[3]孙忠梅.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 (4):9-11.

[4]沈小强.美德法日四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35-37.

[5]温雯.“创客文化”的历史图景与未来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8):55-61.

[6]王晓静等.基于创客文化的高校教育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9):168-169.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7.

[8]汤晓兰,李海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8-80.

[9]祝智庭,雒亮.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培植众创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5(7):5-13.

[10]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34.

[11]叶忠海.成人高等教育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131.

[12]陈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8:12.

Adult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Based on Maker Culture Transformation

Yang Yue-yuan

Maker culture,as an emerging culture,promotes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e spiri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ker culture,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emphasis on academic,teaching method is too single,maker space is lack of construction,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lags behind,and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is difficult to adapt the social development.In view of this,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should actively take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chang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us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construct the macker space,and cultivate the teaching staff.

maker culture;adult higher education;cultivation of talents;transformation

G720

A

1008-6471(2015)04-0014-04

(责任编辑:刘奉越)

2015-09-25

本文为2014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培训机制研究”(编号: HB14JY070)和2015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驻保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 201506003)的研究成果。

杨月圆(1991-),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创客成人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成人不自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