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性写实小说《呼兰河传》的空间形式美

2015-03-30 14:03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张建锋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呼兰河萧红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张建锋

抒情性写实小说《呼兰河传》的空间形式美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张建锋

在抒情写实小说《呼兰河传》中,作家萧红用空间形式描述自己的故乡。小说中,空间形式是具有女性彩色的写作方式,是萧红现代气质的体现。《呼兰河传》的空间形式创作突破了传统小说诗学,体现了萧红理性自觉与感性小说的文体意识,具有独特空间形式美。本文通过对《呼兰河传》的叙述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体现小说的空间形式美。

《呼兰河传》 抒情写实小说 空间形式 叙事特征

在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丰富的作品,其中《呼兰河传》作为她后期的代表作,叙述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小说叙事模式,叙事具有双重叠加的视角、幽默讽刺的反讽叙事、散漫的散文化等特征。在小说的叙事结构方面,作者萧红选择牺牲时间维度,将小说的叙述对象统一到空间关系中,以整体方式作为表现对象。

在空间形式理论中,现代小说借鉴、融合了绘画等空间艺术,打破诗与绘画的空间障碍。对于萧红而言,她非常喜欢绘画,也画过一些油画,所以,她对空间形式的表达理解更深,她的体验与才思也更适合表达空间形式的延展,她在线性形结构模式中不易表达的情感,却可以通过小说空间形式来表达她的女性经验、人生感悟等,使小说的空间形式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空间形式的体现

1.空间情景的完整性

对于空间形式小说而言,小说中的故事经常发生在一个固定化、单一的场所,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被限制在统一的封闭空间内。在《呼兰河传》中,呼兰河小城是其空间情景。但在这部具有童年回忆性质的小说中,小说的主旨并不是通过回忆去追寻逝去的时间,而是为呼兰城这座小城作传。

与《城南旧事》《边城》等描写小城故事的现代文化作品一样,《呼兰河传》也对城中生活的人们的模糊轮廓、暗淡影像进行了描述,铺排了芸芸众生的生活情境。但是,小说中的主人翁并不是这样人们,而是呼兰河城。

在人与城的关系中,作者倾向于为城作传。在《呼兰河传》可分为三部分,其中在第一、二章中,作者运用全知视角对整个呼兰河全景进行俯瞰,描绘出小城风俗、地理略图。在小说的第三、四章中,作者采用限制性的童年视角,以体验中的我的视角去叙述故事,将镜头聚焦于那些童年往事。而第五、六、七章中,作者以观察中的我的视角,在成人视角、儿童视角之间自由出入,以此讲述不同的故事。在小说的尾声部分,是成人叙事者对过往故事的总体回顾。

在《呼兰河传》的整部小说中,无论是介绍小城的风俗民情,还是勾勒小城的人生图景,小说的主角都是呼兰河城。因此,作者着墨于小胡同、十字街、四合院、储藏室、后花园、大泥坑,以空间为顺序安排小城中的人事,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的介绍这些人与事。

同时,又以叙事者的角度观察,使这些空间化的场景也具有了双重身份,它们不仅是三维空间内的具体对象,还是容纳其他事物的殿堂,将其他事物聚集在一起。例如,小说中破败的四合院、美丽的后花园,都是固定单一的空间场景,但叙述者逝去的童年岁月都在这些场所重新聚集。

2.事中时间流程的中止

对于小说的创作,空间、时间是相互矛盾统一的,彰显空间就意味着要淡化时间。在《呼兰河传》中,时间因素的淡化是空间形式建构的基础,作者萧红采用多种叙述方式达到了对时间刻度的模糊,甚至终止时间流程。作者充分利用儿童思维特点,以其思维的感性直观消解读者对时间刻度的精确追寻,儿童记忆的情感性、幻想性、模糊性等使时间刻度模糊。

《呼兰河传》中,通过小女孩“我”的童年记忆呈现故事,透过小女孩纯真的眼睛,影射成人世界的愚昧、荒诞。由于儿童的记忆是具有原始思维特点的,其选择性明显,并带有浓厚的情感和关注琐细小事,因此,儿童的记忆多是个性鲜明、具体、直观的事物,时间刻度模糊,记忆不精确,巩固性差。因此,小说中的时间刻度,如那时我才五岁、我三岁的时候、童年叙述者的直观感觉等,都不是精准的叙事时间,整个小说的时间刻度模糊。

此外,圆圈型抒情结构的运用打破了昔日幻觉和时间的向外延展性,显示出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和情感空间的封闭性。在小说中,主题词反复出现,例如,“荒凉”一词的反复出现,衬托出情绪氛围,将读者带入情绪氛围,在情绪的涡流中,叙事的时间进度终止。而在圆圈型抒情结构的运用中,作者在叙事开始时,就用悠缓平淡的口吻娓娓道来,“呼兰河这个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四五岁时,他已将近七十”,叙事者的语气平静但情感饱满。

而对小说时间跨度的描写,作者也是以叙事者的悠缓的口吻介绍,叙事者围绕一个圆圈,使情感的轨迹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形。小说中描写性因素的加强,叙事性因素的弱化也冲淡了时间感,在《呼兰河传》中,渗透了大量的散文和诗歌文体,小说的叙事性被淡化,也削弱了时间性趋势,使小说的空间形式彰显。

