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蚌埠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背景初探

2015-03-29 02:37王洪刚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蚌埠文化背景

·综合论坛·

民初蚌埠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背景初探

王洪刚

(阜阳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教学部,安徽 阜阳236037;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225000)

摘要:蚌埠素称“火车轮拖来的城市”,它的城市的发展完全是因津浦铁路的修建而起,是典型的“先有铁路后有城市”,故被贴上“典型的交通型城市”这个标签。前辈学者往往也基于此研究这个城市的发展历程。文化层面是城市走向现代化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蚌埠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各个层面中,文化层面起重要作用,正是滥觞于传统社会带有浓重淮上特色的淮河文化,使得蚌埠清末民初的现代化进程呈现出与沿海开埠城市迥然不同的别样风情和另种异趣。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蚌埠;文化背景

作者简介:王洪刚(1977-),男,安徽淮北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史专业2012级博士,阜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中图分类号:F061.5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中国传统城市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环境启动其现代化事业的,而在起步之前的现代化的“挑战”和“准备”阶段,传统社会内部就已萌发了现代力量的种子。

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处,被誉为“火车轮拖来的城市”。1911年,津浦铁路的修建使蚌埠由淮河岸边的一个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皖北水陆交通枢纽,“皖北门户,扼津浦要冲”,千里淮河第一大港,繁荣的商贸重镇,进而在20世纪20年代就成为皖北商业中心、政治中心和皖省省会,迅速走上现代化之路。与扬州“柔橹轻槁”缓慢渐进式的现代化进程不同,蚌埠在民国初期的城市发展轨迹是陡峭而突进的,它的兴起跌宕起伏,且有明确现代性的物化时界。蚌埠自古濒临淮水,千百年来形成的淮上文化不仅深深影响着蚌埠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构成民初蚌埠城市现代化启跋的文化背景。

“淮者,从水佳声。”[2]淮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为“江、淮、河、济”“四渎”之一。《禹贡》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它源于河南桐柏山,横贯豫、皖、苏三省,纳百川千河,汇洪泽湖,入江达海。淮河地处中原,为我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以淮为界,地分南北,故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同时它也是中国气候和地貌的一条南北分界线,其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区,气候温暖,雨季较长,地貌多是山地和丘陵;其北属亚热带湿润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地形则以平原为主。以至南北两岸在水文、土壤、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

“淮河文化属于区域文化”这一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由蚌埠市提出的。淮河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包容性。淮河南倚长江,北临黄河,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淮河文化正是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交汇融通的结果,地理位置上的居中决定了淮河文化过渡南北、兼容并蓄的特色。同时,淮河虽然横亘于长江和黄河之间,界分南北,在文化气质上却是“隔而不阻”的中间地带,体现出很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蚌埠,人们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北方人的小麦、南方人的稻米在餐桌上并列,江南的茶和北方的酒在饭馆共陈,市井民俗中,南方人称北方人为“侉子”,北方人唤南方人作“蛮子”,其间还夹杂着数不清的天南地北的外地口音。这里既能看到北方的粗豪,也可领略南方的温婉。土著、移民混杂而居,相安无事。这种兼纳并蓄、开放包容又自成一体的文化气质是植根于漫长历史演进过程不断发展而来的,并以远古“淮夷”文化、大禹文化、江淮楚文化和淮上民俗文化为支点而形成体系的。

一、“淮夷”文化

“淮夷”一词是指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之间长期生活在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所谓“夷”是与“中原”相对的一个称谓,《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称“中原”,又名中州,而生活在中原地区周边区域的异质文明和部族群落则被称作为夷、戎、蛮、狄。夏商时期,“中原”这一概念所涵盖的范围大致指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带,而生活在淮河流域的部族群落就被称为“淮夷”。据考证,在距今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淮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而在一万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淮河流域就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大量出土的仰韶、青莲岗、大汶口、龙山等近百处文化遗迹也证明新石器时代生活在淮河流域的“淮夷”就已脱离原始社会的蛮荒阶段,创造出光辉的“淮夷”文化。20世纪公元70年代在淮河中上游河南地段发掘的裴李岗遗址和硪沟遗址的出土文物,经鉴定距今至少七千两百多年,充分证明了淮河文化早于仰韶文化时期。而1986年在蚌埠市淮上区双墩村北发掘的双墩文化遗址,不仅出土了大量珍贵古代器物,有陶器、蚌器、螺蚌壳等,据专家考证,距今至少有70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淮河中游地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而且在这些遗物上发现600多件的刻符和图画,以鱼纹、猪纹居多,还有鹿、蚕、虫、鸟等图形,手法简单粗犷,大方古朴,生动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淮河流域人民的生活状态,说明夏商时期以蚌埠为中心的淮河中游的淮夷部落在陶塑艺术上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甚至有专家认为,双墩刻画符号可视为中华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于中国文字乃至整个人类文字起源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蚌埠双墩刻符也从一个侧面有力证明了灿烂丰富的“淮夷”文化同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一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正如北京大学考古专家李伯谦教授所言:“双墩文化的发现表明,早在7000多年前,淮河中游地区就已显露出早期文明的曙光,填补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中期史前文化的空白,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和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3]

