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两国民族政策比较

2015-03-29 08:35马立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少数民族民族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5.08.005

[文章编号]1004—5856( 2015) 08—0023—03

[收稿日期]2014-07-25

[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学院中亚研究所2012年度开放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ZYYB004。

[作者简介]马立新( 1971-),女,新疆霍城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互为邻国,都是多民族国家,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在中国新疆,哈萨克族是第二大少数民族。作为多民族国家,两国民族问题较为复杂,加之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民族构成的差异,使得民族政策各具特色。

一、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民族概况

1.中国民族概况

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8.49%。各民族之间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到中国总面积的64.5%。

2.哈萨克斯坦民族概况

哈萨克斯坦有130个民族。自独立以来,进行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1月1日),在其民族构成中,哈萨克族占63.6%,俄罗斯族占23.3%,其他民族占13.1%。 [1]哈萨克族显然是主体民族。哈萨克斯坦领土辽阔( 272.49万平方公里),但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5.5人),各少数民族居住较为分散。

二、中哈两国民族政策的相同点

1.民族政策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原则

由于两国民族成分众多且关系复杂,加之地缘政治因素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因此,两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相同,即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复兴、各民族之间的和睦团结、充分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是两国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和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这些都是中国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具体体现。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将民族团结和谐视为制定国内政策的基本原则。1991年底,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指出:“我深信哈萨克斯坦的多民族特点是巨大的优势。民族友谊不仅是我们的主要财富,而且是我们的信念、希望。” [2]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十分注重民族和睦与团结,他把民族问题摆到了重要位置,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民族团结和睦。1997年,哈萨克斯坦各政党和民族文化中心领导人共同签署了旨在维护各民族团结与和谐的《全民公约》。2002年4月26日,纳扎尔巴耶夫总统颁布了第856号总统令,号召在全国举行“我们——哈萨克斯坦人”的各民族友谊周活动。哈萨克斯坦宪法明确规定任何人在法律和法院面前都是平等的,都不应该有因出身、社会、职务和财产状况、性别、种族、民族、语言、宗教、信仰、居住地点等原因或任何其他情况而受到歧视。规定禁止以民族、种族、宗教等形式建立暴力组织。

2.宗教信仰自由,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两国的多民族特点决定了两国宗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国多种宗教并存,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而且各宗教都有一批相当数量的信众。中国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宗教和少数民族的民情风俗、文化艺术、生活习惯、道德规范等融为一体,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鉴于中国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宗教本身的特点,中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决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哈萨克斯坦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世界三大宗教在这里都有自己的组织和信众,宗教气氛异常活跃,宗教团体和信教人数不断增加。伊斯兰教是哈萨克斯坦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哈萨克斯坦政府实行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明确强调,哈萨克斯坦是在多民族、多宗教的复杂背景下获得国家独立的,民族分离主义势力一度威胁到国家的统一和完整。因此,反对民族极端主义,保持民族关系和谐是国家今后的一项长期任务。 [3]

3.民族政策均取得较大成功

中国是世界上最为稳定的多民族国家之一,这与选择正确的民族政策及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分不开。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和调整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最适宜的政策和制度。

自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政局和民族关系都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族际冲突,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促进了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十年中,哈萨克斯坦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中亚国家中政局最为稳定的国家。

三、中哈两国民族政策的不同点

1.基本民族政策不同

中哈两国因为民族构成的差异等原因而采取了不同的民族政策来调节民族关系,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哈萨克斯坦实行主体民族优先政策。

建国后,中国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 120个、民族乡1 256个。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5%,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在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可以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情况和特点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不仅保障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的权利,还要保障自治区域内其他民族公民的平等权利。

哈萨克斯坦在维护各民族和睦共处的同时,不断地强化主体民族的地位,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赋予主体民族以广泛的权力。宪法第41条规定,在哈萨克斯坦出生的公民,只有不小于35岁和不大于65岁、熟练掌握国语并在哈萨克斯坦居住15年以上的共和国公民,方可成为总统候选人。 [4]这实际上排除了其他民族人士竞选哈总统的可能性。主体民族在招生、选干、入学和就业等诸多方面享有优先权,并将主体民族语言——哈萨克语定为国语。这些采取强化主体民族的做法对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和族群关系产生了不利影响,哈萨克斯坦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逐步采取一系列强调和促进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以及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的有效政策和措施来修正原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以逐步改善民族关系。

2.面临的民族问题不同

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敏感问题和必须处理好的重要问题。中哈民族问题较为复杂,它往往与政治、经济、历史、宗教、现实等问题交织在一起。

当前,中国民族问题涉及到国家主权、现代化建设、民族发展、民族治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既与国内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有关,也受到国际形势复杂变化和战后各种民族主义思潮与活动趋于活跃的影响。

自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的民族关系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利于民族关系稳定的因素。影响民族关系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国家权力分享和分配的哈萨克化问题、语言问题、国籍问题、移民问题等。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民族利益争端,焦点还在于国内的不同文化——伊斯兰文化、突厥文化、西方文化、俄罗斯文化之间的碰撞。

3.构建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不同

中国的民族理论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哈萨克斯坦的民族理论是借鉴西方理论而形成的,因此还不够成熟,还有待于实践检验。

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它是由一系列互相联系的思想和观点组成的内容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具体有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政策、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其中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发展繁荣是中国民族政策体系中最核心的四个方面。 [5]

哈萨克斯坦鉴于前苏联实行联邦制的失败教训,在制定民族政策时以西方“文化多元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建立“公民社会”,实现“公民平等”为目标导向,强化“人权与公民权”意识,宣扬各民族公民均享有“平等的人权和公民权”。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并在制定的新宪法中,用国家大法的形式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以“民族自决权”为名从事民族分裂活动。倡导文化多元化,实行民族文化自治,允许各民族建立文化中心,以保护和实现每个民族发展民族文化的要求和愿望。截至目前,哈萨克斯坦在全国建立了一百多个民族文化中心。但是,哈萨克斯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民族理论,只是在反思、改造苏联传统民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促进本国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民族理论观点。

[参 考 文 献]

[1]于志欣.哈萨克斯坦民族政策评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吴福环.中国与中亚研究文集[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

[3]努·纳扎尔巴耶夫.哈依霞前进中的哈萨克斯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4]世界宪法全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

[5]金炳镐,何山河.民族政策体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体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 3).

责任编辑:魏乐娇

Comparing the Ethnic Policies of China and Kazakhstan

MA Li-xin

( Yili Normal University,Yining 835000,China)

Abstract: China and Kazakhstan are neighboring countries,whose ethnic policies are of unique characteristics.Conside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policies,a clear comparison is helpful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thnic policies in each country.

Key words: China; Kazakhstan; the ethnic policy; comparison

猜你喜欢
哈萨克斯坦少数民族民族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我们的民族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哈萨克斯坦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简介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