3.并置结构

《呼兰河传》采用多种故事并置安排小说结构,每个故事又是独立的,如小团圆媳妇的故事、祖父的故事、冯歪嘴子的故事等,这些故事在叙述上没有起承转合,也缺少逻辑上的联系和过渡。在小说空间上,这些故事是并列的,没有相互贯穿的线索,但具有都指向同一主题—呼兰河城中的人物剪影。而结构的并置也凸显了空间因素,削弱了时间因素。

作者萧红在写《呼兰河传》时,有意地追求结构的并置,从宏观层面看,表现为多重故事的并置。从微观角度分析,表现为短语、意象的并置。

例如,《呼兰河传》使用的语言多为并列句式,其中排比句较多,作者通过语言的对称、句式的重复,造成行文上的拖沓感,给读者一种疲惫感面,从而与小说中人们的精神疲惫相对应。同时,语言在空间上并置营造出一种复沓的感觉,凸显时间的缓滞,使小说的空间形式感凸显。

二、空间形式美的凸显

1.以不同时空场面叠印、对比突出形式美

《呼兰河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打破时空限制,萧红以自己的方式讲述故事,简化了人物行为、外在环境详尽的、静态的描写,追求真实的内心世界。

《呼兰河传》处理叙事时间的主要方式是利用不同时空的对比、叠印,以此获得一种空间形式美感。这部小说像一部节奏缓慢、运用慢镜头的电影,家乡的情景在萧红的脑海中不断的闪回。在小说的前两章中,小城跳大神、放河灯、王寡妇、野台子戏等情景交叠在一起,使读者在缓慢地叙述中感受小城中人们生活的精神状态。在小说中,不同的场景叠印、对比,凸显生的艰难、死的快乐。同时,表现了生活艰难与人的顽强生命力的对比。在小说的后几章中,冯歪嘴子、有二伯的故事虽不相同,但都令人心酸。

《呼兰河传》中的描写了穷人的软弱、善良,富人的霸道、心硬,如在父亲打有二伯的描述中,“父亲三十多岁,有二伯快六十岁……他站起来,被父亲打倒……嘴还流出一些血”,小说中这样的场面较多,场面的叠印、对比,使作者表达的情感强化,使散乱的事件、场面连为一体,形成小说独特的韵味。

2.强调艺术个性,突出艺术美感

萧红对小说的创作有其独特的见解,在叙事结构中,《呼兰河传》表现出诗化、散文化的特征,形式美感突出。小说首先向读者展现了呼兰小城的风景,其犹如一幅风景迷人的画卷,画卷中缓缓流淌着一条小河,它穿过这个风景,缓缓地流向尽头,这部小说犹如散文,零碎、片段的故事、人物,也没有贯穿全篇的线索,虽巧妙,但不雕琢,自然天成。

《呼兰河传》较强的忧郁美感,给读者一种语音萦绕的效果。小说的审美效果、独特的叙事结构都需要语言的表达,萧红通过独特的富有韵味和节奏的语言,完成了整篇小说的结构安排,表现出忧郁、舒缓的美感。

在《呼兰河传》的开头,作者运用散文的语言,“严冬封锁了大地,大地满地裂着口……严寒把大地冻裂了”,这就决定了小说舒缓、忧郁的基调,更语言的使用更诗的语言,具有诗境,使读者细细品味。同时,小说中句式的叠加、对比,突出了作者情感,表现了作者的寂寞,作者用舒缓的笔调,给读者想象,使小说的美感不言而喻。

3.以叙述手法增强距离感、真实感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表达了童年的记忆,对家乡人民的认知,她通过自己的叙述向现实靠近,并试图突破现实,客观全面的把握人物形象。在写作中,萧红通过限制叙述、叙述相结合的方式,既用抒情式的第一人称叙述,又用鸟瞰式的第三人称扫描。

例如,在小说的前两章中,作用运用的是第三人称,这种全知的叙述拉开了与叙述对象的距离,冷静客观的表现呼兰河城的景象以及生活其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等。这种方式的叙述,不仅拉开了作者与叙述对象的距离,也具有讽刺审视的作用。在小说的第三章,萧红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描写,使主体、情感鲜明。例如,我和祖父在一起的生活、小团圆媳妇的死等,作者都通过小女孩的视角进行描述,但由于小孩的懵懂,所以作品的基调始终平缓,但平缓的背后是震惊、沉重、深刻。萧红以自己平缓的笔触,巧妙的转换叙事视角,将情感不露痕迹的表现出来。

三、结束语

《呼兰河传》以其整一的空间情景、叙事时间流程的终止、空间结构的并置,将小说的空间形式安排的合理恰当,使小说的空间形式完备。萧红突破传统的小说叙事结构,用诗化、散文化的语言突出作品的艺术美感,而小说中时空场景的叠印、对比凸显小说空间形式美,其叙述、限制叙述手法的巧妙结合、转换,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呼兰河传》的空间形式美使它的现代品格鲜明,成为我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使读者品味了一部优美、诗境、深刻的作品。

[1]程振兴.论《呼兰河传》的空间形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7

[2]刘爱军.《呼兰河传》的空间叙事艺术[D].河北大学,2011

[3]姜振昌,宋 娴.《呼兰河传》:长篇小说与散文化叙述[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4]姚丽芳.试论《呼兰河传》的叙述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01.10

[5]叶 愚.《呼兰河传》与萧红的空间意识[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1

[6]叶云佳.记忆深处的爱恨言说——《呼兰河传》的审美叙事分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

ISSN2095-6711/Z01-2015-07-0253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呼兰河萧红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梦游呼兰河(组诗)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笔下旧中国人民的生存图景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