二、“大禹”文化

“大禹文化”并不等同于“涂山文化”,但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和互通的,且都与蚌埠密不可分。对于淮上人民而言,“大禹文化”的认同度可能更高些,也更直观。大禹与涂山渊源深厚,而涂山就位于蚌埠市西面二十余里,据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考证,涂山就在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内。怀远县志载:“禹娶于斯而治水始焉”。据传大禹导淮在桐柏,在淮水南岸的涂山古国娶女娲为妻。《竹书纪年》载:“禹五年巡狩,会诸侯于涂山”,至今涂山地带还保留着禹会诸侯的“禹墟”、启母石和疏导的凿痕等许多大禹活动的遗迹,民间也流传着禹王劈山导淮的传说。正如知名历史学家吕振羽评论那样:“禹娶于涂山,禹发迹也从涂山氏,禹常会诸侯于涂山,涂山不啻成了禹的根据地。”[4]夏商朝代,蚌埠席家沟以西地域正是隶属涂山国,故现今蚌埠以“禹风故里”为荣。大禹文化对蚌埠影响深远,至今在蚌埠的街道上还随处可见“弘扬大禹精神”“禹风厚德、孕沙成珠”的标语,在一份关于蚌埠城市精神市民问卷调查中,提及蚌埠历史,联想起大禹的市民占58.6%,而2007年蚌埠市确定的十六字城市精神中,前四个字就是“禹风厚德”,说明大禹文化俨然成为蚌埠市民的精神图腾。

当然,大禹文化深厚宽广,博大精深,譬如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公而忘私、严于律己、公正严明等都是大禹精神的体现,但笔者以为,其核心必定涵盖“疏而不堵”的尊重规律、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这是禹王治水成功的根本原因。正如《孟子·告子》所言“禹之治水,水之道也”,即循着固有的“水之道”,就势而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而不是搞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人定胜天”;是在充分认识和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而不是创造规律。治水如是,做事做人、乃至治国,其理亦然,这是数千年前的大禹留给后人最可贵的精神财富。从深层次而言,大禹精神为蚌埠人民所推崇,不仅因为蚌埠曾是大禹的治水之地,更重要的是它的现实意义:开埠后的蚌埠逐渐成为物流萃集的移民城市,民风豪爽彪悍,拉帮结派,码头文化盛行,绿林文化较重;而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奉献精神、坚毅卓绝又“疏而不堵”的“厚德”风范,实为教化市井码头粗豪民风之良药,而“厚德”二字也精准凝练了大禹精神的精髓所在。

三、以寿春为核心的江淮楚文化

楚文化是周朝起源于两湖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寿春楚文化则是楚文化与淮夷文化融合的产物。春秋早期,楚原是江汉小国,与江淮地区相距千里。春秋以降,楚国迅速崛起,北上中原,东进江淮。然北上受挫于齐、晋后,遂一意东进江淮。楚穆王四年(公元前622年)楚灭舒入巢,进入淮河流域,先后吞并淮河中游的一些小国家,势力逐渐壮大。另一方面,楚人军事东进的历史,也是楚文化东进的过程,这也反映了先秦时期文化统一的历史大趋势。寿春,位于淮河中游南岸,现位于安徽省寿县境内,距蚌埠100公里左右。《水经注·淮水》载:“淮水又东流与颍水合,东南经苍陵城北,又东流经寿春县古城西,县即楚考烈王自陈徙此”[5]。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徙都寿春,这标志着长期植根于两湖地区的楚文化中心迁移到江淮中游,从此寿春成为两种地域文化渗透、融合、交流的中心,这一方面提升和促进了淮夷文化,完成了淮夷文化的楚化;另一方面也拓宽了楚文化的地域性特质,实现了楚蛮土著文化与古中原文化的结合。两种文化的交融孕育出灿烂辉煌的以寿春为核心的江淮楚文化, 而后者是汉代文化的直接来源。

寿春楚文化将春秋时期的中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江淮楚文化的巨大成就,首先体现在水利科学上。《通志》载:“孙叔敖相楚,尝起芍陂径百里,灌田万顷”。楚庄王时,楚令尹孙叔敖在寿春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芍陂(今安丰塘),规模恢宏,灌溉万顷,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历经千年而不废,被誉为“中国活着的水利史”。其次,作为出国的最后一座都城,寿春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其历史遗存之巨,堪称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已发掘并得以证实的楚幽王墓,是目前国内发掘的楚墓中规模最大、年代与墓主确切、出土文物最多的侯王墓葬,也是可以认定的唯一一座楚王墓,出土文物4000余件,包括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等,其中青铜器1000余件,楚大鼎重约400公斤,都是楚文化的代表物,而在寿春出土的遗存与同时期的楚器相比,在装饰、造型和实用性上,都有显著提高,这也印证了以经过淮夷文化融合的寿春楚文化已经超越滥觞其中的江汉楚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正如现代化理论学者杨豫教授曾指出:“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文化系统和价值观念体系的变化,正如利普塞特所说的:结构方面的条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文化因素才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6]20-21文化层面是城市走向现代化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蚌埠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各个层面中,文化层面往往是被人们忽视的一个因素,然而正是滥觞于传统社会带有浓重淮上特色的淮河文化,使得蚌埠清末民初的现代化进程呈现出与沿海开埠城市迥然不同的别样风情和另种异趣。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路易·波拿马的雾月十八日[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淮河流域双墩遗址:七千年前的文化印记[EB/OL].(2005-11-22).人民网-华东新闻.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5/11/22/001170582.shtml.

[4]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61.

[5]郦道元.水经注·淮水[M].叶扬,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6]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之者

猜你喜欢
蚌埠文化背景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冰雪体育发展的新出路研究
浅谈生态文化背景下的室内环境设计
近现代蚌埠民族传统体育的流变研究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