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培养策略探析

2015-03-31 04:59孙海滨刘婷婷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物理学专业知识

孙海滨,刘婷婷

(泰山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 泰安271021)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研究。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地位的根基和专业能力生长的土壤[1],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就物理教师教育来讲,物理师范生是未来物理教师的骨干力量。物理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物理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成败。

与实施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比较,我国的物理教师教育明显滞后。我国传统的高等师范物理教育主要开设三类课程,即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物理教学法(或物理教学论)课程,物理学专业课程[2]。这三类课程的教学往往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课程之间缺少有效的整合,过分强调“学术性”而弱化了“师范性”。其中又缺乏有效的实践课程,且课堂教学缺乏与教学实践的有效联系,导致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不熟练,教育实践能力差,入职后的适应期长,难于满足新物理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3-5]。

1 学科教学知识的基本内涵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概念的提出对教师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物理教师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改革路径。

20世纪80年代,为了重新寻找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舒尔曼(L.Shulman)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主题或问题时,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与呈现,以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6]。舒尔曼还对教师基础知识提出了不同的思考模式,在这些模式中他又将学科教学知识归结为教师基础知识中的一类: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7-8]。PCK的研究是对实践取向的教师知识研究忽略学科知识的矫正,它指向学科内容,研究教师如何中介学生与学科内容[9]。PCK理论的解释性、规范性、实践性,能提供一个有力框架去评量教师的教学知识与能力,为教师准入和证照制度提供相应标准,完善现有教师资格考试[10]。

与物理教师的PCK结构相同,物理师范生的PCK主要包括[11]:物理教学理念知识、物理课程知识、关于学生理解物理学的知识、物理教学策略知识、物理学习评价知识。PCK既可以使得物理师范生将物理学专业知识有效地表征为自己理解的知识,掌握物理学专业知识,还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好的把握教材、吃透教法,从而易于掌控物理课堂。

2 物理师范生PCK的培养策略

为了使物理师范生在入职前具备一定的PCK,使他们能够担任教师职务后顺利的进入角色、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加强物理师范生PCK的培养。

2.1 加强理论课程教学,提升学生教育理论水平

物理教育专业在重视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必须构建反映师范专业特色和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体系。在完善物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增加物理教育理论课程的门类和课时数,以便能够及时反映基础物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向,加强物理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基础教育的对接。物理教育理论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现实和未来需要,例如,可以增加物理课程论、研究性学习指导论、教育评价、课堂管理、物理学习心理学、教学设计等课程或专题。

在教学方法上,高师物理教育要改变单一的理论灌输和说教的做法,采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校本培训、案例研讨、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案例作为支撑。这样做可以使得传统教学中孤立的物理学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能够进行有效沟通,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学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PCK的合理构建。

2.2 加强课堂教学实践,促进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发展

学科教学知识既不同于学科知识,也不同于教学知识,它处于学科知识与实践知识的交集中,是学科知识在教学应用中的转换,是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情境知识的整合或转换[9]。因此,高师物理教育要强调学习的情境性、体验性和实践性[12]。

物理学专业知识和物理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离不开对教学对象和教学情景的把握,物理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在富有活力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发展。在物理教学论等教育课程中可以采取微格教学、案例教学、说课比赛、板书比赛、录像观摩、模拟课堂等教学方法,从各个方面出发培养物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例如,我们借助于山东省和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这个大平台,对物理师范生进行了培养PCK的有益尝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选择、教材分析、实验设计、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模拟授课等教学活动。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充分调动所学习的物理学、教育学知识以及现有的实践性知识,在训练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参加教学技能比赛,使学生更好的领悟所学的物理学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锻炼教学基本功,发展创新能力。

2.3 完善校外教育教学实践环节,促进物理师范生PCK融合

高师院校要采取各种措施为师范生提供充分的校外活动时间和空间。要鼓励物理师范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直接与社会、学校和基础教育接触,以增加对基础物理教育的了解和认识,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获得发展。

高师院校可以通过在中小学建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通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等活动,为物理师范生从模拟课堂走向真实课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等是物理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师范生增加教育实践知识、积累教学实践经验的基本环节,是培养物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是物理师范生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过渡的重要环节。

物理师范生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以及教育实习等实践活动可以获得更加贴近现实的教育教学经验,可以在现场“零距离”的观摩、体验、模仿物理教学,并在归纳、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习得教学技能,获得发展。这种基于“实践”的物理教师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关于学生理解物理学的知识、物理课程知识和物理评价知识等,促进物理学知识与学科知识的整合,在心理上为将来从事的教育事业做好铺垫,有助于物理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教学环境。

3 结论

从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来看,PCK不仅强调物理学专业知识(学科知识)的学习,更加关注如何把学科知识以学生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得“师范性”和“学术性”得到有机的结合[13]。因此,在发展物理师范生PCK的过程中,扎实的物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基础,完善的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是原动力,而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则是联系各类知识的桥梁。物理师范生通过教学实践,与真实的教学情境紧密联系,获得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各类知识,如关于学生理解物理学的知识、物理学习评价知识,从而促进自身PCK的发展。

总之,以PCK为理论支撑,推进物理学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在分离的基础上走向融合,是进一步深化物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必由之路[14]。

[1]邵光华,陈雪梅.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的若干视角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65-67.

[2]王全.高师物理教育类课程“平台+模块”体系的建构[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94-96.

[3]刘健智.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文本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84-88.

[4]刘健智.师范生对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11(6):48-54.

[5]张侨平.PCK对数学教师教育的启示与反思[J].教师教育论坛,2013(8):35-39.

[6]袁维新.学科教学知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5(3):10-14.

[7]Lee S.Shulman.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2):4-14.

[8]Lee S.Shulman.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1-22.

[9]董涛.PCK研究回朔与对教师教育的意蕴——以数学学科为例[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27-130.

[10]解书,马云鹏.学科教学知识(PCK)研究的发展历程——兼谈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3(6):56-61.

[11]孙海滨,刘婷婷,李峰.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结构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1):46-48.

[12]刘小强.教师专业知识基础与教师教育改革——来自PCK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1):5-8.

[13]任一明,田腾飞.PCK——教师教育改革之必需[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0-144.

[14]王昌善,张希希.变革与反思:对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新模式的检视[J].课程·教材·教法,2009(1):72-77.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物理学专业知识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品读
点击物理学中的质量
美食物理学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