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历史

2015-03-30 23:22王继平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民俗文化教学目标

[关键词]民俗文化,课堂观察,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9-0037-04

在2013年12月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上,叶德元老师设计并执教了“浓郁的民俗文化”一课,他采用地道的方言、形象的实物,亲切而又生动,令观课者耳目一新。在课后的课例研讨和晚间的“学术沙龙”活动中,大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笔者在会后反复琢磨,有所体悟。

一节展示课的优劣得失,是否可以参考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去审视课堂教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教授认为:课堂观察可尝试从4个维度进行: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①因为我们事前并没有做专业的课堂观察准备,这里就借用崔教授研究方法中的一个维度——课程性质维度,结合历史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

崔教授课堂观察之课程性质维度,主要是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资源五个角度切入。②

从课程性质来看,叶老师的这节课是地方历史课,依据新一轮课改的三级课程方案,地方历史课程主要反映地方和社区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作为优质教学设计课,叶老师这堂课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1.从教学内容考量

历史学科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赵亚夫老师认为:“无论是从方法的角度说,还是从表述的角度看‘有能力才是达到目的的桥梁,所以特别强调把培训学生的学科能力放在学科教育的中心位置。”③

因此,从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视角来审视,叶老师的这节展示课凸显了历史学科特点,对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培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一手材料证据

叶老师课堂教学中很重视一手材料的运用,如绵竹年画、谚语、茶馆图片、盖碗茶实物、长嘴壶实物、东汉时期的说唱俑、变脸和各种传统节日影视展示等考古材料、实物材料、影视记录材料等,有利于培养学生重视证据的意识。

(2)注重历史视角

叶老师在讲“川茶”问题时,通过儿歌“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说闲话”,谚语:“头上晴天少,[前茶馆多”,进而介绍考古成果,说明“国饮”茶文化发祥于蜀地,在川西衍生出“茶馆文化”;在介绍“广元女儿节”时,讲述唐朝女皇武则天母亲在广元游河湾时遇黑龙感孕,于农历正月二十三日生下武则天,因而民间以此日为“武则天会期”。叶老师在介绍这些民俗现象时,都是从它们的发源地、出现时期和发展历程的视角展示。将巴蜀民俗文化现象放在历史背景中去讲授,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不仅拉近了历史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了学生的历史认知。这体现了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历史学科特有要素——历史时间意识、历史视角等的培养。这些都完全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普及历史常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①

(3)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变化

上例的“川茶”内容,叶老师分析:“作为‘国饮的茶文化据考就发祥于蜀地,历尽沧桑而不衰,且在川西生发出‘茶馆文化一支来”,因而,“有人把川西茶馆同巴黎的酒吧、维也纳的咖啡馆相提并论”,叶老师通过揭示在川茶与“国饮”的渊源关系,也进一步说明“国饮”在世界文化中的“国际影响力”。接着,叶老师又从“国饮”的发展历史、影响讲到“茶馆”的功能,通过引述一些实例和茶馆中的生活场景,系统地归纳出了“茶馆”所具有的“摆龙门阵”“民间会社联谊”“民间法庭”“社会文化娱乐场所”等四大社会功能,立体地展现了“茶文化”的各个层面;在讲“川剧”时,从东汉时的说唱俑到昆剧、弋阳腔、秦腔、二黄调等等,介绍了这些民俗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了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与变迁。

2.从教师实施过程的维度考量

美国心理学家R.M.加涅研究认为:“一节课包括这样九个事件——引起注意、告知学生目标,刺激回忆前提性的学习、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评价作业、促进保持和迁移……但并非以这种顺序一成不变……绝不是每堂课都需要所有这些事件。”②笔者认为从教学过程来看叶老师这堂课有以下特点:

(1)引起学生的注意

叶老师用自己拍摄的学生课间身影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其学习动机,激活学习兴趣。

(2)呈现了丰富的巴蜀民俗文化素材

叶老师在课堂上呈现了绵竹年画、四川方言、盖碗茶具、东汉时期的说唱俑、川剧、民俗活动等丰富的材料。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提供学习指导

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参与课堂,不仅引导学生用四川方言朗读民谚、歌谣、辞赋等丰富的巴蜀民俗文化的文字材料,还让学生尝试用长嘴壶倒茶、模仿东汉时期的说唱俑动作感受俑者丰富的内在情感、请学生介绍独具特色的川菜等等,通过学生的参与来让他们感受独具地域特色的巴蜀民俗文化。叶老师借助这些活动,将无法直接接触和观察的历史现象,通过学生自己模仿的方式“再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使这些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活的影像。

3.从资源运用的维度考量

(1)丰富的课程资源

叶老师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历史课程资源,如考古成果、实物资源、影视资源;用四川方言引用了包括民谚、歌谣、辞赋等在内的丰富的巴蜀民俗文化的文字材料,甚至包括方言、即兴]唱等丰富多彩的语言资源和视听资源。

(2)教师个人魅力资源

四川方言、即兴]唱等]示形式,展示了叶老师的个人魅力,尤其是他即兴]唱的“高腔”和“灯戏”两个声腔:惟妙惟肖、鲜活生动,不仅打动了在场的学生,也打动了听课的老师。

