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文化对企业经济的导向作用

2015-03-29 04:41王晓燕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体育经济文化

□文/王晓燕

(浙江宁波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

一、体育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转变体育管理模式。改革开放后,企业体育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职工对体育的需求迅猛增长;二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原有的集中型行政垂直协调体制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各种体育团体、协会、运动俱乐部显示了活力和竞争力,同时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企业中逐步推广开来,那就是宏观控制下的自我协调发展模式。企业要使体育真正发挥其经济导向功效,必须转变旧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必要的政策,以间接方法去实现管理。对于各类体育团体、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的运动训练、竞赛活动及经费开支等,除极少数体育团体需由企业行政部门专门拨款、统一调配予以重点管理和控制外,其余应由各类体育团体自行安排。

(二)提升体育营销能力。体育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公众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并具有积极良好的形象。鉴于此,企业应大力提升体育营销能力,将这一资源进行整合,与产品、品牌、文化进行捆绑,并借助市场营销策略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每场体育赛事都有相对稳定、精准的目标群体。企业开展体育营销,须对目标群体准确定位,以此在目标客户心中留下特殊的偏好,形成企业竞争力。统计资料研究证明,一个企业要在全球范围提高自身品牌认知度,每提高1%的认知度,需要花费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而通过大型体育比赛(如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这种认知度可提高10%,同时还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体育融入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体育文化运行机制。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体育文化运行机制。目前,较为典型的运行机制有传统改良、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等模式。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和特色,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文化运行机制。例如,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可举办体育俱乐部,以此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不断提高非物质体育商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培养观众对联赛的热情,并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品牌的忠诚度,从而大大拓展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中小型企业则可采取风险较小的与社区体育联姻的方式,以此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双赢。

(二)企业发展战略与理念。企业体育是一种企业文化形态,企业只有将体育文化纳入长远的发展战略与理念之中,才能真正发挥体育产业在企业中的经济作用。战略与理念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长期的、整体的、基本性的谋略与精神追求。科学的发展理念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当企业将体育纳入长期的战略规划之下进行经营与管理时,体育才有可能在企业的培植下发展壮大,并反过来成为企业的经济增长点。

三、体育文化对企业经营具有导向作用

体育与经济等社会的诸多方面,自古以来即存在联系。工业革命,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这种联系更加紧密。当今社会,体育运动已成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精神注入了企业文化,“体育搭台,经贸唱戏”已成体育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方式。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体育消费成为热点,体育产业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并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人们的身体运动机会减少,而且激烈的竞争使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今世界,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基本构成元素,其目的是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结合,使得体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企业体育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它的活动形式和活动过程,特别是活动结果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和追求利益的需要。事实上,体育作为文化的一种分支形态,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体育在崭新的企业制度要求下,其组织形式、开展方式、基本功能、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的企业制度下,体育除了用来发挥增强劳动者身体素质、凝聚力量和激励导向等传统功能外,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新的角色,为企业的经济导向提供了新的动力。体育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积极有效的公关手段,为企业和社会构筑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是企业广告代言、外塑形象的工具,可使企业、消费者针对体育产生共鸣,将企业产品转化为企业情感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持久的特殊品牌偏好,还可通过与媒体的联姻,使企业的形象借助体育活动而大大提升;可为社会提供诸如运动服装、球类器材设备、运动器械及器材、健身器械、娱乐及场地设备、体育科研测试器材、户外运动、渔具系列、运动装备及奖品、运动保健用品、裁判教练用品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从而培植产业,获取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进企业体育融入企业发展,是发挥体育功能、振兴企业的有效途径。

[1]陆小聪.现代体育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2]郭建平,李艳翎.社会转型期我国现代企业体育文化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猜你喜欢
体育经济文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经济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