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之我见

2015-03-28 22:12刘敏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5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职业道德法规

□文/刘敏英

(河北商贸学校河北·石家庄)

会计职业道德之我见

□文/刘敏英

(河北商贸学校河北·石家庄)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许多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纳入了会计法律制度,是一种思想立法,并且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较多关注公众利益的特殊性。同时,会计职业道德也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贯彻执行,经济秩序能否正常,经济发展能否顺畅的大问题。

一、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经济越发展,财务工作越重要,作为“反映、监督与控制”财务运行的主体——会计人员责任重大,会计人员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了会计界、经济界以至政府的高度关注。会计工作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会计人员地位从属性的影响。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企业与会计人员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会计人员的衣、食、住、行、任免、奖惩、升迁,均源自其所在单位的任职表现及工作业绩。这就决定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发挥程度具有从属性的特征,当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造虚假会计信息时,会计人员出于自己和本单位的局部利益,往往极尽所能地帮助单位弄虚作假。会计人员丧失职业道德,不能坚持客观公正,不能依法办事,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本单位的文化层次,从属于本单位领导的道德水准,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

(二)社会不良风气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随着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随之发生变化。在一些地区和领域,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享乐主义的意识有所抬头,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大大削弱,致使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利益驱动就是这种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社会风气受到污染,一些人可以不讲信用和规则,不择手段的损人利己,进而使某些践踏信用的欺骗和假冒伪劣行为变得心安理得。在会计领域则表现为一些会计人员丧失基本的法制观念,将职业道德置之脑后,故意伪造、编造会计资料,挪用、贪污公款,以权谋私,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偏低的影响。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时,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出于主观上的故意或无意。出于主观上的故意的,反映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明知违反规定还要千方百计去做,不惜以身试法,这是会计人员自身道德水准低下,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祟。还有的会计人员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没有经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训练,因领导信得过而“半路出家”,搞不清科目、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对账务处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有的会计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疏于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学习,使其业务素质停滞不前。这些都容易造成会计事项处理错误、会计信息失真,甚至给企业和国家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监管。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的条款要加以修改。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增加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对因会计人员造假而产生的损失,按其责任大小承担赔偿责任,尤其是要明确和加大单位负责人的赔偿比例,这样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虚假信息损害就可以依照有关条款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获取赔偿,以此达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惩罚违法违规者的目的。

(二)会计人员加强政治理论、财经法规的学习,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原则性。熟悉法规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既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又要学习会计专业理论、新制度新准则,还要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全面学习,才能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才能使自己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提倡、什么要坚决反对,从而对会计职业道德有整体的认识,才能使秉公依法成为我们最重要的职业行为要求。如果会计不能跟上形势,不能及时掌握新的知识,稍有不慎,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会计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会计方面的各项法规和业务,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原则性,使法规贯穿于会计日常工作的全过程。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财经法制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不贪、不沾、不拿。要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法规,为企业做好政策服务、资金服务、管理服务,保证服务重点,统筹兼顾,科学运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三)加强内部监督,实行职务分离。这是防止职务腐败,促使会计人员奉公守法,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之一。企业除要建立健全各项财经制度外,还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加强对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办法,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以罚促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期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目标。对于会计不相容职务,要实行职务分离,如账款分离、总账与明细账分离、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分离、授权与业务经办分离等等。还可以建立会计人员个人信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信者受奖励,失信者受惩罚,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会计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民族复兴以人为本,振兴中华匹夫有责,我国正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也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作为会计人员,更应该认真学习、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守法的模范,讲诚实守信用,注意自我修养,将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我们坚信,通过广大会计人员不懈的努力,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开辟会计工作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职业道德法规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