(3)充分使用课前、课中的生成资源

这是一位年轻教师最吸引人也非常难能可贵的地方。叶老师上课前将课前在校园中采集的本班学生的照片作为导入部分展示,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在讲到川剧脸谱及绘制技艺时,教师将学生练习绘制的川剧脸谱拍下来,在课上展示给学生,令学生意外、惊讶和欣喜,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互动。

(4)课外资源

叶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丰富资源的同时,还向学生推荐了一些课外资源:如去成都东直门“蜀道]义”吃川味、赏川剧……这些都是学生唾手可得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从历史学科能力培养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这节课也存在一些失误。

1.从教学目标维度考量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一节课中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加涅曾明确指出:“教学设计者开始时问的问题,并非是学生要学什么,而是学生学完后将会做什么……这意味着教学设计始于对教学目标的考虑。”①赵亚夫老师也谈到,如果“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一节历史课如果失去了灵魂。内容再生动、丰富都是摆设。”②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叶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我们无法从叶老师的教案、课堂展示和课堂小结中,清晰地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这可能是本课最大的败笔,这也是为什么评议时有老师认为“没有文化的感觉”的问题所在。

笔者觉得,至少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地告知学生巴蜀文化的四个基本特点:“历史传承性,时代变异性,民族地方性和人文开放性。”③

2.从教学内容容量的维度考量

叶老师这节课几乎囊括了四川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如此丰富而庞杂的内容,要在40分钟之内全部展示给学生,比较困难,学生在狂轰滥炸中上完一节课,很多内容不仅老师没有时间展开,也根本没法让学生时间思考、消化……

初中生因为年龄和心理等方面都未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储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有限,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要特别讲究选择教学重点,突出核心,要围绕一个中心从多个角度展开学习内容,而不能是多中心、多重点、面面俱到。

本该是一个主题单元的内容,却要老师在一节课内完成,也显示了老师的无奈。

3.从教学实施过程中考量

(1)缺少对证据意识的顺势引导

叶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些考古材料和实物证据,希望能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但也可能是时间关系,稍稍忽略了对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的引介,我们知道四川有丰富的文献档案资料和大量的考古材料,如果在讲到相关内容时顺势引申和介绍一下,作为学生课后活动的内容是否更好?

(2)对原因和结果能力、连续性和变化能力的引导不清晰

笔者认为并不是每一节课中都要包含所有的学科能力培养,但如当问题涉及这些方面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如叶老师自己在教案中也提到:

现实情况是,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时代大潮中,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四川民俗文化多处于艰难和尴尬的境地,不少民俗事项和器物被冲淡和边缘化,日渐萎缩和凋零,以至湮灭、消失。

今天观看川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四川小吃受到洋快餐的剧烈冲击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运用民俗文化资源,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化?这是民俗文化的现实课题,同学们有什么好的点子吗?

但在这里,叶老师并没有具体提示和引导,显得笼统、无法实现。是否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拓展,尝试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分析衰落、变化的诸多原因,并从原因分析中找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3)道德评判培养意识不强

我们注意到,叶老师在广汉保保节的介绍中,提到“原来那种领子保关煞的迷信观念渐变为通过拉保保达到联络感情,互相帮助,共同关心下一代成长”。既然提到迷信观念,是不是应该对封建迷信观念做一批判呢?新版课标也明确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①

当然,以上这些顺势引申与引导,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节课本来容量就很大,这样的要求也许有些苛刻,此时,可能就需要老师择其精要,有所侧重与取舍,还是要回到教学目标上去,考量这节课主要想让学生从中学到什么,以及什么方式的学习对所教的学生才是最有效的。换位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或许效果会不一样?

4.从教学效果评价维度考量

从听课和教案中我们没有看到检测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但有一个课外思考题:“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运用民俗文化资源,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化?这是民俗文化的现实课题,同学们有什么好的点子吗?”前已分析,因指向性不强,过于笼统,实则无法操作。

最后,教师自身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也影响了对整节课核心内容的把控和提升。

叶老师在结语中说:“历史是资源、文化是资源、民俗是资源,民俗文化是祖先留给当代的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更是义不容辞的义务。不要让这些宝贵的四川文化成为历史书上的‘传奇,应该让他世代相传,抢救、保护、开发好民俗文化,进而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化,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这反映出叶老师对这几个基本概念理解不是很到位。

历史即人类过去的所作所为。“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在他自己的心灵中重]过去的后果。……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理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在重做这件事,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历史知识就是人类心灵关于它自己所能有的唯一知识”。②文化比较权威的是马林诺夫斯基的解释:“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可以把文化现象分为两大主要成分(物质和精神),又可以分为许多方面——制度、风俗和器物。”③因此,文化是在历史中产生的,文化不能脱离历史而独立存在;民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诚然,作为年轻教师能够将历史课上到这种程度,笔者认为已经非常好了,同样也倍感欣慰。笔者在这里讨论,只是希望我们的课堂朝着更完美的方向努力,以上只是一家之言,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批评。

【作者简介】王继平,女,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学。

【责任编辑:全骜颉】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民俗文化教学目标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